近年來,咖啡市場持續火熱,咖啡文化不單是在歐美國家盛行,而且國內對咖啡産品的接受度日漸提高,許多企業借勢也跨界做起了咖啡生意,催生出手搖咖啡、速溶咖啡粉、挂耳咖啡和瓶裝咖啡飲料等不同類型的咖啡産品。艾媒諮詢近日發布的《全球咖啡産業市場發展狀況與典型品牌研究》顯示,隨着全球咖啡豆産量的上升和咖啡消費市場的旺盛,咖啡的購買量預計將持續增加,咖啡消費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未來,多品牌共同發展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國內咖啡産業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得益於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南美地區的咖啡不僅産量大,而且品質優良,香氣濃郁,口感細膩。數據顯示,在2021年全球各地區的咖啡産量中,南美洲為主要生産地區,年産量達到7747.3萬袋(每袋60公斤)。位於南美洲的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産和出口國,因而被譽為“咖啡之國”。據媒體報道,2022—2023年度,巴西阿拉比卡咖啡進入産量大年,如果天氣正常,巴西咖啡産量將會提升。
咖啡文化在歐美國家十分濃厚,並且這股風潮正從西方吹向東方。數據顯示,在2021年全球各國咖啡市場收入中,美國、巴西、日本位列前三。巴西、日本咖啡市場收入分別為381.86億美元、305.33億美元,美國則形成了斷層式的營收,收入高達811.66億美元。而我國的咖啡市場收入也排到靠前位置,收入達到142.29億美元。
在我國,83%咖啡産量來自雲南,其種植面積佔全國咖啡種植面積的70%。因此無論是從種植面積,還是咖啡豆産量來看,雲南咖啡已在國內咖啡生産領域確立了主導地位。從世界範圍來看,雲南咖啡豆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早在20世紀九十年代雀巢、星巴克就來雲南尋豆,成為雲南咖啡的採購方,而瑞幸、蜜雪冰城等國內飲料企業新勢力近幾年也匯集在雲南,爭搶咖啡資源。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咖啡首席專家黃家雄稱,“近兩年來,疫情增加咖啡海運成本,國內咖啡需求呈現上升趨勢,哥倫比亞等主産國受天氣衝擊導致咖啡減産,加之雲南咖啡豆朝着精品化方向發展,我國咖啡或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冷咖啡”市場價值穩步攀升
咖啡被廣大消費者認為是重要的提神産品,一些消費群體已養成飲用咖啡的習慣。隨着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咖啡的購買量預計將持續增加。數據顯示,在2020年全球主要咖啡進口國貿易價值中,美國進口咖啡的貿易量達到567.702億美元,以絕對優勢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市場潛力無限。德國和法國的咖啡進口貿易量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分別達到338.644億美元和288.67億美元。根據美國農業部預估,2022—2023年度全球咖啡消費預計為1.67億袋,同比增加180萬袋,咖啡消費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採用低溫慢速萃取的獨特方法製作的“冷咖啡”,因在味道、口感帶來的新鮮感,獲得不少咖啡愛好者的歡迎,無論咖啡店、超市甚至便利店都可以找到其身影。艾媒數據顯示,2017—2022年全球冷衝咖啡市場價值穩步攀升,從2017年的3.21億美元上漲到2022年的10.7523億美元,實現了將近3倍的上漲,預計2023年全球冷衝咖啡市場將達到13.693億美元。
隨着全球咖啡市場競爭的激化,咖啡市場入局者開始探索行業品類細分化的市場需求,不斷打造新場景、新産品、新需求。咖啡飲料企業想要在全球市場爭奪一席之地,應在品牌、産品、技術、市場上下功夫,提高其商業化、資本化的能力。此外,因為全球消費者需求多樣,未來的行業格局將會是多品牌共同發展的狀態,因而品牌需要找準定位,並且在定位之中爭取成為消費者的首選。(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