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入主豐樂種業 央企基金“掌舵人” 詳解生物育種戰略布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3/17 09:51:55
來源:上海證券報

擬入主豐樂種業 央企基金“掌舵人” 詳解生物育種戰略布局

字體:

  豐樂種業近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合肥建投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中央企業鄉村産業投資基金(下稱“央企基金”)轉讓所持豐樂種業20%股份,交易完成後,央企基金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基金股東實力深厚,註冊資本約333億元,目前擁有109名股東,其中國投集團和國家電網並列第一大股東,該基金委託國投創益産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投創益”)進行運營管理。

  央企基金為何“相中”豐樂種業並拿下控股權?“本次投資是産業投資而非財務投資,基金從自身及國家長遠利益出發,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分享企業發展成果,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日前,國投集團總裁助理、國投創益總經理王維東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採訪,詳解央企基金在生物育種行業的深度布局及戰略意圖。

  收購龍頭企業全面賦能

  豐樂種業是合肥市國資委旗下企業,係全國首批“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入選種業“領軍企業團隊”“強優勢陣型”,種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據公告,豐樂種業本次股權轉讓交易總價款為11.26億元。

  “國內種業發展起步較晚,市場上有幾千家種子企業,行業呈現小而散的局面,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內要有2家至3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種業企業。”王維東向記者介紹,從全球種業發展史上看,市場壟斷趨勢非常明顯,已形成“兩超+四強”的格局,種業巨頭的發展模式為“性狀(生物技術)+植保+種業公司”,主要作物是玉米和大豆。

  據他介紹,當前國家對生物技術高度重視,特別是近年來玉米轉基因品種審定辦法等一系列産業政策&&,生物育種産業化已成為必然,因此種業的發展一定是具有生物技術先發優勢的企業勝出。“我們一直在積極尋找産業基礎好,特別是玉米産業發展基礎好、産業結構完善的企業,通過傳統育種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打造一傢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大型種業公司,更好地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在國投創益看來,豐樂種業擁有産業結構優勢——農化+種業的模式;擁有豐富的種業品種結構優勢——玉米、水稻、小麥等品種,種業中玉米産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在全國主要市場都有品種布局,且競爭力強;擁有完整的種業育繁推一體化體系,有幾十年的産業運作經驗及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具備上市20多年的規範運作基礎。

  王維東強調,本次投資是作為産業投資而非財務投資,“未來,基金將從生物技術、資本支持、資源整合、科研人才等方面對豐樂種業全面賦能,補短板、強優勢、擴規模,推動豐樂種業快速做大做強。”

  對於本次“聯姻”,豐樂種業稱,在生物育種産業化快速推進、種業産業將發生巨大變革的背景下,圍繞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種業之都”,支持豐樂種業抓住生物育種産業化的歷史機遇,協同央企基金資本優勢、核心産業資源優勢,最終將豐樂種業發展成為“以生物技術為核心,種業與農化並舉,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級種業企業。

  生物育種産業全面布局

  中信證券認為,隨着政策推進力度持續加強,生物育種産業化大幕徐徐拉開,預計生物育種滲透率將加速提升,商業模式也逐步明確。

  從國投創益的投資版圖看,其在生物育種行業的布局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一條鏈。

  2022年,國投創益基金戰略投資生物育種行業領軍企業瑞豐生物,在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2021年6月,種業龍頭隆平高科公告,旗下子公司隆平生物通過增資及股權轉讓,國投創益管理的央企基金,以約4.1億元獲得隆平生物34.17%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除此之外,國投創益是國豐生物的第一大股東,同時還戰略投資了大北農生物、糧元生物等,完成了對國內生物育種企業的全覆蓋投資。

  業內人士&&,生物育種行業具有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大、開發周期長等特點,産業基金的投資賦能意義重大。

  由於投資方向深度聚焦,國投創益被業界稱為鄉村振興産業基金“國家隊”。據王維東介紹,在國投創益制定的産業投資“三步走”戰略中,第一步,就是以控股投資和高股比戰略投資相結合的方式,完成生物育種産業全面布局,並通過對國內生物育種核心企業的整合形成影響力和控制力。據介紹,2021年至今,央企基金抓住生物育種産業化的歷史機遇,完成了對該産業的全面、深度布局,掌握了生物育種行業核心資源。第二步,基金將圍繞種業産業鏈進行並購、整合,以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使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農業科技産業板塊。第三步,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紐帶,連接種子、農藥、化肥等剛需農業服務,建設農業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打造集農資一體化、農業信息化於一體的農業科技綜合服務&&。(鄧貞 記者 吳正懿)

【糾錯】 【責任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