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營養新“腸”識》母乳低聚糖(HMO):牛奶蛋白過敏營養管理新神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2/23 16:21:43
來源:新華網

《兒童營養新“腸”識》母乳低聚糖(HMO):牛奶蛋白過敏營養管理新神器

字體:

  近年來,隨着民眾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多元化的營養需求也愈加凸顯。其中,兒童營養健康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為更好地科普兒童營養知識,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新華網聯合雀巢健康科學推出《兒童營養新“腸”識》科普欄目,通過權威專家的解讀,讓大家了解相關知識,提高大眾對兒童營養方面的認知水平。

  本期我們請來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教授洪莉,帶你了解牛奶蛋白過敏寶寶的管理方法。

  以下為視頻實錄:

  洪莉:大家好,我是兒科醫生洪莉。主要從事的是兒科臨床營養的工作,那我呢也專門有開設過敏營養的門診,在我的門診也經常碰到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來告訴這些家長們怎麼為這些寶寶做好營養的管理,也經常為敏寶的爸爸媽媽們答疑解惑。

  問:“牛奶蛋白過敏是吃奶粉引起的,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不會牛奶蛋白過敏”是真的嗎?

  洪莉:母乳是嬰兒最好的也是最天然的食物,它包含了0-6個月的寶寶嬰兒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全部的營養而且母乳當中含有非常多獨特的免疫活性的物質,比如説母乳低聚糖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HMO它對嬰兒早期免疫系統的成熟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也特別有助於預防過敏性疾病發生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母乳喂養。當然小寶寶對母乳過敏的情況確實也是存在的,但是這個發生率很低很低。那一般來説我們全球小寶寶對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大概是1.1%到4.9%,而純母乳喂養的孩子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僅僅為0.4%-0.5%,這也就印證了母乳當中這些包括HMO在內的這些活性的免疫營養素它的一個重要性。

  問:母乳低聚糖(HMO)是什麼?

  洪莉:母乳低聚糖就是我們説的HMO,它是天然存在於人乳當中的一類。結構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在母乳當中含量是很高的,僅次於我們含量第一的乳糖和含量第二的脂肪,它屬於第三大的一個營養成分,所以在母乳當中HMO是非常重要的一類營養物質。

  問:母乳低聚糖(HMO)有什麼功能?

  洪莉:母乳低聚糖也就是我們説的HMO呢它有四個方面的主要的功能,它可以促進嬰兒的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那第一點呢就是它可以選擇性的促進有益菌的生長,比如説我們爸爸媽媽都比較熟知的益生菌,特別是雙歧桿菌這一類有益的細菌的生長,幫助嬰兒建立好的一個腸道菌群。第二點呢它又可以抑制那些不好的病原菌的生長,可以幫助這個病原菌排出體外。第三呢它也可以通過誘導我們腸道細胞的分化,鞏固嬰兒腸道的屏障功能。第四個呢我們腸道裏面有很多的一個免疫細胞。所以HMO也可以調控免疫細胞的相互的作用,維持我們腸道的這個炎症應答的一個平衡的一個反應,促進我們免疫系統的一個成熟。

  問:為什麼説母乳低聚糖(HMO)是牛奶蛋白過敏營養管理的新“神器”?

  洪莉:牛奶蛋白過敏是一種免疫機制介導的疾病,它就是一種免疫的一個異常。而我們剛剛介紹過的母乳低聚糖,就是HMO呢對嬰兒的免疫系統發育和成熟是有很好的一個促進的作用,所以我們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他的治療首先就是要回避過敏源,那第二個呢就是我們希望通過一些免疫調節的作用促進這個寶寶産生口服免疫耐受。所以如果這個孩子他是一個母乳喂養的寶寶,那媽媽忌口,不要攝入奶或奶製品。一般來説2到4周或者6周以上,寶寶相關過敏的症狀都改善,消化道的症狀、皮膚的症狀、呼吸道的症狀都改善了,生長髮育也回歸到正常,那這個孩子就可以繼續堅持母乳喂養,媽媽繼續回避奶和奶製品。那如果這個孩子是純奶粉喂養的或者是混合喂養的寶寶,一方面要把這個普通的這個奶粉換成低敏或無敏配方,也就是深度水解或者氨基酸的配方,那我們就可以回避這個牛奶蛋白的一個過敏源。

  同時如果在這個配方裏添加了HMO呢,也可以幫助我們的寶寶免疫系統的一個耐受,産生耐受,所以呢添加了HMO的這個低敏和無敏的配方可以幫助寶寶在牛奶蛋白過敏的營養管理當中一方面回避到過敏源,一方面又可以起到一個免疫促進的作用,所以它是一個非常好的雙重的一個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治療的作用。

  問:在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中添加母乳低聚糖(HMO)對過敏寶寶有什麼好處呢?

  洪莉:從現有的這些臨床證據來看呢,添加了HMO的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除了能夠有效的緩解寶寶的過敏的症狀,同時也是支持好寶寶的生長髮育,還可以更好的調節我們過敏寶寶的腸道菌群,減少孩子感染的風險和由於感染引起的這些用藥。同時也可以很好的促進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成熟。

  洪莉:這一期關於牛奶蛋白過敏寶寶營養管理的知識就分享到這裡,我是兒科醫生洪莉,謝謝大家的關注。

  《兒童營養新“腸”識》是一個面向大眾的兒童疾病營養科普項目,邀請不同領域權威兒科專家,用科學的內容,生動的語言,為我們解讀臨床常見兒童疾病的營養問題,請持續關注。

【糾錯】 【責任編輯:任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