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北上種菜心——蔬菜基地裏的“候鳥”菜農-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31 09:21:53
來源:新華網

南下北上種菜心——蔬菜基地裏的“候鳥”菜農

字體:

  卸下墨鏡,走出轎車,換上雨靴,踩進坑坑洼洼的農田裏,記者才知道眼前這名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的男子是一位菜農。

  他叫李福生,來自貴州。因為菜心,他和妻子許元琴等數百位農民,每年奔走在廣東和寧夏兩地。

  新春之際,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城東鎮北平村的蔬菜基地鬱鬱蔥蔥,菜心隨風搖曳,一個個忙碌的身影點綴其間。一場小雨過後,菜農們趁着泥土濕潤將菜苗栽種下去。

  “等下一茬菜心收上來,我們就要趕往寧夏吳忠了。”李福生説。

  正在田間勞動的農民。新華社記者周科 攝

  廣東汕尾和寧夏吳忠,遠隔兩千多公里。汕尾市合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廣東汕尾和寧夏吳忠共租種了6000畝地,以種植廣東菜心為主。為有效利用氣候條件,當雨季來臨時,他們將廣東汕尾的蔬菜基地由菜心改種水稻;當寒冬到來時,他們將寧夏吳忠的蔬菜基地由菜心改種小麥。

  “每年3月至10月廣東汕尾高熱多雨,不利於廣東菜心的生長,而此時寧夏吳忠乾旱少雨,獨特的氣候環境讓種出來的菜心爽滑脆嫩。”公司董事長吳春清説,他們利用兩地的“氣候差”輪番作業。

  這樣一來,兩地農田都得到利用,菜農如同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實現“農有四時、人不斷檔”,農民全年有事做、收入增。

  在蔬菜基地相識並結為夫妻的李福生和許元琴,曾輾轉多地打工。“現在穩定多了,我和妻子年收入加起來超過18萬元。”李福生説。

  有着多年種菜經驗的黃興雲,在基地成長為一名管理者,指導300多名菜農勞作。妻子王小燕也是其中一位菜農。

  這個春節,天氣有些濕冷,但夫妻倆的心窩卻特別暖,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來他們在天津上大學的兒子放寒假也來到了海豐縣,一家人在蔬菜基地過了一個團圓年。

  “兒子正在蔬菜基地倉庫稱菜,趁着寒假打打零工,一個月能掙5000塊錢呢。”在田間勞作的王小燕説。

  在合利農業公司,九成以上是夫妻菜農,他們大多來自貴州、雲南、四川等地,每年像“候鳥”一樣南下北上種菜。(記者周科、王豐)

【糾錯】 【責任編輯:任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