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食減肥導致脂肪肝”有何啟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7/29 11:38:10
來源:北京青年報

“節食減肥導致脂肪肝”有何啟示

字體: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當今,脂肪肝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肝病,稍有不慎就會發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近日,一個讓人關注的消息是,家住廣東省東莞市的吳先生為了擁有更好的體型,通過節食減肥,一個月後,成功減肥10公斤。但最近他常常感到身體乏力、沒有胃口,去醫院檢查沒想到自己竟患上了脂肪肝。

    在一些人的認知中,脂肪肝是那些經常大魚大肉和酗酒抽煙的人才會有的症狀,節食減肥者不易患脂肪肝。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脂肪肝並非大吃大喝者的專利,節食減肥人群同樣是高發群體。原因在於,禁食、過分節食、素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方法會損傷肝細胞,導致肝臟合成脂肪和轉運脂肪的困難,從而形成脂肪肝。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場所,人們攝入食物的部分油脂和多餘的糖類會在肝臟內被加工為脂肪。但是,肝臟加工後的脂肪還需要轉運到全身各處的脂肪細胞中去,這時就需要一種特殊的“專車”——載脂蛋白。胖人和大吃大喝者會形成脂肪肝比較好理解,因為吃得多,肝臟合成的脂肪也多,但是載脂蛋白有限,運力不夠,就會讓一些合成的脂肪在肝內積聚,時間一長,必然形成脂肪肝。這種情況可以稱之為“營養過剩型脂肪肝”,是由於飲食過量導致機體能量攝入過剩而産生的。

    對於瘦人、減肥、吃素者來説,會遭遇另外一種情況。在吃素和節食的情況下,人的蛋白攝入減少,使得肝臟合成載脂蛋白的量也減少。運載脂肪的車輛少了,也無法及時把肝臟內合成的脂肪運載到全身各處的脂肪細胞中去,從而導致肝臟中的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這種情況可稱為“營養缺乏型脂肪肝”。

    一個人只有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營養,才不致造成脂肪肝。如果一些節食減肥者能夠提前了解這些情況,掌握更多的科學素養,那麼他們就不會盲目減肥,更不會不顧一切地節食。因此,節食減肥導致患上脂肪肝,不僅僅是營養攝入不充分的原因,還與一個人健康素養缺乏相關。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並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養包括三方面內容: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顯然,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對維護公眾的健康、防止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發生、延長壽命等有着極為重要的貢獻。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遺傳因素佔15%、環境因素佔17%、衞生服務佔8%、生活方式佔60%。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促進個體健康的首選策略,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又來自於公民較高水平的健康素養。

    目前,在我國人口的死因構成中,86%的人死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針對慢性病的居高不下和嚴重威脅,世界衞生組織提出了 3450 慢病防治策略,即養成不吸煙、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三種健康生活習慣。合理飲食意味着既要抑制大吃大喝,也要防止少吃少喝和營養不良,後者也是造成脂肪肝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從一些人節食減肥和吃素反而造成脂肪肝的情況看,説明公眾的健康素養還有所匱乏。

    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的目標,中國將努力實現到2030年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0%的目標。顯然,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既需要更多的科學傳播,也需要更多的個人努力學習和提升健康素養,如此才能減少脂肪肝,以及其他急慢性病和傳染病的發病率,讓中國人一步步走向更健康和更長壽。 張田勘

【糾錯】 【責任編輯: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