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年報解讀 | 2021年食品飲料行業回溫 業績增長超預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4/08 14:24:41
來源:新華網

快消年報解讀 | 2021年食品飲料行業回溫 業績增長超預期

字體: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王忻 馮孔)近日,多家食品飲料餐飲企業陸續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和預告。從財報數據可以看出,2021年,中國消費潛力不斷釋放,餐飲行業整體止跌回升,在曲折反覆中呈現總體穩定復蘇態勢;白酒上市公司近的90%呈現增長的態勢,其中酒鬼酒、今世緣、瀘州老窖業績紛紛大漲,符合白酒行業業績高增長的預期;乳業在去年迎來“豐收年”,乳業消費整體平穩,目前已發布年報的上市乳企業績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休閒食品也迎來普漲,但也面臨“增收不增利”的狀況,需要盡快轉變發展方向。

茅五領漲 白酒龍頭企業延續高增長

白酒行業從當前的2021年年報預報以及陸續發布的財報來看,90%公司呈現增長的態勢,其中酒鬼酒、今世緣、瀘州老窖業績紛紛大漲,符合白酒行業業績高增長的預期。

分企業來看,白酒領頭羊茅臺和五糧液2021年業績穩步提升。2021年貴州茅臺實現總營業收入1094.64億元,同比2020年979.93億元提升11.71%,順利進入千億時代;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4.6億元,同比2020年466.97億元提升12.34%。在財報中,貴州茅臺還給出了今年的經營目標,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度增長15%左右。

據貴州茅臺公告,經初步核算,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收331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左右;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左右,實現單季“開門紅”。

2021年多地發生疫情,白酒消費也受到一定影響,但五糧液全年依然實現高品質增長。公告顯示,五糧液全年營業收入預計66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5%左右,歸母凈利潤預計233.5億元左右,同比提升17%左右。從業績增速上看,五糧液與貴州茅臺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除了茅臺、五糧液之外,酒鬼酒、舍得酒業、瀘州老窖等發布的財報預告顯示了他們同樣是“績優生”。

2021年,舍得酒業實現營業收入49.69億元,同比增長83.8%;實現凈利潤12.46億元,同比增長114.35%。對于營收增長原因,舍得酒業稱是公司持續推進老酒戰略,老酒品質進一步得到認可,經銷商數量和品質提升明顯,忠實消費者越來越多,銷售收入增加所致。

瀘州老窖公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203.84億元,同比增長22.4%;歸母凈利潤78.49億元,同比增長30.7%;古井貢酒公告,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2.71億元,同比增長28.95%;歸母凈利潤22.91億元,同比增長23.54%;2021年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達8.8-9.5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9.00%-93.24%。

這也反映出,白酒行業尤其是龍頭企業仍然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受益于龍頭白酒取得的良好成績,酒類流通行業也呈現良好的趨勢,3月28日,華致酒行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6億元,同比增長50.97%;實現凈利潤6.88億元,同比增長80.98%,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6億元,同比增長81.03%。

餐飲業逐步回溫 總體呈穩定復蘇態勢

過去一年對于餐飲業來説,依然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時有反覆,給線下餐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中國消費潛力不斷釋放,餐飲行業整體止跌回升,在曲折反覆中呈現總體穩定復蘇態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全國餐飲收入46895億元,同比上漲18.64%。2021年全國餐飲收入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6%,高于上年0.5個百分點,而且增速再次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領先優勢擴大至6.1個百分點。2021年全國每人平均餐飲消費3320元,餐飲業繼續發揮著促進經濟增長、帶動消費回升的重要驅動作用。

作為中國市場的餐飲巨頭,百勝中國2021年的業績依舊堅挺。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總營收為98.5億美元,同比增長19%。面對疫情的影響,百勝中國稱外賣業務是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非堂食業務(即外賣和外帶業務)對銷售額的貢獻超過一半,一部分緩解了堂食需求下降的影響。

相比之下,本土餐飲頭部企業海底撈的表現不佳。2021年海底撈實現收入411.1億元,同比增長43.7%,虧損41.6億元,其中由于2021年閉店計劃處置長期資産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以及管理層採取審慎態度計提的減值損失超過36.5億元。同樣虧損2.93億元的呷哺呷哺,在2021年關閉了229家餐廳,餐廳收入作為呷哺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由于餐廳門店受疫情影響嚴重,導致部分餐廳無法充分營業,因而對營收造成了影響。

此外,九毛九、廣州酒家和味千(中國)均實現不同程度的盈利。其中,味千(中國)扭虧為盈;九毛九的復蘇速度較快,凈利潤增速達到169.7%。九毛九將業績的增長歸功于門店尤其是太二酸菜魚的大幅擴張。廣州酒家月餅業務實現收入15.21億元,在2020年高基數基礎上仍保持超過10%的穩步增長,佔公司收入約40%。

餐飲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也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如何審慎對待疫情下的“危”與“機”,是餐飲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透過這幾家餐飲企業的年報,可以窺見整個行業已經逐漸在寒冬中回溫。企業或實現了營收凈利雙增長,或已經扭虧為盈,有些企業雖仍虧損,但已經在積極調整戰略。無論是通過擴張尋求增長,還是通過止損曲線救國,都説明瞭餐飲企業正在及時轉變經營策略,主動求變適應疫情新常態下的市場環境。

中國烹飪協會表示,雖然2020年初的疫情令餐飲收入整體跌回至2017年水準,但隨著抗疫的常態化運作,我國餐飲業已打磨出自身的“內功”,呈現出向上發展的態勢,預計今年餐飲規模將恢復到疫情前水準。預計我國餐飲未來5年收入增速約為6%-8%,未來兩年內有望突破5萬億規模。

乳業整體發展穩健 細分賽道增速擴容

相較于其他快消品品類,乳業在2021年迎來行業“豐收年”。整體來看,去年我國乳業消費整體平穩,乳業整體發展穩健,目前已發布年報的上市乳企業績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從財報數據來看,乳企的盈利能力向頭部企業傾斜現象依舊明顯。作為中國乳企頭部企業,蒙牛在“大體量”基礎上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2021年,蒙牛收入達881.415億元,同比增長15.9%,歸母凈利潤為50.255億元,同比增42.6%。

在百億陣營中,蒙牛乳業、光明乳業、中國飛鶴、健合集團等穩居其中。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飛鶴總營收首次突破兩百億大關,達227.8億元,同比增長22.5%,並連續六年保持穩健增長,顯示出長期穩健的發展態勢。

優然牧業作為“中國乳業上游第一股”,在上市首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優然牧業是全球少數業務布局覆蓋整個乳業上游的牧業公司之一,2021年,在宏觀環境復雜多變、原材料價格高漲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優然牧業依然實現了營收利潤的高速增長,營業收入增長30.3%,凈利潤增長49.1%。

與此同時,以細分領域為主業的乳企去年的業績同樣表現不俗。澳優2021年收入88.73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自有品牌配方奶粉業務實現穩健增長,整體銷售額為77.62億元,同比增長12.1%。妙可藍多2021年仍然“聚焦奶酪”,其奶酪業務收入為33.35億元,同比增長60.77%,業務佔比增加1.71個百分點至74.62%。

近年來,乳制品行業受到國家産業政策的重點支援,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乳制品行業發展與創新,多項産業政策為乳制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産經營環境。

此外受疫情影響,民眾對營養健康、提高免疫力的關注度大幅提高,從而導致乳制品消費需求逐步上升。在疫情初期,乳制品行業也遭受了一定衝擊,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乳制品行業成為恢復最快的行業之一,乳制品作為生活必需品,也迎來了很多新的發展機遇。

專家表示,2021年乳企普遍克服了自然災害、疫情反覆、市場環境變化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實現了均衡且穩定的增長。在細分品類賽道上,消費者更注重産品中所包含的健康與營養成分,而相關的業務板塊在今年有亮眼的增速和擴容。因此,中國乳業在未來的表現更加值得期待。

休閒食品産業轉型壓力下仍實現營收普漲

近日,鹽津鋪子、勁仔食品、良品鋪子等多家休閒零食企業發布了2021年財報。從年報中不難發現,幾家企業正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狀態。在已經發布財報的達利食品、良品鋪子、洽洽食品、鹽津鋪子、勁仔食品等5家休閒零食企業中,僅有洽洽食品實現了營、利雙增。

以良品鋪子為例,2021財年報告期內,良品鋪子實現營收93.24億元,同比增長18.11%;實現歸母凈利潤2.82億元,同比減少18.06%;經營性現金流凈額4.12億元,同比增長24.82%。

從良品鋪子年報數據來看,2021年良品鋪子成為零食行業內第二家營收接近百億元規模的企業,其營收僅次于三只松鼠,但出現了“只增收、不增利”的奇怪現象,這也是良品鋪子自2020年2月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凈利潤下滑。

作為行業領頭羊的達利食品,繼2020年營收首次下滑以來,凈利潤在2021年也首次出現下滑。3月28日,達利食品發布財報顯示,收入同比上升6.4%至222.94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3.2%至37.25億元,這也是達利食品上市以來出現的首次凈利潤下滑。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運營成本、物料成本、原材料成本都在上升,消費者的消費意願的降低,競爭加劇等多個因素結合,導致整個行業呈現“增收不增利”的態勢。對于企業來説,必須要要從內部找原因,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差異化競爭力,加強産業鏈完整度,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