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食用植物油選用有講究-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1/11 09:51:20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食用植物油選用有講究

字體:

俗話説“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食用植物油是人們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體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如何選購、食用和儲存食用植物油,不妨聽聽專家怎麼説。

  種類繁多 選購有道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以及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油品經科學調制而成的食用植物調和油,這些每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美食“催化劑”,都是以植物油料為原料精制而成的食用油脂,它們有個統一的“名號”——食用植物油。

  吃油雖然是件平常事兒,但也有很多學問。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專家委員、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王興國提醒説,大多數散裝食用植物油的品質和安全性難以保障,建議消費者盡量在正規商超裏購買預包裝的食用植物油,同時最好選擇離生産日期比較近的、在保質期內的産品。挑選食用植物油時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聞氣味:産品應具有植物油固有的香味(如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如有異味,可能是酸價、過氧化值等指標超標。

  看外觀:品質好、精煉程度高的食用植物油應該是澄清、透明的,並具有該品種食用油特有的色澤,不含雜質。

  查標簽:應盡量挑選大型或名牌企業的産品,標簽中産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執行標準、生産日期、保質期、廠名、産品等級、是否為轉基因産品、儲存條件等標注應齊全清楚。特別要注意配料表,純正的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橄欖油等植物油的配料表中應只有一種原料;調和油的配料表中有多種原料,要注意原料的排列,並且要標出各種油脂所佔的比例。

  王興國説:“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預包裝食用植物油標簽應包含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生産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産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産許可證編號和産品標準代號等。如産品執行標準中明確品質等級的,還應標出品質等級。對食用植物調和油,應在外包裝上統一標注為‘食用植物調和油’,標簽上還要注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按照相關標準,大多數食用油的標簽上會有“一級”“二級”或“三級”字樣,很多消費者認為等級越高油品的品質就越好,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王興國指出,等級越高,只代表精煉程度越高。級別高的油雖然在加工過程中除去了有害物質,但流失的營養往往也越多,比如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因此,消費者在選擇時不必過于在意等級,可以按照口感選擇,比如不喜歡大豆油的豆腥味,就可以選擇一級大豆油,它比三級的口感好;喜歡花生的香味,就選擇壓榨花生油。

  勿用變質油 推薦小包裝

   一天在家只做一頓飯,一桶油打開後可能一年都吃不完,這樣的情形在很多家庭並不鮮見。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裏,食用油似乎並不容易變質。

  但王興國提醒,這個認知是錯誤的。長期放置的食用油非常容易在空氣中氧化變質,食用氧化變質的食用油可能會造成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拉肚子等症狀,長期食用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所以,對于過期變質的食用油,一定不要繼續使用。

  生活中如何辨別食用油是否過期,一是要注意觀察它的保質期,二是能否聞到哈喇味。王興國解釋説,食用植物油出現哈喇味,説明它的過氧化值可能已經超過了國家標準規定的限量值。所謂的過氧化值,是表示油脂氧化程度的一種指標,用于説明食用油被氧化的程度。除食用植物油外,含油食品也是通過測定過氧化值來判斷其變質程度。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的規定,食用植物油的過氧化值限量值是0.25g/100g。一般來説,當食用植物油能聞到哈喇味時,其過氧化值可能已經超過國家標準規定了。資料顯示,長期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物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因為過氧化物會破壞細胞膜結構,導致胃癌、肝癌、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脫發和體重減輕等。長期食用過氧化值高的食物對心血管病、腫瘤等慢性病有促進作用。

  至于如何避免食用植物油氧化變質,王興國建議消費者存放食用植物油時,應密封、避光、低溫、忌水,要遠離氧、光照、高溫、金屬離子和水等促使油脂氧化的因素。同時,建議家庭購買食用植物油時,最好按照人數選擇適合的小包裝産品。如果購買大包裝食用油,可以按一周的食用量將油倒入幹凈的棕色玻璃控油壺,再將大包裝油用膠帶密封好,放在陰涼避光處。另外,還可以在油桶外套一個黑色塑膠袋,這樣也能延緩油脂氧化。

  食用植物油開封後最好在3個月內吃完。控油壺使用過後,最好放入冰箱冷藏保存,既避光又低溫。而對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用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最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吃完。

  生活中常有些人沒等油壺裏的油用完就倒進新油,這個做法是不對的,這會加速新油氧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壺裏的舊油徹底用完,清洗幹燥後再把新油倒進去。

  把控攝入量 科學巧搭配

   食用植物油可以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能量和脂溶性維生素等,還可以改善菜肴風味,提高食欲,但消費過量、脂肪攝入不合理也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多發的重要誘因。

  為了避免油脂攝入過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以不超過25-30克為宜,可以使用控油壺控制用量。日常生活中推薦多用蒸、煮、燉、水滑、熘、拌、汆等少油的烹飪方式,少吃油炸食品;另外,餐館菜肴一般都是高油高鹽,所以應減少在外就餐的頻率,以利于控制油脂攝入。

  除了控制油的攝入量,以下幾個知識點也很重要:

  炒菜時應避免油溫過高。油溫過高,比如炒菜時出現冒煙的情況,不僅會導致油脂本身的化學結構發生變化,影響人體消化吸收,還會破壞油脂中脂溶性維生素A、D、E,導致營養價值降低,尤其像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不飽和脂肪酸相對比較高的油脂更是如此;如確需高溫煎炸爆炒,可以選擇棕櫚油,相對比較耐高溫。

  健康吃油應注意保證多樣化。平時吃油的時候,不要只吃一種油,最好是合理搭配,這樣才有利于身體健康。

  不同烹飪方式用不同的油。橄欖油、藻油、亞麻籽油等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有益微量伴隨物,但此類油脂不宜高溫烹調,最好用于菜肴涼拌。

  ●相關連結

  食用植物油中為何要添加抗氧化劑?

   添加抗氧化劑是解決油脂自動氧化(出現哈喇味)的常用方法。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專家委員、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王興國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抗氧化劑進行了定義,即能防止或延緩油脂氧化分解、變質,提高油脂穩定性的一類物質。大多抗氧化劑為酚類化合物。按照來源,抗氧化劑可以分為合成和天然兩種,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劑有特丁基對苯二酚 (TBHQ)、丁基羥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羥基甲苯(BHT)、沒食子酸丙酯(PG)、合成維生素E和抗壞血酸棕櫚酸酯(AP)等;而天然抗氧化劑主要有天然維生素E、茶多酚、竹葉抗氧化物和迷迭香提取物等。”

  抗氧化劑的安全性都經過了嚴格的實驗論證,國家標準規定了抗氧化劑的種類和使用范圍,並限定了最大使用量。對于合成抗氧化劑,如TBHQ、BHA、BHT和抗壞血酸棕櫚酸酯,最大使用量為0.2克/千克,PG為0.1克/千克;對于天然抗氧化劑,最大使用量各有不同,如茶多酚為0.4克/千克,竹葉抗氧化物為0.5克/千克,迷迭香提取物在植物油和動物油中分別為0.7克/千克和0.3克/千克,天然維生素E可按生産需要適量使用。

  按照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食用植物油中加入抗氧化劑,需在油瓶標簽配料表中標注,供消費者選購時查看。比如某款大豆油産品標注的是“大豆油、食品添加 劑 (特 丁 基 對 苯 二 酚(TBHQ))”,説明它添加的是合成抗氧化劑;某款葵花籽油産品,其配料表標注的是 “葵花籽油、天然維生素E”,説明它添加的是天然抗氧化劑。所有標注添加的抗氧化劑均須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名錄之內,添加量不能超過限定的最大使用量。(李建)

【糾錯】 【責任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