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吹過,稻穀飄香。“今年水稻又豐收了!預計每畝産量1000斤左右。”黑龍江省肇東市稻香水稻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王瑞昌告訴筆者,合作社水稻使用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通過太陽能殺蟲燈、誘捕器等措施防治病蟲害,每畝節本增效50-70元,實現優質“定制水稻”供不應求,年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商超300余噸。
在肇東市澇洲鎮新興村稻田裏,金黃色的稻穗壓彎了稻稈,幾&&型收割機正忙碌着,田地間奏響了豐收的歡歌。“這片地是合作社的水稻田,共種植400多畝稻花香2號有機水稻,我們從‘十一’就開始收割了,比去年早一個星期左右。現在市場對新米的需求量比較大,價格也比較高,搶先收穫就是為滿足市場的需求。”看著水稻收割機完成了一塊水田的收穫作業,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車成龍喜上眉梢。近年來,澇洲鎮成龍水稻種植專業合作按照“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統一稻種、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在種植過程中,統一使用生物質提取的有機肥料,既提高了水稻的品質和産量,又降低了傳統種植的風險,切實保障了稻米豐産、農民增收。據了解,肇東市今年水稻種植面積39.3萬畝,水稻收割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澇洲鎮、西八里鎮、東發辦事處等隨處可見收割水稻的忙碌景象,一台&水稻聯合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稻田裏穿梭。近年來,肇東市通過大力推行水稻新品種和現代高産栽培技術,使水稻種植逐步實現耕田、播種、收割的精細化、機械化,有效緩解了農忙時節因勞動力不足帶來的搶收壓力,為農民節約了收割成本,省時省力還省錢。
螃蟹爬上岸,水稻喜開鐮,預示着肇東市玩轉“蝦兵蟹將”。肇東市通過因勢利導大力發展稻魚綜合種養産業,鼓勵水稻種植大戶與水産養殖大戶進行産業聯合,由水産大戶提供苗種和産品回收,種植大戶負責田間管理。在不增加農民負擔,擴大綜合種養面積的情況下,按照面上發展稻田養魚,區域重點發展稻田河蟹養殖的思路,推進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到4.6萬畝,其中稻田蟹面積2.2萬畝。
該市還將稻田綜合種養與休閒觀光有機結合起來,規劃出部分小地塊開展釣蟹、摸魚等活動,並開展“一畝田”認領活動。並按照“一鎮一品”的發展思路,肇東市把西八里鎮定位為河蟹養殖之鄉。該鎮漁兒園漁業專業養殖合作社是國家級健康養殖示範場,先後投入近100萬元,對稻田河蟹培育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改造標準化池塘340畝。
同時採取以地入股的形式,吸引20戶水稻種植戶加入合作社,簽訂合作生産協議,實行統一稻田養殖設施建設、統一苗種放養、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五統一”生産模式,發展稻田河蟹培育面積3550畝,實現合作社成員每畝稻田可增加利潤650元。今年,西八里鎮在原有稻田培育河蟹基礎上,依託加強管理,提高産能,在穩步提高稻田河蟹培育水平的同時,發展池塘河蟹培育面積1000畝,預計培育稻田河蟹35萬斤,比上年增加近10萬斤左右,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