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由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新華網主辦,伊利協辦的2021世界牛奶日暨全國乳製品營養周乳製品知識大講堂在北京舉行。6月1日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也是第22個“世界牛奶日”,更是第24個“全國乳品營養周”的開始。大講堂上,圍繞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製乳等乳製品産品知識、特性及營養價值等,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為公眾進行科普解讀。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飲用乳製品,但很多人對乳製品的種類不甚了解。宋昆岡介紹,乳製品大體可分為液體乳、發酵乳、乳粉和乾酪。這四種在乳製品産量上佔絕大多數。液體乳是以生鮮乳為原料,經過有效加熱殺菌處理後,灌裝出售的供消費者直接食用的液體牛乳,包括殺菌乳、滅菌乳和調製乳三種。
巴氏殺菌乳是將生新鮮牛乳經凈乳、預熱、均質,經低溫殺菌制得的液體産品。殺菌通常採用72—80℃、15秒鐘或89—90℃、1秒鐘。
牛乳殺菌,首先是要殺滅致病性微生物、雜菌、抑止乳中的酶,完全適於消費者直接食用。但是經過巴氏殺菌,仍會有些細菌存活,主要是耐熱的菌,如乳酸菌、嗜熱鏈球菌、濕熱微球菌、芽胞桿菌等。這些殘留的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會繁殖生長,引起牛乳的變質。
所以,巴氏殺菌乳運輸、銷售、貯藏須有冷鏈,在0—6 ℃的溫度下,貨架期一般是7天左右,如果採用超潔凈灌裝技術,保質期可長達14天。
國標規定巴氏殺菌乳的營養指標:脂肪≥3.1%、蛋白質≥2.9%、非脂乳固體≥8.1%。這僅是一個最低的限量指標,市售許多産品的營養指標都要高於國標規定,脂肪≥3.6%、蛋白質≥3.3%。
巴氏殺菌乳完全適於低溫食用,不需要加熱消毒。如果您適於食用涼的食物,開瓶即飲味道口感會更好。如果您不習慣喝涼的,可以採用熱水或微波爐熱一下,完全不必再煮開。如果長時間脫離冷鏈,巴氏殺菌乳會發生變質,酸度升高,發生絮狀沉澱,産生分層現象,比較容易辨別。
滅菌乳是將生新鮮牛乳經凈乳、預熱、均質,在連續流動狀態下,加熱到132—140℃,並保持2—4秒鐘殺菌,然後冷卻、灌裝的液體乳製品,又稱“純牛乳”。滅菌乳運輸、貯藏、銷售不需要冷鏈,在室溫條件下保質期可長達8—12個月。滅菌乳適於長途運輸,使得遠離産區的消費者也能夠享受到來自遠方的牛乳。
調製乳是以不低於80%的生鮮乳或復原乳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原料或食品添加劑,或營養強化劑,採用殺菌或滅菌工藝製成的液體乳製品。根據調製乳的定義,是用不少於80%的牛乳,並不意味着這類産品都要添加近20%的水,來稀釋牛乳,降低成本。是否加水,是由産品的工藝和配方所決定的。
比如,營養強化型、營養素調整型調製乳,一般是不加水的,是用純奶添加功能性配料製成的;有的配料則必須先用水溶化後再添加,以保證它的充分溶解和乳化,如風味型調製乳,除了添加風味物質外,基本上都要添加食糖,糖要先用水溶化製成糖漿後再添加。
依據標準全脂型調製乳的營養指標是:脂肪含量≥2.5%,蛋白質≥2.3%。乳飲料是不是調製乳呢?宋昆岡&&,乳飲料不是調製乳,乳飲料大致上是用一斤牛奶做成兩斤的乳酸菌飲料,乳酸菌飲料的蛋白質含量大於0.7%或者1%,二者有明顯區別。
酸乳,也叫發酵乳,以生鮮牛乳或乳粉為原料,經殺菌、發酵製成的pH值降低的産品,分為:純酸乳、風味酸乳。發酵乳改善了蛋白質的利用率,可以緩解乳糖不耐受,同時也可改善人體礦物質元素的吸收和腸道微生物菌群。(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