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6/ 02 09:48:16
來源:農民日報

紅紅龍蝦季 湖北監利叫響蝦稻品牌

字體:

  炎炎夏日,又到一年小龍蝦消費旺季。

  5月20日,第四屆湖北·監利小龍蝦節暨監利大米展銷會開幕。産業搭臺,經貿唱戲,數百名小龍蝦、稻米産業相關專家和採購商雲集于長江之濱湖北荊州監利市,實地觀摩、參與論壇研討、洽談合作,共同叫響監利蝦稻産業的區域公用品牌。

  “監利是全國聞名的農業大市、魚米之鄉,擁有大江大湖大平原,小龍蝦産量已連續9年位居全國縣級第一。”監利市委書記韓旭曾數次走進電商直播間為“監利龍蝦”“監利大米”代言,韓旭表示,監利將充分依靠科技提升農産品品質和生産效益,圍繞水稻水産兩個農業品牌,用心做大一只蝦,全力做強一袋米,提高監利特色農産品品牌的知名度,推動監利農業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監利獻美食,蝦稻甲天下。”監利市市長聶良平介紹,監利是湖北省最年輕的縣級市,近年來充分挖掘農産品量大質優的潛力,大力發展生態種養,注重品牌行銷,推動“監利龍蝦”“監利大米”品牌建設規劃落地,通過舉辦節會等活動,打造監利文化新名片、旅遊新亮點,為加速構建蝦稻全産業鏈再添一把火。

  “雙水雙綠”生態示范引領監利蝦稻産業

  監利是湖北省小龍蝦、水稻産量最大的縣市。2020年,監利農業再獲豐收,全市水稻面積218萬畝,水稻總産量120萬噸。小龍蝦養殖總面積穩定在148萬畝,産量達15.4萬噸,其中稻蝦共作面積108萬畝。監利作為糧食主産區,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貢獻突出。

  2018年以來,監利市與華中農業大學雙水雙綠研究院開展技術合作,堅持生態優先發展,實現“雙水雙綠”關鍵技術創新與整合應用能力進一步提升。2020年,監利“雙水雙綠”模式的化肥、農藥用量比一般種植模式減少了30%以上,形成了良性的“蝦—稻”生態迴圈。

  “雙水雙綠”指充分利用平原湖區稻田和水資源的優勢實行稻田種養,使“綠色水稻”和“綠色水産”協同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表示,當前國家農業發展從數量驅動逐步向品質驅動轉變,雙水雙綠研究院以監利為核心輻射江漢平原,定位品質發展、戰略引領,關心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重生態效益。

  “全國每3只小龍蝦裏約有1只來自荊州!在2020年度全國小龍蝦産量十強縣市中,荊州的洪湖、監利、公安位列其中。”荊州市副市長鄧應軍表示,荊州市農業比重較高,水稻、水産兩個産業在湖北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的份額和地位,希望進一步加強與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的合作,大力推進“雙水雙綠”工程,在推動鄉村産業振興上作出示范。

  目前,華中農業大學雙水雙綠研究院在監利新溝鎮建設300畝高標準小龍蝦工廠化育苗基地,並同步在程集鎮建立産學研示范基地,在周老嘴鎮建設國家水稻産業園基地。通過各基地協同科研,開展再生稻、中稻(蝦稻)和晚稻(蝦稻)品種比對試驗,將篩選出最適合江漢平原推廣的蝦、稻品種。

  “監利龍蝦紅遍天下,監利大米香飄萬家。”監利市副市長楊金勇表示,監利將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以“蝦稻共作”升級版為主要內容的“雙水雙綠”戰略,堅持把“雙水雙綠”産業作為鄉村産業振興的主抓手,小龍蝦産業和大米産業正在向高品質發展邁進,爭取讓監利蝦稻品牌叫得更響。

  降低養殖密度養大蝦

  去年以來,受疫情、養殖水準、市場消費習慣等因素影響,監利及湖北不少地區的小龍蝦養殖戶陷入“小蝦多、賣價低”等困境,越來越多的蝦農意識到,大面積養蝦不如養大蝦。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相關水産專家表示,將在潛江、監利等縣市先行指導開展“稻-蝦-憨”模式和“養大蝦”生産技術研究攻關,提高農民生産效益。

  近日,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和武漢市農科院水生所的專家來到監利尺八鎮尚禾農業專業合作社,指導農民開展“稻-蝦-憨”種養示范,在快要收完第一季小龍蝦的蝦稻田回形溝裏,投放“土憨巴”苗種。

  “土憨巴”是沙塘鱧的俗稱,是經濟價值較高的長江野生魚類,有一定的消費市場。長江禁捕後,湖北開展了沙塘鱧等長江野生魚類的人工馴化繁育研究。武漢市農科院水生所專家介紹,“稻-蝦-憨”模式嫁接在蝦稻産業的基礎上,每畝蝦稻田再投放數百尾“土憨巴”苗種。在蝦稻田裏粗放養殖的“土憨巴”生長到一定程度,可吞食小規格的小龍蝦,降低小龍蝦養殖密度,有利于養大蝦。

  監利尚禾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歐陽斌,入選了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第四批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名單以及2020年度農民教育培訓“百名優秀學員”扶貧先鋒資助項目人選名單。他對記者説,打響監利蝦稻品牌,對合作社銷售的蝦稻等農産品幫助很大。合作社將一心一意當好農民的“田保姆”,十分願意嘗試“稻-蝦-憨”這樣“一田三收”的新技術模式,讓農民再增加一部分收入。

  “買、吃龍蝦去哪裏,量大質優在監利。”監利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耀輝向記者介紹,近幾年,小龍蝦産業逐漸進入調整期,未來,監利蝦稻産業既要保持産量的優勢,又要在新模式和高品質上下功夫。

  品牌創建提升知名度

  晚飯時間,走進位于監利天府東路的“1號蝦鋪”餐廳,座無虛席,門外還擺起了吃蝦大排檔。“1號蝦鋪”店主鄒艷梅説,在當地政府和商家的共同努力下,“監利龍蝦”品牌越來越響,來吃蝦的外地顧客越來越多了。

  鄒艷梅是監利黃歇口鎮六合垸村人,通過十多年的創業,“1號蝦鋪”已成為監利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小龍蝦本土連鎖餐飲品牌,並在黃歇口鎮等地建起了蝦稻種養基地,開展線上線下同步行銷。

  在“2021中國(監利)蝦稻産業電商論壇”上,來自字節跳動、美團等互聯網公司的品牌專家,就監利蝦稻區域公共品牌提升、蝦稻産業互聯網建設、蝦稻産品電商銷售等方面建言獻策,賦能監利蝦稻品牌,助力産業升級。

  為補齊物流和深加工短板,監利構築由桐梓湖、滿堂紅、廣利隆、春燕漁業、遠博水産等企業組成的蝦稻産業聯合體,逐步健全優質蝦稻市場行銷網絡、主動適應和引領産業鏈轉型升級。在小龍蝦交易旺季,每天從監利小龍蝦交易中心發往全國450多個城市的小龍蝦達400多噸。航空運輸路線也正在洽談中。5月底,順豐、京東等物流公司也將進駐完畢。監利小龍蝦已成為北京信良記、深圳墮落蝦、長沙文和友、武漢良品鋪子等十多家知名食品公司的深度合作夥伴。

  重蝦不輕稻,監利市擦亮“監利龍蝦”品牌的同時,做優“監利大米”,水稻無公害産地認定實現全覆蓋。以名宇米業為龍頭,聯合龍興湖、內荊河、武田家庭農場、大地春等單位成立監利富硒大米産業聯合體,統一制定富硒大米生産規劃和生産標準,進行優質大米加工和行銷。面向中高端消費市場,開發黑米、彩色米、粳稻米等特色稻米。2020年,“監利大米”地標品牌入選湖北省地理標誌保護項目工程。

  “種稻養蝦,綠色倍加。監利要在‘雙水雙綠’技術加持下,讓‘全國龍蝦第一縣’的成色更實更足。”監利市委書記韓旭説。

  “湖田蝦稻鄉、好水出好蝦。”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杜慧表示,監利市作為湖北省實施“雙水雙綠”戰略的先行區和試驗區,堅持以小龍蝦和優質水稻為主導産品,創新改革,走出了一條以“蝦稻共作”升級版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綠色發展之路,有效促進了種養生産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共優的良性迴圈。希望監利以久久為功的精神和決心,依托平原湖區的地域優勢和資源稟賦,繼續創新發展,為做大做強綠色農業産業、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何紅衛 樂明凱)

【糾錯】 【責任編輯:任禹西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5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