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3/ 25 15:07:00
來源:新華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 構建現代鄉村産業體係

字體:

  新華網北京3月25日電(李楠)發展農産品加工業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支撐。3月2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科技創新引領農産品加工業高品質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表示,我國農産品加工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了由“整體跟跑”向“三跑並存”轉變,科技對農産品加工産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3%,為農産品加工業長久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我國農産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同比上年增加1.2萬億元,與農業産值之比接近2.4:1,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5%。

  王鳳忠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國農業科學院圍繞加工與貯藏、品質與安全、營養與健康、智能與生物制造等領域,大力發展應用基礎與關鍵核心技術研究,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創新引領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成效顯著。

  其中,瞄準國家重大需求,産後減損保供成績顯著。過去十年間,我國大宗糧油産後損失由10%左右降低到6%以下;大宗果蔬産後損失由30%左右降低到25%以下;畜禽宰後損失由10%降低到8%以下。中國農業科學院組織專家、科研骨幹深入“三區三州”貧困地區開展科技服務,不斷將技術、資訊、服務等要素向貧困地區聚集。此外,還突破挂面高效節能自控幹燥、菜籽油高效精制、果蔬壓差閃蒸組合幹燥、傳統肉製品綠色加工、畜禽骨全組分高值化加工等制約産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有力支撐了我國農産品加工關鍵成套裝備的國産化。

  王鳳忠強調,“十四五”時期,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將緊緊圍繞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打好種業翻身仗、堅決守好18億畝耕地紅線、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構建現代鄉村産業體係、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等重點任務。在農産品加工科技創新方面,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快構建全國一盤棋的協同創新體係。以國家農産品加工研發體係、全國農産品加工院所長論壇、農業農村部農産品加工學科群等組織為抓手,圍繞一村一品、産業強鎮、産業集群、現代農業産業園等農業農村部中心工作,團結兄弟單位發揮區域優勢、分工協作,有序推進聯盟、學會、協會等管理運作,搭建産業一站式服務平臺,構建獨具特色、在國內外具重大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産業聯合體,完善全國一盤棋的協同創新體係。

  二、加強基礎性與基礎原始創新。針對我國農産品採收、貯運、保鮮、加工、品質安全、營養健康基礎理論研究薄弱的問題,開展農産品食用品質、營養品質、加工品質、安全品質的“四維”品質評價、農産品採後生理病理機理、貯運環境精準控制機制、加工品質保持原理、加工過程組分互作和品質調控機理、功能成分營養健康機制等基礎理論研究;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我國農産品加工、品質安全與營養基礎理論體係,為我國農産品加工適宜性評價、採收貯運、保鮮物流、加工技術研發和裝備研制、營養健康産品創制、品質安全控制提供理論支撐。

  三、努力實現卡脖子技術裝備自立自強。針對我國農産品採後損失重、加工轉化率低、核心加工裝備依賴進口等問題,重點突破農産品自動化採收貯運、綠色保鮮、線上分級分選、産地初加工、全組分梯次利用、傳統工藝再造、功能因子穩態化等農産品現代化加工保障共性關鍵技術;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研制一批連續化、規模化、智能化“收貯運加檢”核心裝備、專用裝備和成套裝備,基本實現農産品加工全産業鏈自動控制。

  四、全力推進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堅持“協同、升級”的原則,聯合國內優勢科研機構共同籌建農産品加工與貯運國家重點實驗室,並積極爭取農産品産後減損重大科學設施支援;以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學科群重組工作為契機,完善學科群內區域性、專業性、産業性重點實驗室布局;牽頭構建全國農産品加工技術整合實驗室體係,以績效考核推進開放共用。

【糾錯】 【責任編輯:胡可璐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25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