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3/ 05 09:09:09
來源:科技日報

代表委員談科技支撐高品質發展:打好種業翻身仗,還得靠科技

字體:

  “好地好種産好糧。經過‘十三五’育種科技攻關,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産的貢獻率在口糧上已經達到54.85%。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可以講,‘中國糧’主要用上了‘中國種’。”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讓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國種子上。

  成績突出,但依然存在問題。“總體上我國農業生産用種安全有保障,但在一些品種、環節和領域還存在短板和弱項。”萬建民説。

  我國雖是農業大國,但與美洲、澳洲的國家相比,資源稟賦處于劣勢。“新發展階段更應該著力加強種業科技自主原始創新,實現種業科技的自立自強,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打好“翻身仗”,就要對種業的薄弱環節進行改善與加強。

  用好本土種質資源“家底” 解決種源“卡脖子”難題

  以畜牧業種業為例,我國與世界先進水準相比,整體差距十分明顯。肉牛、奶牛、豬等優良種源皆來自國外,肉牛種源主要是西門塔爾、利木讚和夏洛萊,奶牛則為荷斯坦,豬為杜洛克、長白、大白。如果發生極端情況,被限制進口,會顯著影響我國畜牧業的發展。

  “要扭轉落後局面,解決種源‘卡脖子’問題,首要是認清解決種源問題的路徑。我國畜牧育種要充分挖掘國內地方品種資源,但這只能為輔,最主要的還是要想方設法加大國外種源的引進,並利用其優勢培育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新品種。這個路徑必須要認清楚,不能走偏,否則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事倍功半,欲自立而不達。”李成貴説。

  “本土種質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利用不足確實是我國種業問題幾大痛點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在對該問題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一些地方特色鮮明的物種甚至面臨滅絕風險。一些種質資源庫(圃)由于經費不足,保存、保育、復壯等工作時斷時續。

  陳曉華建議,要建設好國家農作物、畜禽和海洋漁業三大種質資源庫,這是做好種業創新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要抓好國家現代種業基地建設,提升基地建設水準,高品質打造國家南繁硅谷等種業基地,為農作物育種提供基礎保障,讓種業的市場化、法制化程度更高。

  加快提升生物育種創新能力 搶佔農業産業發展制高點

  當前生物育種技術已成為國際育種的前沿和核心,正在迅猛發展。

  “新一輪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驅動現代生物育種技術快速變革迭代,成為推動現代農業産業發展的新引擎。生物育種創新已進入一個大數據、大平臺、大發現的新時代。”萬建民説,發達國家不斷深化基礎學科布局,搶佔未來農業産業發展制高點。重大基因挖掘與功能解析、産量品質和抗性等重要性狀形成的分子機制等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驅動農業生物技術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促使基因編輯、合成生物等技術升級換代與疊加整合,推動精準化、智能化、工廠化種業革命。

  如何加快提升我國農業生物育種創新能力與産業化水準?萬建民呼吁,把生物育種列為強化國家戰略力量的科技重大專項,集合全國精銳,突破並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農業生物育種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滿足農業高品質發展、多元化社會需求和國際競爭需要的戰略性品種。

  “同時,建議建設創新鏈係統布局的國家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增建農作物基因資源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上中下遊一體化的創新團隊,扶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企業,把握生物種業發展主動權。”萬建民説。記者 馬愛平

【糾錯】 【責任編輯:胡可璐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