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一季度凈利大降 經銷商現退貨
酒鬼酒於4月21日晚間公布一季報,公司201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同比下降62.3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10.91萬元,同比下降91.51%。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業績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此後,酒鬼酒負面消息纏身,其間其經銷商開始出現退貨風波。而酒鬼酒一季度的慘澹銷售業績,也預示着酒企競爭趨勢會愈演愈烈。茅&、五糧液的降價會搶走如酒鬼酒這樣的中端白酒的市場,而中端白酒會競相降價去庫存加大促銷,中端白酒的降價又會給高端白酒帶來壓力,如此陷入惡性循環……
業績下降超預期 能否擺脫困局仍未知
酒鬼酒2013年一季度凈利潤下滑91%
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98億元,同比降62.34%,凈利潤同比降91.51%至1010.91萬元,每股收益0.0311元。其實早在4月8日,酒鬼酒就曾發布一季度業績預減公告稱,“因受政策、市場等因素影響,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公司第一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大幅下降,導致凈利潤出現大幅下降。”此前的去年11月底,酒鬼酒被曝塑化劑超標,隨後股價大跌,並帶動整個白酒板塊股價下滑。受此影響,去年第四季酒鬼酒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僅為1.74億元和3686.13萬元,環比分別降68.37%和81.32%。
經營性現金流惡化
應收賬大升預收款下降
在一季報中,酒鬼酒的應收賬款大幅上升,而預收賬款大幅下滑。一季報數據顯示,酒鬼酒當期應收賬款期末餘額為762萬元,比上年度期末增加84%;其他應收款期末餘額為1.05億元,比上年度期末增加37.8%。在預收款方面,一季度酒鬼酒當期預收賬款為1.96億元,比上年年度期末減少44%。酒鬼酒方面&&,應收賬款增加主要是報告期內增加特定客戶短期賒銷所致,而預收賬款方面,是因為預收款於本期發貨所致。另外,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1.81億元,同比下滑224%,主要是報告期內銷售回款同比大幅減少所致。
機構集體逃離 前十大股東“換血”
受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今年一季度酒鬼酒股價下降了28.96%,機構也在二級市場上悄然撤退。從公司一季報披露的十大股東變化來看,年報期間曾經位列前十大股東的國投瑞銀創新動力型基金、澤熙瑞金1號、社保基金一一七組合和一一五組合、興全有機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龍信基金通1號集合資金信託、廣州證券以及中融國際信託和山東省國際信託公司旗下的兩款産品等均已撤出前十大股東行列。相比之下,截至一季報披露時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僅有四家機構,包括華泰證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三家證券公司的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以及陜西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華明1號。
二級市場遭遇拋售 股價重挫超5%
受一季度糟糕銷售業績影響,4月22日酒鬼酒股價重挫,截至當天收盤報22.12元,跌幅5.35%,換手率達8.34%。自去年10月19日創出的61.45元起來,歷經塑化劑風波、水源污染、白酒業勾兌傳聞等洗禮後,酒鬼酒股價半年下挫了近2/3,被股民稱作“坑爹”。
酒鬼酒股價半年蒸發近2/3
投票調查1
投票調查2
“黑天鵝”事件不斷 酒鬼酒再遇“污染門”
酒鬼酒被疑水源地遭嚴重污染 媒體爭相報道
從塑化劑到水源污染,懸在酒鬼酒上空的陰霾又多添了一項。4月17日,來自21世紀網的報道“酒鬼酒水源疑遭嚴重污染”引爆了酒鬼酒的輿論熱潮。該報道稱,酒鬼酒水源三眼泉泉水溪流內堆滿垃圾,疑遭嚴重污染。隨後,許多財經媒體第一時間轉載,加大了該輿情的傳播力度,使得酒鬼酒水源污染的輿論效應不斷得到擴散。由此各大媒體開始圍繞着“酒鬼酒水源問題”展開輿論攻勢,有關“水源地洗髮水塑料袋等垃圾遍佈”和“酒鬼酒再遭重磅負面調查”的輿情大量出現。
酒鬼酒進行澄清 堅稱生産用水無污染
4月18日晚間,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官方微博回應了有關媒體關於其水源地遭受垃圾污染的質疑,稱公司現在生産、生活用水均來自三眼泉上游。對於媒體報道的三眼泉疑似遭受污染的情況,&&記者拍攝的遭受污染的水源是地表泉水,並且,拍攝地點為三眼泉下游兩處地表水流經酒鬼酒公司的交界處的村寨,這裡的水源為村民生活生産用水,並不屬於酒鬼酒公司生産生活用水。公司生産、生活用水均採用深層地下抽取,同時定期接受州衞生疾控中心監督、抽樣檢測、均符合有關生活飲用水標準,生産用水也經設備凈化處理,符合桶裝飲用水衞生有關國家標準。
專家:澄清應儘早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從塑化劑事件到今天發生的水源污染事件,酒鬼酒都是“躺着中槍”,為了避免第三次出現這種情況,酒鬼酒應該加強在輿情監測、公關關係維護等方面的工作。白酒資深專家肖竹青對《證券日報》記者&&,酒鬼酒受塑化劑事件影響較大,公司正在花大力氣來維護市場渠道建設,並在多個地方送酒來恢復其品牌形象。沒想到這次又被牽扯到水污染,而這對於酒鬼酒無疑又是一次打擊。酒鬼酒在處理危機公關方面表現的還不夠好,公司應該在第一時間請有關權威部門進行説明並澄清,而不是在事件發生一天后再進行公告。
酒鬼酒塑化劑風波以來事件總集合
白酒業面臨信任危機 行業預期未知數
塑化劑標準擬大幅放寬 眾多行業專家質疑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今日出席某白酒品牌會時公開&&,由國內外近十家食品檢驗權威機構、科研機構、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制定的白酒塑化劑指標將在兩個月內&&,新標準的含量指標將大幅放寬。我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個&&酒類塑化劑標準的國家。 然而,業內專家&&,在塑化劑風波尚未平息的當下,新標準的&&更像是白酒行業應對風波、重塑形象的應急手段。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認為,白酒行業新制定的塑化劑標準若比國家現行標準寬鬆,其指導意義將大打折扣,雖然使更多企業達標,但卻降低了安全性,對行業的長遠發展産生消極影響。“如果標準過於寬鬆,白酒行業也許會成為第二個信任盡失的‘國産奶粉’。”
白酒勾兌風波謎題待解:誤讀還是造假?
白酒行業再次曝出負面消息。日前,一組關於白酒勾兌中添加香精香料卻鮮見標注的報道,再次將白酒行業置於聚光燈下。然而,也有酒業人士稱,勾兌是白酒釀造生産中“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工藝流程之一;勾兌被“誤讀”了……酒業人士與媒體各執一詞的説法,讓白酒行業的各種行業規則和現狀越發撲朔迷離。 據了解,央視“焦點訪談”《不明不白的白酒》播出後,當晚,國家質檢總局立即組織四川、河南等地質監部門連夜開展檢查。經初步查證,當地質監部門對涉嫌造假的6家白酒生産企業一律依法查封,對涉案企業的生産許可證一律依法予以暫扣,並責成企業立即公開全部召回所生産的問題産品。同時,對相關的添加劑生産企業開展嚴格的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依法從嚴查處。在檢查中發現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白酒股不再是“高富帥”
多數基金仍在等待
有業內人士認為,即便沒有三公消費的透明化,白酒行業也面臨着一個周期性的回落。因為白酒其實與我國基建投資周期是密切相關的。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我國白酒行業的一個旺盛周期,但隨着90年代中、後期的基建規模收縮,白酒行業規模迅速回落,2002年以後,由於我國房地産繁榮周期的啟動,白酒股的盈利能力全線回升,誕生了五糧液、貴州茅&等諸多牛股。隨着未來房地産調控的深化,白酒行業會否重演上個世紀90年中、後期的走勢呢? 目前多數基金經理對於白酒股的態度是“仍須等待”。某位股票型基金經理&&,白酒行業在黃金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其廠商壓制經銷商、過度依賴高端産品等弊病也逐漸沉積,控制“三公”消費成為導火索,行業增速出現明顯下滑,短期內不應對行業景氣反轉懷有過高憧憬。上市公司面臨從“名酒”向“民酒”轉型的壓力,但是其營銷體系的變革和重塑需要一個過程。
往期回顧
申萬宏源“合併記”
山河智能遭遇深喉門
*ST國恒或成主動退市範本
探秘方大蛇吞象圖譜
聯明股份 慘烈的網下配售
0100300909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