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創板八條”後首單並購預案出爐 芯聯集成擬收購芯聯越州剩餘72.33%股權
“科創板八條”發布後,科創板上市公司首單並購預案來了。
6月22日,芯聯集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控股子公司芯聯越州集成電路製造(紹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聯越州”)剩餘72.33%股權。交易完成後,芯聯越州將成為芯聯集成全資子公司。
芯聯集成&&,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對芯聯越州的控制力進一步增強,未來將利用上市公司的技術、客戶和資金優勢,重點支持碳化硅、高壓模擬IC(集成電路)等業務發展,更好地貫徹整體戰略部署。另外,芯聯集成還將實現對一期10萬片和二期7萬片8英寸硅基産能的一體化整合管理,實現降本增效和規模效應,進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芯聯集成是國內高端功率半導體及MEMS(微機電系統)製造的領先企業,芯聯越州是芯聯集成二期晶圓製造項目的實施主體,硅基産能約為7萬片/月,還前瞻性布局碳化硅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VCSELGaAs(砷化鎵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以及高壓模擬IC等更高技術&&的研發和生産能力。
公告披露,2023年,芯聯越州6英寸碳化硅MOSFET國內出貨量第一,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産品核心技術參數比肩國際龍頭水平。2024年4月份,芯聯越州8英寸碳化硅MOSFET工程批順利下線,預計於2025年實現量産。
芯聯集成&&,芯聯越州若為上市公司全資持有,還可通過引入産業鏈上下游重要參與者,推動産業垂直整合,更好地助力碳化硅等業務的快速發展。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向《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此次並購重組,芯聯集成將實現技術協同,加速研發創新,進一步提高産品性能質量;整合優質資源,有助於降低成本,實現規模經濟;此外,完善全産業鏈,還將增強産業話語權,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的優勢已為業內熟知,隨着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市場快速發展,碳化硅器件及其模組需求持續高速增長。
公告數據顯示,芯聯越州2023年度營業收入為15.60億元,比2022年度的1.37億元同比增長超10倍。隨着芯聯越州業務量的增加及産品結構的不斷優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
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周迪向《證券日報》記者&&:“芯聯集成完成對芯聯越州的全控,將增強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進一步提升硬科技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未來公司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支持碳化硅等業務發展,是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産業整合升級。”
6月19日,證監會發布《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八條措施》提出,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開展産業鏈上下游的並購整合,提升産業協同效應。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着眼於增強持續經營能力,收購優質未盈利“硬科技”企業。
在今年披露的並購重組方案中,半導體、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行業為並購熱點。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6月23日,年內已有100家科創板公司發起並購重組。
周迪向記者&&:“並購重組是科創企業擴大規模、增強實力、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産業升級和轉型的重要途徑。政策支持可以降低並購重組的成本和風險,為科創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條件。”(記者吳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