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紅蕾看來,“以不變應萬變,以萬變求不變”是恒源祥這個老字號近九十年不變的秘訣。變與不變,一字之差,卻天壤之別。
新華時尚:恒源祥是一個具有近九十年歷史的品牌,作為傳統行業的“老字號”,您認為品牌“保鮮”的秘訣是什麼?
顧紅蕾:我想這個話題大家都比較關注,現在“老字號”的生存確實面臨比較大的一個困境,我覺得恒源祥近九十年的歷史過程當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它能夠有一個悠久古老的名字,卻有一個年輕的形象。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我的體會是以不變應萬變,以萬變求不變。在市場的進程當中,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很多,恒源祥能夠及時把握住機會,始終堅持做品牌,這就是不變的地方。
新華時尚:2016年是恒源祥集團的質量創新年,也是貴公司深入推進質量工作的關鍵年,現在時間已過半,目前的進展和效果如何?
顧紅蕾:大家講到質量的時候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産品的質量,我覺得産品和品牌之間的關係在於是把産品貼在品牌上還是品牌貼在産品上,這兩者其實是有區別的。當我們以産品為主時,如果産品被淘汰了,品牌也會隨之而淘汰。反之,如果我們以品牌為主時,當消費者喜歡這個品牌而不喜歡産品,可以把産品淘汰掉,但品牌還會存在。
這需要有所側重,要理清二者的關係。
對於恒源祥來講,質量創新年不僅僅強調産品的質量,另外還要考慮産業和品牌的質量,要考慮恒源祥這個品牌能不能讓消費者喜歡、感動並持續消費,對品牌的質量是我們現在追求比較多的。
另外,品牌消費者的體驗包括文化、産業很産品的體驗,這是一個綜合的體系,我們希望綜合提升品牌給予消費者的記憶,在這一方面我們會做很多方面的努力工作。我們剛剛在蘇州結束了第七屆全球感官品牌的論壇,我們組合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企業家一起來探討如何打造一個感官品牌的理念,我們希望消費者能夠在感知過程中有非常美好的體驗,這個是我們持之以求的。
作為中國紡織企業當中的一員,我們非常榮幸第三次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去打造開閉幕式的出場禮服。這樣的例子很多,我相信這些都非常能説明恒源祥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能夠帶給消費者怎樣的品牌感受。
在剛剛過去的六月,《恒源祥集團2015社會責任報告》如期發布。在報告前篇的聲明裏,顯眼的字體描述着恒源祥集團最大的社會責任:推動人類和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我們看來,主題宏大,卻時時刻刻鞭策着這個老牌企業不斷進行探索與嘗試。
新華時尚:作為中國著名的老字號品牌,恒源祥集團一直很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貴公司是如何定位企業社會責任在自身發展中的作用的?您認為目前最重要的社會責任又是什麼?
顧紅蕾:恒源祥的社會責任在整個企業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一直是集團黨委和董事長親自抓的工作,也有專門的部門來推動,已經落實到我們企業經營過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對質量、創新的介紹,也是企業重要理念做法的説明。除此之外,在慈善公益方面,我們每年將會把企業盈利的10%用於慈善公益事業,這是我們企業的傳統。比如説,從社區街道到全國都有我們的慈善公益項目的分佈,對社會弱勢群體都有項目進行覆蓋。
新華時尚:上個月,恒源祥集團發布了2016年社會責任報告,這也是貴公司連續發布的第六份社會責任報告。請您介紹下貴公司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做了哪些具體的努力?
顧紅蕾:在社會責任慈善公益項目當中,可以歸為三類。第一類稱之為恒源祥慈善項目的1.0,企業直接出資去捐助、支持一些項目,例如我們2003年啟動的保護可可西裏藏羚羊的項目,為了遏制藏羚羊的盜獵,我們出資成立保護藏羚羊救護中心,主要是救助受傷、失去媽媽的小藏羚羊,保護珍稀野生動物。
這個是大多數企業比較熟悉的一種做法,我們不僅僅是希望簡單地去支持,更希望去打造一個&&和項目,能夠讓社會上更多的人注意到珍稀動物的保護。
去年,我們也聯合了一些公益組織來打造一個保護可可西裏的全國行動,我們希望以後能進入恒源祥倡導的慈善2.0,聯合眾多的機構和組織通過項目的&&形成一個慈善的鏈條。例如,我們從2005年啟動的“恒愛行動”,我們提供免費的毛線,尋找社會上的愛心父母為孤殘兒童編織愛心毛衣,這個活動啟動11年來已經編制了將近90萬件愛心毛衣,得到了社會方方面面的好評。
我們的追求還不止這些,還有一個3.0項目。青年是我們的一個未來,因為未來的企業家就是誕生在青年當中,如何把公益慈善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能夠根植於他們的內心。“青年恒好”項目是我們在2010年啟動的,這個項目主要是支持大學生和社會青年進行公益創業,一方面是幫助青年進行創業,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讓更多的青年人樹立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
做公益不難,十年如一日地做公益不容易。2016年,三度榮獲“中華慈善獎”的“恒愛行動”進入第11個年頭。對於顧紅蕾來説,十年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幾個十年才是檢驗企業的標尺。
新華時尚:據了解,恒源祥的恒愛行動已經持續了11個年頭,能做到長期堅持支持公益事業的企業並不多見。恒源祥是如何做到企業利益和社會責任有效平衡的?
顧紅蕾:我覺得對企業來講,在打造品牌的過程當中,需要打造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個很好的行為習慣,需要通過各種形式、項目讓大家感受到,我們把它作為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載體,能夠讓大家感受到什麼是優秀的和不優秀的。
企業社會責任對恒源祥內部員工來講是文化建設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的員工每年都會進行“一日捐”的活動,黨員會增加一次,這是內聚合力的組成部分,需要人和財力的支持。
另外一方面,企業在運行過程中,有所為有所不為,尤其是有所不為是需要企業社會責任來引導的,我們經常會説方向比思維重要,這個價值和作用在恒源祥當中是比較被認同的。很多企業眼前好像是賺了一點錢,社會責任會引導企業,可以規避掉很多的發展誤區和風險,這個不是簡單的經濟效益問題。
新華時尚:恒源祥在今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還有什麼樣的新舉措嗎?
顧紅蕾:有。我們的董事長認為企業不能僅僅局限在標準要求怎麼去做,應該把企業社會責任看成發展的生態,我們對這個概念的認識、理解和創新理念的提升,是我們做這份工作一直堅持的。
除了慈善公益活動,在經營方面,我們對品牌和文化的研究是由董事長、書記親自領銜的項目,包括與科研機構進行合作,進行品牌和文化方面的研究,不僅是中國的文化,還有全球的文化,特別是文化軟實力與品牌的建設,這個品牌不僅僅是産品的品牌,還包括行業和國家的品牌。從2011年到現在我們的課題取得的成果很多,也出版了書籍,這是恒源祥的社會責任承擔的亮點,很少有企業在做這一方面,也現了我們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探索。讓老百姓深入感受到的工作,包括打造精品的話劇、音樂劇,讓大家感受中國優秀的文化,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故事走出去,未來會在文化方面做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