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由中國香料香精化粧品工業協會主辦、新華網承辦的“2025世界地球日——綠色之美:美粧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圓桌訪談”在北京舉行。
在美粧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讓“美麗經濟”與地球保護和諧共生、踐行可持續發展成為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作為身體護理賽道的國貨代表品牌,半畝花田CMO嚴曉在參加圓桌訪談時,分享了企業在環境、社會、商業維度的可持續實踐,以及美粧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對半畝花田而言,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更是驅動品牌長期價值實現持續增長的核心引擎。”嚴曉&&,公司提出“可持續成長”戰略,涵蓋“産品創新、組織進化、生態共贏”三大維度。在美粧行業與自然深度綁定的背景下,半畝花田通過“生態鏈共生”模式,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原料種植、生産製造、消費端全鏈路,實現了三大價值躍遷。
早在2020年,品牌便在阿拉善發起“半畝花田百萬棵樹公益計劃”,定期組織團隊與用戶赴阿拉善沙漠種樹,防沙固沙共築沙漠鎖邊林,助力生態環境修復,目前累計種樹千余畝。
嚴曉&&:“防沙固沙是長期工程,未來我們將持續投入,讓更多人加入生態修復行動。”
在原料端,品牌在全國布局十余個花植種植基地,從源頭確保原料的天然與可追溯,以山東萊蕪玫瑰花田為例,半畝花田引入法國格拉斯玫瑰品種,同時踐行低碳理念,通過有機種植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通過創新的“活花萃取技術”提煉香氛,將玫瑰純露用於護膚及洗髮水生産,殘渣則回填土壤作為肥料。
“一株玫瑰從種植到生産實現綠色可持續,是我們探索的‘植物全生命周期利用’。”嚴曉介紹,今年推出的“花萃洗護水”系列,提出“半瓶鮮花純露養頭皮護髮絲”的創新洗護理念,受到大眾消費者的喜愛,上市即上量,首月銷售額即破億元,驗證了環保與商業價值的兼容性。
半畝花田的可持續實踐亦聚焦社會效益。在創始人故鄉山東萊蕪,品牌承包荒廢耕地,雇傭留守村民種植原料,累計帶動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此外,品牌與乳木果油供應商合作,積極響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計劃,支持當地貧困的婦女兒童公益。構建可持續的依存體系 “用商業力量改善弱勢群體生計,這是自然與社會的雙向奔赴。”嚴曉説。
儘管可持續理念帶來差異化紅利,企業仍需直面多重挑戰。嚴曉坦言:“有機原料成本是石化衍生物的2-5倍,可降解包裝成本高出20%-50%。如何在不犧牲産品體驗的前提下實現盈利,是長期課題;”對此,半畝花田在內部設立專項資金,確保投入連續性,對內通過技術突破,消除消費者對“環保=功效妥協”的誤解。例如,以牡丹籽油、燕麥仁油等植物油替代礦物油,推出“RIVETOR”專利技術提升産品修護力;對外聯合高校、供應鏈夥伴共建綠色聯盟,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等,推動行業數據共享與技術互通。
面對行業未來,嚴曉提出“開放合作”路徑:對內推行包裝、快遞“減碳計劃”;對外發起空瓶回收活動,邀請消費者參與植樹公益。“我們正推動行業‘競合生態’,讓可持續成為品牌共同加分項。”
從阿拉善的沙漠鎖邊林到山東的有機花田,從非洲的乳木果到消費者的環保包裝,半畝花田的實踐印證了“可持續”並非成本負擔,而是驅動創新的引擎。嚴曉&&:“用長期主義視野看待可持續,它終將成為品牌最深的護城河。”(文/張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