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攢金珠”靠譜嗎?“遲到”的金珠套路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2 09:06:17
來源:羊城晚報

網上“攢金珠”靠譜嗎?“遲到”的金珠套路深

字體:

  “如果一開始他們説只發1顆金珠,那我就不要了,根本不用等這60多天,現在可好,我簽到得來的&&紅包也失效了,早知道就買別的東西了。”近日,羊城晚報記者接到消費者朱女士(化名)的投訴,稱自己在淘寶天貓“盛世珠寶飾品旗艦店”(以下簡稱“盛世飾品”)買到的金珠貨不對板,並認為網店存在套路&&紅包的嫌疑。記者調查發現,朱女士遇到的“攢金珠套路”在各大電商&&上並非個例。有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媒體投訴稱,電商&&有網店存在“攢金珠套路”,認為其貨不對板、逾期發貨、客服“失聯”。有律師&&,網店的上述行為侵犯了消費者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如遇此類問題可依法向經營者住所地或經營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13顆金珠“變”1顆

  “攢錢不如攢金豆”“買基金不如買金豆”……近兩年來,隨着金價一路攀升,市場上出現了攢金珠的新潮流,相關話題多次衝上熱搜,各種攢金珠攻略層出不窮。小小一顆金珠,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元,既能滿足消費者購金的慾望,又可以實現理財的想法,一舉多得,因此得到了眾多消費者青睞,朱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據朱女士介紹,今年3月份,她瀏覽到一篇攢金珠攻略教程,抱着試一試的心態開始了她的攢金珠計劃。記者了解到,朱女士看到的攻略,就是每日利用淘寶和天貓在“簽到領現金”入口放出的優惠券,折抵該入口售賣的金珠部分價格,一通操作下來每克黃金會比上海黃金交易所實時金價、即黃金“大盤價格”便宜十多元。朱女士&&:“這個紅包多的時候每天能領七塊,然後再選較小克重的金珠買,這樣就能以最划算的價格買到金珠了。”

  多方比價後,朱女士決定購買“盛世飾品”的小金珠。“不過這家店舖的金珠要求湊滿1克金子才發貨,否則就得等60天才發貨。”朱女士&&,她連續湊了兩周,共下單13顆金珠,可還是未湊滿1克,無奈只能等長達60天的預售期了。

  眼瞅着60天過去了,朱女士的訂單卻遲遲沒有動靜。多次催促後,“盛世飾品”才開始發貨。一天、兩天……金珠終於到貨了,可拿到金珠的朱女士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本想買一樣大小的金珠用來串手鏈,沒想到寄過來的只有1顆,明顯貨不對板。”

  回到家後,朱女士用新買的克重秤復稱了金豆,發現和發貨單上標注的克重也不符:當時下單的13顆金珠共計0.24克,收到的發貨單標注0.21克,但朱女士的克重稱卻顯示0.14克。在&&商家退差價時,客服卻聲稱只能按照商家稱的0.21克退還0.03克的差價錢,並&&朱女士的克重稱沒有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要求其去金店復稱。

  “發貨單上只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退差價時又要我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套路太深了。”朱女士憤然選擇退貨退款,然而因為復稱問題沒達成一致意見,客服遲遲沒有同意退款申請,無奈之下她只能讓淘寶88VIP客服介入,最終才強制退貨退款。後期由於商家多筆訂單一起發貨,並且原先下單的13顆金珠變成了1顆金珠,在退貨時也是困難重重。朱女士直言:“如果一開始他們説只發1顆金珠,那我就不要了,根本不用等這60多天,現在可好,我簽到得來的&&紅包也失效了,早知道就買別的東西了。”

  貨不對板非個例

  針對朱女士的遭遇,記者以消費者身份&&“盛世飾品”客服諮詢,客服&&該店舖按克重售賣,並承諾稱:“金珠一般是一樣大小,只是可能會有克重差。”“大小不會有很大相差。”當問到如何退差價時,客服&&需要提供發貨單和復稱視頻,若沒有克重秤,則只需提供發貨單即可。整個對話過程中,客服並沒有説復稱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也並沒有告知會收到和下單數量不符的金珠,反而承諾金珠大小相差不大。當談到為何不按照頁面標注規格發貨時,客服三緘其口,僅解釋:“店舖都是手工製品,做不到那麼精準。”

  值得注意的是,朱女士的遭遇在電商&&上並非個例。記者按照朱女士的指引進入淘寶天貓“簽到領現金”入口搜索“金珠”,發現多個網店都在售賣金珠。和“盛世飾品”模式類似,這些網店均為預售,預售期15天—60天不等。隨後,記者分別在“黑貓投訴”和“小紅書”搜索上三家網店,發現大量對“攢金珠套路”的投訴。大部分投訴集中在貨不對板、逾期發貨、客服“失聯”等問題,甚至還有消費者&&受到了客服的辱罵。其中,有消費者在小紅書上投訴某網店的套路:“拍下高價産品發來低價産品,還按現在大盤價退差。”並&&:“以後絕對不買這家了。”

  除了淘寶天貓&&,記者在京東、支付寶、菜鳥、點淘等APP的網店中同樣發現正在售賣的小金珠産品,其中有網店也存在類似的套路。“要杠那就杠到底,咽不下這口氣!”近日,消費者小劉(化名)在小紅書訴説了自己在京東某網店上攢金珠的遭遇。原來,小劉收到的金珠重量不足,店舖承諾補差價,但聲稱這個差價要按照大盤價格補。然而黃金大盤價格不停波動,小劉買的時候剛好處在高位,收到金珠後大盤價格走低。因此小劉不同意這個退差規則,於是店舖提示小劉退貨。“可笑,賣怎麼不按照大盤價賣?退差就按照大盤價,只能你賺錢,一説不同意按照大盤價退就讓你退貨,等了近一個月才發貨,憑什麼退款?”小劉對此很不滿意。

  顯然,不少消費者在電商&&購買金珠時都遇到窩心的體驗:從預售發貨,到復稱重量,再到退差價,店家在交易時不明説,交易後卻推三阻四,刻意抬高售後門檻,由店家自設的種種規則讓消費者直呼踩雷。但由於&&紅包通常只有一天的有效期,為了以最划算的價格拿到金珠,也有些消費者在收到貨不對板的金珠時選擇忍氣吞聲。

  記者致電淘寶客服,該客服稱目前並未收到金珠貨不對板的投訴,但之後會核實處理。“要是核實成功的話,我們對店舖會有相對應的處罰,會對他們進行降分和警告。”淘寶客服補充道。對於消費者簽到紅包的賠償問題,該客服稱:“可能會發出一些賠償補助,但也不能確定每一個都會發出補助,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處理。”

  記者又就此致電京東客服,京東客服&&:“對於有問題的商家,我們肯定會扣信用分,或者扣保證金。但是具體能不能扣成功,還得看判責的情況。”

  那麼,網上買金珠靠譜嗎?消費者該注意哪些問題?有分析稱,正常的黃金交易都是實物交割,而網上流行的“攢金珠”玩法脫離了現貨交易,具備“類期貨”特徵,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一旦金價發生波動,很容易産生消費糾紛。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3月份,一批主打小金珠的網店密集關店,消費者預購的金珠到貨無望。與此同時,曾有在深圳水貝從事珠寶生意的商人向媒體透露,金珠的水很深,不同的金珠純度有別,很多金店回收時並不認可這些金珠。

  律師:協商不成建議投訴舉報

  針對上述消費者的遭遇,上海秦兵(北京)律師事務所主管律師劉馨遠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上述網店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公平交易權,作為消費者有權獲得同等數量和質量的商品,淘寶店經營者不得未經消費者同意變更的情況下,擅自變更商品交易數量和形態。

  此外,劉馨遠認為,上述電商&&作為商品交易&&,也要承擔監管責任。一方面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相關規定,對於經營者的主體身份信息進行監管,同時要根據消費者合法要求提供經營者的主體身份信息;另一方面,也要針對經營者銷售行為是否違法進行動態監管,如果明知存在侵犯消費者行為卻未採取必要措施,比如警告、關停店舖、移送違法線索等,&&就要承擔連帶責任。

  對於“攢金珠”的消費模式,劉馨遠&&,消費者要多了解此種理財知識,同時還要在大品牌經營店舖進行消費,對於自己不清楚的理財産品,自己要提高警惕,避免被不法分子盯上,造成自己財産損失。如果遇到上述問題,消費者可以通過&&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就此問題依法向經營者住所地或經營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記者 董鵬程)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