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黃金飾品算清賬再出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16 09:24:59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買黃金飾品算清賬再出手

字體:

  隨着黃金價格不斷上漲,黃金飾品的銷售量開始下滑,市場開始變得冷清。近期,一些廠商不約而同地開啟了優惠促銷活動,有的降低黃金每克單價,有的減免加工費用,還有的推出買贈優惠,買黃金飾品贈代金券。然而,這些優惠促銷中卻暗藏玄機,消費者一旦沒算明白賬,就可能在促銷中花了高價錢,買了個寂寞。

  市場冷清金價高

  中國黃金協會今年4月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黃金首飾銷售量同比下降3%。儘管降幅不是很大,但商家們已經強烈地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

  廣東深圳水貝市場的黃金商戶秦浩告訴記者,以往黃金櫃&圍滿了顧客,但最近一段時間客流量明顯減少。雖然今年第一季度黃金飾品的銷售量還算可以,但從3月中旬之後,環比每個月黃金銷量都在下降。

  “由於近期黃金價格強勢走高,銷量下降,商家拿貨逐漸謹慎。以往,我們店舖一個月最少拿兩次貨,多的一次拿了60公斤黃金飾品。最近幾個月拿貨次數變成3次,每次拿10公斤、20公斤的貨,不敢多拿,黃金價格位於高位,銷量不好,一旦降價就會砸在手裏。”秦浩告訴記者,“多次少量進貨成為了黃金飾品批發商的新策略。”

  方蓁蓁是水貝市場的一名黃金飾品代購,她對記者説:“水貝市場的黃金飾品價格比商場裏面便宜,有不少人需要我幫忙代購。去年,我每天要代購30件左右,但是近來客戶量明顯下滑了不少,有的時候一天也沒有一單生意,銷量下滑主要還是金價太高導致的。”

  在北京一家黃金飾品店,一位正在選購金鎖的消費者對記者説:“最近一年金價不斷上漲,算上優惠每克也要680元左右,而且現在的加工費也越來越貴,一件飾品可能要五六百元的加工費。要不是外甥滿月,我都不會光顧黃金櫃&。”

  記者了解到,由於金價位於高位,而且波動頻繁,使得首飾加工企業原料成本上升、出貨量下降,有部分中小型加工企業已經開始減産、縮減人手。

  促銷熱鬧賬難算

  走進商場的黃金飾品區域就會看到,每家品牌店舖的門口都貼出了優惠促銷的宣傳海報。稍加注意就會發現,不同品牌促銷的規則各不相同,同一品牌不同商品的促銷政策也不同。消費者如果沒有點數學基礎,不但薅不到促銷的羊毛,一不小心還可能買貴了。

  記者在一家商場的黃金飾品銷售區域看到,所有品牌都有克減促銷的活動。有的品牌每克減40元,有的每克減80元,還有的克減120元。黃金克減看上去是簡單明了的打折方法,但進入店舖就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黃金商品都能享受克減的優惠。多數店舖把商品分成不同的區域,有的區域商品能享受克減,有的則是滿減,還有的是“一口價”專區。“促銷的方式可謂十分豐富,但如果真要購買一件黃金飾品,仔細算賬的時候就會發現,這賬有點難算,而且,越算越覺得自己並沒有得到優惠,所有的優惠都是在‘繞’消費者。”一位北京消費者對記者説。

  在北京京西大悅城,記者看到一個按克重計價的足金如意鎖,價簽上標明總重量6.58克,工費612元。銷售人員對記者説:“工費有的是直接標明價格,有的是按克重來計算,定價主要參考工藝複雜程度。這個金鎖的克重單價每克優惠後的價格是680元,克重計價後為4474.4元,加上612元的工費,銷售價格為5086.4元。”

  直接降克重價格的商品計算起來還算簡單明了。記者看到,部分商品的促銷力度看似比較大,相當於買一送一,但詳細詢問後才知道,購買指定的商品,才可以送指定的款式商品一件。而能夠享受買一送一的商品多為高價款或是高加工費的商品,贈送的商品多為小克重、造型簡單的商品。

  記者還看到有買1000元送500元的活動,參加活動的商品都是含有足金裝飾品的珠串,不過送的500元卻不是現金,而是購買同類商品的代金券。

  “一口價”實際不便宜

  在採訪中不少消費者都認為,“一口價”的足金飾品優惠力度最大。商家不按照傳統的克重計價,而是擺出甩賣的態度,説一個價錢。其實,“一口價”商品是高價款商品,如果按克重計算價格,每克單價可能輕鬆過千元。

  記者在京西大悅城的珍品閣看到一個2.75克的吊墜標價3100元,便向銷售人員詢問:“這個吊墜的價格為何比按克重計算價格的商品貴很多?”銷售人員回答説:“‘一口價’的商品製作工藝都比較好,都是克重小、立體感強、硬度高、設計新穎的産品,而且不再單獨收取加工費。”

  六桂福的銷售人員對記者説:“‘一口價’銷售的是精工商品,不按克重計算價格。我們品牌的商品多是‘一口價’的,這是黃金銷售的一種趨勢,每個品牌現在都有大量的‘一口價’商品。”

  記者來到老鳳祥,銷售人員説:“我們店目前沒有‘一口價’的商品,都是按克重計價,然後收取加工費。工費按克重計算,最貴的每克100多元。算上各種優惠,每克足金飾品的價格為700多元,而‘一口價’的商品算下來往往要1000多元一克。”

  記者發現如果消費者不主動詢問,部分足金飾品銷售人員絕口不提“一口價”商品的重量,還會承諾能夠以舊換新。

  北京鴻瀚投資有限公司分析師劉婧説,一直以來黃金飾品單價高,利潤低,主要靠走量賺取利潤。目前黃金價格波動較大,足金飾品的銷量受到了影響,因此商家開始提高工藝水平,加大了足金飾品的利潤空間。現在銷售的不僅僅是金子,還有工藝、設計。

  換購條件多不省心

  因為足金保值的特點,各家金店都開展了回收足金首飾換購新款的活動。不過記者發現,換購也需要收取各種費用,各種算法也不讓人省心。

  珍品閣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店裏的足金飾品分為精品黃金飾品和普通黃金飾品。對於普通黃金飾品,換購的時候必須要購買原黃金重量1.5倍的商品,如果不想按照1.5倍換購,就要在計算舊品金價的時候,按照當日每克優惠標價減15元計算,同時,還要計算每克損耗,克減80元的商品損耗是2%,克減60元、40元的商品損耗的百分比都不一樣,非常複雜。消費者選中了款式後,店家再仔細給消費者計算。不過,“一口價”的商品、金條不參加換購。消費者如果要享受零折舊、零損耗、零遞增的換購政策,就要選擇寫着“精品足金”的商品。

  記者了解到,每家品牌的換購政策都不一樣。在京西大悅城老鳳祥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用本品牌曾經售出的商品來換購,在換購時需購買原飾品克重1.3倍的商品,工費按照實際價格另外收取,免去30元一克的折舊費。如果不是本品牌的商品,換購要加收每克5%的損耗費。還有的品牌&&,定價每克720元優惠後每克618元,如果是克對克的換購,不加收任何費用,但是每件商品要按照定價收工費。

  在採訪中有消費者對記者反映:“在商場裏逛金店,發現標價都很規範,一物一簽,都標明了克重、價格。但是各種收費、促銷混在一起,讓消費者有些迷糊,而且不少收費、促銷都是隱性的,沒有公示,實在不讓消費者省心。”(記者 李燕京)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