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可持續 | 服裝行業“碳”索未來:可持續面料或成行業突破口-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5 09:05:34
來源:新華網

聚焦可持續 | 服裝行業“碳”索未來:可持續面料或成行業突破口

字體:

服裝行業可持續轉型,從行業發展“考卷”的加分項,變成了必選題。

2023年,旗下擁有Sandro、Maje等品牌的法國奢侈時尚集團SMCP宣布停止使用羽毛和羽絨,轉而邁向“零動物殘忍”的可持續時尚。同樣,Prada、GUCCI、Chanel等全球超過1,500個品牌以及多個知名設計師,禁止在其産品系列中使用皮草等動物材料。無獨有偶,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ès)、巴黎世家等採用“蘑菇菌絲”面料製成的新産品。

奢侈品牌作為服裝界的“風向標”,其舉措讓“可持續轉型”在服裝産業中成為了“主流”。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一眾企業對“可持續面料”産品的研發與推廣的高度重視並非巧合。可持續面料的應用,或將成為服裝品牌可持續化升級的關鍵抓手。

氣候危機擴大 可持續面料成為突破口

氣候危機擴大成為了服裝行業即將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

據《商業時尚(BoF)》和著名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發布的《2024年全球時尚業態(The State of Fashion 2024 report)》,2023年極端天氣相關事件的高頻率發生意味着氣候危機比往年更加緊迫,也讓時尚産業變得更加脆弱。

服裝産業的可持續轉型,既是對氣候危機義不容辭的積極應對,也是對消費者日趨強烈的環保意識做出的適時調整。在此背景下,應用與推廣可持續面料,無疑成為了推動行業低碳減排、邁向綠色未來的關鍵突破口。

有報告指出,生産有機棉的排放強度比常規棉低約50%;採用材料回收和閉環生産方法,rPET(回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排放強度比常規聚酯低約40%;採用閉環生産方法,莫代爾纖維和萊賽爾纖維等可持續的人造纖維的素纖維的排放量約為傳統纖維的50%。

可見,可持續面料的應用不僅高效削減了生産上游的碳排放,也為服裝産業從原料採集、加工、染色、成衣到物流運輸的全鏈條低碳化轉型指明了全新路徑。

以國內服裝企業在可持續面料應用為例,URBAN REVIVO母公司FMG集團推出的休閒輕戶外的品牌BENLAI(本來),和國內外知名的環保面料供應商達成深度長期穩定的合作,應用了先進的性能科技與可持續面料。特別是在原料端,選用再生纖維素纖維、再生滌綸、含再生纖維的3M棉等,此類原料具備可再生、環保、低碳等優點,有利於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BENLAI(本來)可持續面料産品

亦如江南布衣集團推出的RE;RE;RE;LAB品牌同樣採用動物友好面料,將藏區天然養殖牦牛自然脫落的牦牛絨原料進行應用,同時還採用了可持續面料,如100%再生滌綸作為經紗材料,經過無水織造生産,最大限度減少對水資源使用。  

RE;RE;RE;LAB品牌形象

可持續面料在品牌的落地性應用,讓可持續面料的應用場景愈發清晰起來。

成本難控 可持續面料仍需實現市場跨越

雖然可持續面料帶來的低碳減排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但受限於面料研發進程的循序漸進和消費市場認知度不足,面料可持續化發展之路,依舊面臨很多的問題。

據麥肯錫(McKinsey)《時尚行業對氣候的影響(Fashion on Climate)》報告,以紡織品為例,目前只有不到 1%的紡織廢料被回收製作新産品。另外,就當前的市場份額來看,服裝行業可持續商品佔比仍然不高,許多品牌在可持續面料的研發與應用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此外,成本問題,也是目前制約可持續面料廣泛應用的一大原因。

受成本影響,大多數可持續面料還集中在高端品牌的概念性應用上,且可持續單品價格普遍偏高,技術和品質把控仍未成熟。而且産業上下游利益關聯,例如皮草養殖等含有不可持續性、環境不友好的傳統産業真正要實現取締與轉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可持續面料的廣泛應用,要實現從利基市場到主流市場的跨越,仍需要服裝産業鏈上下游企業長期努力。儘管如此,根據對品牌實踐的觀察,面料應用中的成本問題已展現出逐步化解的積極跡象。

首先從整個消費市場環境來看,可持續面料的應用場景、以及可持續品牌的市場表現十分樂觀。“雖然品牌今年三月剛上市,但能看到消費者市場對品牌可持續時尚的投入反饋非常積極,産品銷售也達到了不錯的成績。”RE;RE;RE;LAB品牌負責人如是説。同樣,BENLAI(本來)品牌負責人也指出:“目前整體市場對品牌的可持續時尚的投入反饋積極,BENLAI (本來)在中國已擁有15家線下門店,並持續向全球市場擴張。”

BENLAI(本來)武漢門店

其次,加工技術進步也在降低可持續面料成本。比如,3D打印等技術的介入,使小批量個性化生産成為可能,消費者將有更多選擇。

此外,部分企業的倉儲資源回收利用率逐漸提升,更好地控制了可持續面料的成本問題。過去,服裝品牌由於設計效果、成本等多種考量,有些採樣面料最終並沒有用於産品生産,而是放在倉庫存儲起來。現在,新技術的引入,讓這些全新、高品質的面料被高效利用,減少了資源的浪費。

目前,對於很多品牌來説,可持續面料的應用不再囿於數據量化和概念層面,而是在實踐層面進行探索,借可持續面料躋身主流市場,實現品牌長線經營與社會責任踐行的雙贏。(文 周昂)

【糾錯】 【責任編輯:周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