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着代工模式開疆拓土的維珍妮,大概沒想到會有“困於代工”的一天。6月19日開盤,維珍妮股價下跌,截至收盤跌幅為6.72%。前一晚,維珍妮發布財報預告,2024財年純利將延續上一年下滑趨勢。客戶品牌處於去庫存周期導致銷售額下滑、財務成本上升等成為維珍妮業績下滑的原因。事實上,近年來增收不增利已經成為維珍妮的常態,為改善業績,維珍妮通過開拓業務領域、推出自有品牌等方式進行轉型,但從目前來看尚未有明顯成效。對於當下的維珍妮來説,更重要的是找好定位,選擇細分市場,然後將産品做到極致。
業績持續下滑
根據財報預告,維珍妮預計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的2024財年,純利及經調整純利(純利不包括重組成本)分別較上一財政年度下跌不多於65%及30%。
關於純利下滑的原因,維珍妮在財報中提到,銷售額因全球整體經濟衰退及客戶品牌於本年度仍處於去庫存周期而下降,導致經營去杠桿化及生産效率下跌。同時,中國生産基地搬遷以優化生産布局而産生的重組成本也影響業績。此外,全球利率上升導致財務成本上升等也成為影響因素之一。
增收不增利已經成為維珍妮近兩年來的業績常態,根據財報數據,2015—2021財年,維珍妮營業收入從41.92億港元增至59.74億港元,但凈利潤卻由3.38億港元下滑至1.26億港元,凈利率則由8.1%下滑至2.1%。2018—2021財年的四年中,維珍妮的營業收入增速由25.5%逐年下滑至-5.8%,而凈利潤增速則由146%逐年下滑至-56.7%。
2022財年,維珍妮業績出現短暫回暖,營收、凈利潤分別增長39.71%、314.85%。進入2023財年後,維珍妮業績再次出現下滑,其中營收下滑5.6%,凈利潤下滑26.39%。
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從消費市場來看,高端消費仍然是品牌化消費,但大眾消費則完全以産品化消費為主,維珍妮為客戶提供極致性價比的産品,各個環節的成本都在壓縮,生産企業利潤也自然越來越薄,這也是維珍妮業績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此外,基於各種成本增加,雖然客戶需要更低的成本,但是原材料和人工等成本卻在增加,生産企業自然會出現銷售額增加卻利潤減少的情況。
維珍妮在2024財年上半年財報中提到:“銷售成本佔收入總額的比例由2023財年上半年的74.7%上升至76.2%。”
“對於維珍妮這類企業而言,努力掌握先進原材料和生産技術,努力生産更高品質的高端內衣,提高利潤率才是最現實的出路。此外,基於消費升級實現産業升級,和大流量&&合作,成為大&&的配套企業,配合大&&進行柔性生産,對客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服務也是可以探討的一個出路。”周婷説道。
對於業績發展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維珍妮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轉型尚需時日
維珍妮成立於1998年,起家於貼身內衣代工模式。根據公開資料,維珍妮主要通過IDM(創新設計製造商)為下游品牌提供從産品概念、研發到功能設計的一系列服務。其合作品牌包括國外的維密,Hanes Brands(恒適品牌)旗下的Bali、Maidenform、Calvin Klein、Warner’s以及國內的愛慕、曼妮芬等品牌。
憑藉着對內衣代工業務的布局,維珍妮在2015年敲開資本市場大門。在當時的招股書中,維珍妮提到其內衣産量曾佔據全球內衣總産量1%,為全球內衣行業最大代工廠。巔峰時期,維珍妮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能達到70%左右,其第一大客戶維密的營收佔比超過30%。
但維珍妮的代工模式沒有讓其一路平坦地走下去,隨着合作品牌發展進入瓶頸,維珍妮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影響。
近幾年,傳統內衣品牌的日子不太好過。根據財報數據,2020年2月1日止及2021年1月30日止兩個年度,維密中國分別虧損6.69億港元及1.09億港元。愛慕股份2024年一季度營收下滑4.69%,凈利潤下滑15.78%。2021年和2022年,愛慕股份也處在營收、凈利雙下滑的狀態。
維珍妮也在財報中提及品牌夥伴的發展影響自身業績發展。在2024財年半年報中,維珍妮提到:“品牌夥伴的需求因全球整體經濟衰退及消費品牌進入去庫存周期而減少,以及與品牌夥伴終止合作等影響營收。”同時維珍妮也提到:“品牌夥伴濃縮供應鏈的趨勢仍然會持續。”
或許是意識到自身模式的問題,維珍妮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嘗試轉型。譬如除了貼身內衣的代工業務,維珍妮拓展業務涉及運動內衣、緊身褲、短褲等業務領域,合作品牌包括耐克、Lululemon、優衣庫等。
此外,維珍妮也嘗試推出自有品牌。2011年,維珍妮推出自有品牌Regina Miracle;2012年推出ishow嬡秀。2022年,維珍妮收購維密中國49%的股權與維密設立合資公司,經營維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在時尚産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看來,維珍妮和維密的合作是各取所需,維密的知名度、市場影響力對於維珍妮而言是優勢。而維珍妮對於維密而言,能加快推動維密對本土市場的熟悉以及降低經營成本等,二者的合作在本土內衣市場有着很大機遇。
但在周婷看來,對於當下的維珍妮來説,無論是和維密合作,還是創立自主品牌,成功的關鍵都在於選擇怎樣的發展方向、針對哪個細分市場。“堅持走大眾消費方向,利潤越來越低是必然;走高端方向,則需要專業團隊以及一定的前期投入。這對生産企業來説將是巨大的挑戰。在沒有外部支持與合作的前提下,維珍妮的轉型之路恐怕沒有那麼好走。”周婷説。
對於未來發展,維珍妮似乎充滿信心。維珍妮在財報中&&:“維珍妮憑藉領先的創新研發能力以及完善的産能布局,形成在規模、穩定性、靈活度及快速交期等多方面的優勢,在行業整合之際,公司將持續深化與現有品牌夥伴的合作關係並開拓更多新的品牌夥伴,提升市場份額。”此外,關於和維密的合作,維珍妮&&對維密的未來銷售、溢利及店舖增長機遇保持樂觀。(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