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萊雅又要漲價了。
據報道,歐萊雅旗下蘭蔻、阿瑪尼、植村秀等多個品牌將於7月1日進行漲價,預計漲價幅度在5%—10%左右。蘭蔻合生匯商場專櫃銷售人員&&,蘭蔻本次漲價基本涵蓋所有産品。據悉,這是歐萊雅本年度的又一次漲價。今年年初,歐萊雅就曾對旗下部分品牌等進行提價。
歐萊雅頻繁漲價的背後或與其近年來北亞市場業績增速放緩相關。2022財年,歐萊雅北亞區銷售額增長6.6%,不僅低於歐萊雅集團整體10.9%的增速,也是歐萊雅全球五大市場中增長最慢的地區。具體到中國市場,2022年,歐萊雅中國區增速為5.5%,同樣稍顯遜色。歐萊雅2023年財報顯示,歐萊雅在除北亞市場以外的所有地區均實現兩位數的同比增長。這一年,歐萊雅北亞市場受到由代購政策變動引起的旅游零售業務調整的影響,銷售額同比下滑0.9%至196.63億歐元。
而歐萊雅也於今年進行了換帥之舉,天眼查App顯示,1月17日,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資料變更,Fabrice Megarbane(費博瑞)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Vincent Boinay接任。據了解,Vincent Boina此前長期負責全球旅游零售業務,此番擔任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或為應對歐萊雅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
國貨美粧的發力崛起成為打破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競爭格局的原因之一。去年“雙11”,珀萊雅發布公告稱,公司主品牌珀萊雅登上天貓、抖音等多&&美粧類目成交金額第一。珀萊雅也成為首次銷售額超過歐萊雅的國貨品牌。
今年國貨美粧品牌對歐萊雅的“攻勢”仍然強勁,魔鏡洞察數據顯示,5月天貓美容護膚/美體/精油品類品牌排名中,國貨品牌珀萊雅以同比增長1023.6%、環比增長420.3%的漲幅位居品牌榜第一。在5月天貓彩粧/香水/美粧工具品類品牌榜單中,彩棠的銷售額突破億元規模,位列第一。珀萊雅集團在護膚和彩粧品類銷售均超過外資品牌。
除珀萊雅外,薇諾娜、可復美、韓束、丸美等國貨護膚品類以及橘朵、完美日記、彩棠、卡姿蘭等國貨彩粧品類對消費者心智的佔領在大眾品牌細分領域對歐萊雅産生衝擊,導致其不得不放棄或調整這一細分領域的品牌布局。5月20日,歐萊雅旗下平價美粧品牌NYX Professional Makeup宣布,將於6月21日結束其天貓海外旗艦店的運營,且不再接受新的訂單。同時,NYX抖音店舖商品也已全部清空。歐萊雅中國給出的解釋為戰略調整。
而國貨美粧品牌對歐萊雅的衝擊已不局限於中低端市場,紛紛開始向高端市場發力,讓競爭激烈的美粧市場更加“動蕩”。2023年9月,珀萊雅能量系列,單價均超過400元,突破以往價格帶。貝泰妮旗下品牌璦科縵,部分單品售價上千元。穀雨、東邊野獸等品牌也推出了單價在800元上下的高端單品。
在應對中國市場挑戰的同時,歐萊雅集團在中國的口碑也出現危機事件。今年1月,阿瑪尼官方在國內宣傳其新品阿瑪尼私藏香氛環游系列“黑白金繕”時稱,産品靈感源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金繕。然而,這一説法在中國台灣地區以及國外卻變為“向日本藝術致敬”,“一套商品,兩種話術”的行為引發爭議。
在國外,歐萊雅同樣面臨“多事之秋”,據外媒報道,日前NCC發表聲明&&,“歐萊雅在其定期質量控制檢驗中發現Dark & Lovely産品中一款50毫升一次性中和洗髮水存在細菌”。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是歐萊雅第一次出現産品質量問題,據cosmeticsbusiness報道,2023年11月,歐萊雅美國公司主動召回了旗下Mizani品牌的487件免洗護髮素,原因是可能受到伯克霍爾德氏菌複合物的污染。2022年,歐萊雅旗下品牌薇姿的安瓶産品也因潛在問題而進行了主動召回,薇姿稱召回的原因是“品牌注意到,受存儲時間及不同存儲條件的影響,薇姿多重勝肽緊顏安瓶精華液玻璃包裝可能會變得脆弱,因此不能百分百確保該款安瓶産品的安全開啟”。
一面是不斷漲價,一面是産品質量頻頻出問題,對歐萊雅來説,在新的消費環境下,抓住市場新機遇,迎合消費新趨勢顯然要比漲價更有成效,提價不提質或許會將消費者越推越遠。
(來源:新華網綜合北京商報、北京日報客戶端、中國經營報、未來跡、青眼、魔鏡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