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氣溫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借由“綠色騎行”去觸碰一座城市的脈搏。在“Citywalk”爆火之後,“Cityride”取而代之,成為更受歡迎的時尚潮流運動和生活休閒方式。“Cityride”的流行,也帶來騎行類産品消費端的變化,掀起一股“消費熱”,騎行市場開始呈現新趨勢。
這股“騎行熱”是如何升溫的,其中蘊藏着怎樣的消費潛力?
“Cityride”熱潮持續
“走啊,一起騎車去!向煩惱説拜拜。”家住北京的何先生是一名騎行愛好者,他與朋友最常見的打招呼方式,是動員大家去戶外騎車。
自2014年起,何先生上班通勤騎的是山地自行車。2019年,他換上公路自行車、鎖鞋和騎行服,除平時通勤外,周末時間他也選擇在山野間縱享“速度與激情”。
“4月和5月的氣溫很適宜騎行,我在路上經常能碰到騎友。到了6—8月,大家一般選擇在凌晨5點‘早鳥進山’或者在長安街、二環、奧森等熱門地段‘夜騎’。”何先生對記者介紹,“長安街夜騎”路線爆火後,騎行愛好者更趨向於去人少一些的山間騎行。
“夜騎長安街”成為騎行風尚。(圖片截自小紅書)
“夜騎長安街”從去年“爆火”到現在,這股騎行風尚的熱潮仍未褪去。小紅書&&顯示,不僅夜騎的人越來越多,早間騎行愛好者的數量也在激增,花樣繁多的“Cityride”路線被頻繁標注出來。
騎行成為人們在都市繁忙生活之餘,行之有效的解乏放鬆方式。一場説走就走的短暫旅行,足以成為人們的“心頭好”。相關數據顯示,騎行已成為網絡曝光指數位居前三的熱門運動,一是因為其門檻較低,二是源於“詩與遠方”近在眼前的獨特魅力。
與“窮游”類似,在更深一步鑽研騎行前,“窮騎”也是部分愛好者探索樂趣的一個過程,花女士通過共享單車歸納出了幾條“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環騎路線,其對記者&&,隨着逐漸找到城市騎行的樂趣,她正在考慮購買專業騎行裝備。
花女士總結了4條北京市區內的“Cityride”路線。(圖片截自小紅書)
“我身邊的朋友都是出於鍛煉身體的初衷‘入坑’騎行的,買車、買裝備都是後面考慮的事。”何先生對記者&&,隨着對騎行熱愛的加深,他也想更換更好的裝備。
與此同時,“騎行熱”也解鎖了一種新的“社交密碼”。基於騎行運動的特點,人們更願意基於相似的騎行習慣結成“搭子”出行。何先生&&,一方面,騎友互相“破風”,能節省騎行者的體力;另一方面,當出現爆胎等意外時,騎友能互相幫忙,心情可以放鬆一些。
隨着騎行愛好者與日俱增,騎行熱潮也引領消費市場呈現“火爆”局面。
“兩輪”驅動高消費
據抖音電商&&數據,4月,戶外裝備等産品迎來銷售小高峰,各類登山杖、自行車、潛水及釣魚裝備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漲幅均超過130%。伴隨“騎行熱”不斷升溫,消費市場相關數據也在持續攀升。
在目前的自行車市場上,捷安特、美利達、喜德盛、坎普等國産品牌備受消費者青睞,閃電、崔克(Trek)等國外品牌位居市場前列。
在北京市某捷安特品牌門店,記者看到陳列在展&上的自行車琳瑯滿目,店內有不少消費者正在挑選車型。
“買車的話,我比較傾向於線下購買,既能挑選到合適自己的尺寸,又能諮詢一些後期保養、騎行社群等相關的衍生服務,但對於騎行裝備,比如騎行服、頭盔、鎖鞋、水壺等,我更願意在線上購買。”一位正在試駕的消費者&&,線下試騎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車輛的高度、角度等,也能糾正一些騎行問題。
記者觀察到,目前在淘寶&&,崔克、閃電等品牌正在開展年中促銷活動,多款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多功能自行車正在火熱銷售,其中,碳纖維産品銷量領先。“碳纖維相較於鋁合金等剛性高,且更輕量化,消費者買得最多。”閃電銷售人員對記者&&。
騎行市場的經濟活力不僅體現在步步攀升的銷量上,在價格方面,也凸顯騎行消費的較大潛力。5月19日,在天貓&&的“碳纖維公路自行車熱銷榜”上,閃電、崔克、捷安特等自行車産品的價格均在萬元以上,其中崔克MADONE SL 6的價格最高,達到近5萬元。此外,除了迪卡儂RC120價格低於3000元,榜單上其餘較為平價的品牌如喜德盛、微騎等産品的價格也達到7000元左右。
碳纖維公路自行車熱銷産品最高價格達近5萬元。(圖片截自淘寶&&)
“大家想買好的自行車的心理,和買汽車是一樣的,奇瑞QQ能開,特斯拉能開,法拉利也能開。”何先生坦言,雖然什麼車都能騎,但是一般價格越貴的自行車性能越好,能帶來的心理滿足感也更強,在一些場合甚至可以成為一種“社交貨幣”。
騎行品牌進軍高端化
深入專業的騎行運動,不僅需要購買自行車、碼表等騎行裝備,鞋服褲襪、頭盔等穿戴産品也必不可少,騎行産業鏈蘊藏着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中國自行車行業協會的最新數據,2023年我國千元以上自行車産量達到1215萬輛,同比增長15.1%,高端運動型自行車銷量增長超10%。隨着自行車整車産品發展態勢向好,騎行服飾也銷量大增。
據天貓&&2023年的“雙11”數據,騎行服飾的銷量同比大漲超100%,其中,騎行眼鏡、風鏡銷量增幅為210%,騎行頭盔銷量增長180%,騎行褲銷量增長170%。
“騎行和單反一樣,是個‘燒錢’的愛好。”在何先生看來,騎行服飾可選的品牌眾多,他與騎友們最常購買的是桀驁無盡、邁森蘭、NEZA CYCLING、MAAP的産品,而購置幾套換洗的服飾則要達到上千元。
蓬勃的市場需求也為騎行品牌的發展強勢賦能。近日,英國騎行服飾品牌Rapha上線天貓&&,其在騎行界是定位高端的“老玩家”,Rapha此前&&“中國騎行市場正在經歷顯著增長。”除了Rapha外,近年來,擁有近120年歷史的德國自行車品牌ROSE、英國折疊自行車品牌BROMPTON等也紛紛在國內市場活躍起來。
定位在高端騎行市場的入局者數量不斷增加,消費者對於專業自行車、裝備與服飾的需求也在快速升級。業內人士&&,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健康意識的增強,騎行産業的潛力將會持續釋放。(記者 王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