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京劇臉譜造型的胸針最近特別‘火’,一個菲律賓客戶訂購了1000多件。這段時間,外貿訂單中的東南亞訂單最多。”3月8日,浙江義烏一家飾品檔口經營戶嚴浩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説。
浙江義烏一店舖經營戶展示以戲曲臉譜為靈感的新國潮飾品。董易鑫 攝
隨着新國潮興起,義烏飾品行業老闆們近日迎來大批量訂單,市場産品供不應求,工廠忙碌趕工。這些熱銷的項鏈、耳環、戒指、手鐲融入了龍鳳、錦鯉、戲曲臉譜等中國元素,一經問世便受到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消費者的追捧。
採訪期間,嚴浩不時被詢價的採購商打斷。“大批量可以有一些優惠,但是要等。這款戲曲造型的胸針都是純手工製作的,製作一件要耗時約兩個小時。”“可以發小批量的國際航空件,運費會高一點,但是基本一週時間就能收到。”
忙碌的不止嚴浩。義烏飾品經營戶余萍的店舖也迎來“人山人海”,擺在“C位”的中國龍元素項鏈讓她接下不少外貿訂單。
飾品店主余萍展示店內熱銷的新國潮飾品。董易鑫 攝
“通體純銀,造型別致,日韓最火。”余萍説起順口溜招攬生意。她介紹,雖然日本、韓國的客戶單次採購量不大,但是復購率很高。近期,她還瞄準商機,向東南亞地區的客戶推銷該“爆款”。
如今,國潮元素“強勢崛起”讓“華流成為頂流”不僅是一句口號。與此同時,義烏國際商貿城的文玩産品也銷量猛增。
“手串外銷最熱門的就是東南亞地區。我現在就在處理馬來西亞的訂單,客戶要求我們把包裹發到廣西的物流園,會有專人負責打包整合、統一運送。”義烏商戶呂靜説,不少採購商反映,文玩“入門級”的菩提根、硃砂在年輕人群體最“火”。
此外,義烏國際商貿城多家店舖的文玩産品還加入了更加時尚的配飾,用於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手串、項鏈串起了傳統與新潮,各類含有中國元素的飾品逐漸成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
據不完全統計,義烏現有8000多家飾品生産企業和貿易企業。其中,各類飾品生産加工廠3000多家,産品主要包括胸針、項鏈、手鏈等,種類超過80萬種,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者 董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