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生活逐漸恢復常態化,消費者出行增多,與社交場景相關性強的熨燙類小家電的使用需求也不斷回溫。近日,GfK中怡康發布了《2023生活電器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今年1—10月,挂燙機零售額達19億元,同比增長1.5%;零售量同比增長2.0%。蒸汽電熨斗零售額達7.5億元,零售額同比增長23.0%;零售量同比增長8.0%。
無論是出於出行的必要,還是單純打理放在衣櫃許久不穿、有折痕的衣物,消費者都需要一件適合的産品。記者了解到,當前熨燙類小家電的主要銷售産品為電熨斗、挂燙機。
在某電商&&的熱銷榜單上,排名前十的電熨斗産品價格在30元—200元之間,排名第一位的産品售出超6000件;排名前十的挂燙機産品價格在200元至千元間不等,排名第一位的産品銷量超過20萬件。可以看出,挂燙機比電熨斗更受消費者歡迎。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熨燙類産品零售額的增長離不開消費者對個人護理和家居生活的品質的提高,與此同時,各家用電器品牌加大了熨燙類産品的營銷力度,使消費者更容易接觸到新産品和新潮流,精準營銷與個性化推薦讓消費者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産品。
熨燙類産品銷售額的增長還受到便攜式産品的推動。在某電商&&的熱銷榜單上,排名前十的手持挂燙機産品價格在50元—300元之間,排名第一位的産品銷量超40萬件。購買過挂燙機消費者張先生告訴記者,挂燙機的操作方便且升溫速度快。“我在出差的時候時間緊張,使用手持挂燙機熨燙襯衫和西裝十分迅速,且熨燙效果好。”
品牌專家解筱文告訴記者,消費者傾向於購買挂燙機是因為其具備便捷性、高效性、安全性等特點。“特別是便攜性方面,挂燙機相較於電熨斗更易於攜帶和使用,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説,便捷性是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解筱文説。
針對不同需求,各家電品牌也紛紛推出了適用於不同場景的挂燙機,如蒸汽挂燙機、除菌挂燙機、智能吹吸挂燙機、大功率商用挂燙機等,也讓挂燙機的市場不斷細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預測,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熨燙産品可能會更加智能化,能夠自動檢測衣物材質、大小和熨燙需求,提供更加精準的熨燙效果,智能化和自動化將成為發展趨勢。一些新型的熨燙産品可能會將熨燙、烘乾、除皺等功能集成在一起,方便消費者使用,同時節省空間。“除此之外,人性化設計和操作體驗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一些新型的熨燙産品可能會更加注重用戶體驗,採用更人性化的設計和操作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使用體驗。”梁振鵬對記者説。(記者 暴夢川 張鈺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