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還能這麼玩!年輕派就要“個性賞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20 08:58:26
來源:羊城晚報

秋天還能這麼玩!年輕派就要“個性賞秋”

字體:

  “賞秋、攝秋、品秋、玩秋”,隨着天氣轉涼,廣東人終於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花樣秋天”。在各種花式玩法的加持下,嶺南姍姍來遲的秋意似乎也變得飽滿起來。

  記者觀察到,這屆年輕人不單單沉迷秋色,而且更鍾情“個性賞秋”:“Mountain Walk”(登山徒步)取代“City Walk”(城市漫步),“夏天多巴胺,秋天美拉德”成為新的潮流主張,摘果、曬秋、打野、探洞……主打“上山下海”的各類秋日戶外新玩法涌現,展現了年輕人對於秋游的無窮想象力——原來秋天還能這麼玩!

  古村曬秋、山野尋秋:年輕人愛上“好豐景”

  拾蘑菇“尋秋”,山野徒步摘果,周邊古村“曬秋”,吃海鮮“品秋”……當炎熱的嶺南大地也秋意來襲,一年中最好的金秋時節正式開啟,主打“上山下海”的各類秋日新玩法,給節後的旅游市場帶來滿滿的生機與活力。

  “從小在城市生活,曬秋這類農俗景觀特別吸引我。”旅行博主黃敏告訴記者,“曬秋”讓年輕人有機會走出城市,走進鄉村感受質樸民俗,有助於放鬆身心,成為身邊同齡人喜愛的秋游新玩法。

  何為曬秋?

  拿秀美如畫的金秋婺源篁嶺來説,從立秋開始,各種農作物輪番上陣——紅的辣椒,黃的玉米,白的蕓豆,還有南瓜、柿子等農作物,擺滿圓圓的竹匾,整個山野呈現出五彩的秋色,這種傳統的“曬秋”民俗逐漸成為年輕人追逐的賞秋景致。

  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九月以來,“曬秋”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220%,筆記攻略增長近100%,“曬秋民宿”“篁嶺曬秋”“曬秋土菜館”等成為熱搜詞。根據統計,鍾愛“曬秋”相關搜索的用戶中,20歲至35歲的年輕人成為主力軍,佔比超80%。

  “曬秋熱”帶火了各地文旅消費。據悉,除網紅特質的婺源篁嶺,年輕人還挖掘出不少周邊小眾的“曬秋”地,如安徽歙縣姬公尖、三明尤溪縣桂峰村、溫州永嘉縣坑村等古村落,成為包括廣東在內的外省游客就近“曬秋”的熱門地。

  感受靜態的“曬秋”之外,徒步山野的“尋秋”也成為今年秋游的潮流選擇。在某&&上,“戶外徒步”搜索量近期增幅達370%,喀納斯景區、武功山風景區、稻城亞丁等賞秋熱門景區的“徒步”相關評價激增。

  在廣州地區,自9月下旬以來,隨着本地逐漸入秋,大眾點評上共有近20家本地戶外俱樂部發起了超50場戶外“尋秋”主題活動,受到游客歡迎。

  “近年來,徒步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得益於城市周邊豐富的戶外資源,以及當下的‘戶外熱潮’。”在成都聆風識野主理人史提芬看來,周邊游徒步大多門檻低,給了年輕人走入大自然、松綁心靈的機會。而徒步“尋秋”並不僅是爬山,還有一系列本地小眾玩法,“秋天主打摘野菇、摘野果,統稱‘秋日打野’。最近我們就組織了摘野生獼猴桃、八月梨等應季野果。”

  “秋天的野果大多長在很高的樹上,需要協作摘果,一天下來,團隊陌生感也消失了。”徒步愛好者程龍&&,和獨自爬山相比,參與俱樂部發起的活動感受很不一樣。

  “尋秋計劃,招募30人梯田穿越徒步,從廣州到連南南崗千年瑤寨、黑山梯田、歐家梯田”——成立於2009年的游俠客總部位於杭州,該組織的廣州站點在大眾點評頁面上的介紹是“廣州本地戶外純玩旅行交友組織”。據游俠客廣州站負責人金鑫介紹,今年入秋以來,其推出的“尋秋計劃”中比較受歡迎的如連南的特色梯田景觀,桂峰山摘柿子體驗以及一些跟秋季有關的割稻子、挖藕等活動,都收到了不少游客的報名,“晚一點還會去南雄賞銀杏。”

  “我們的口號是‘重要的不是去哪,而是和誰一起去’,主打社交概念。”金鑫告訴記者,選擇戶外賞秋的游客以20歲到35歲的年輕人為主,對於這群城市裏的“社畜”“宅人”來説,到戶外賞秋是很好的減壓方式,彌補了平日無暇交友的缺憾。“秋游不僅僅是觀光,對於年輕人來説,包括露營、徒步、溯溪等,最終都是回到社交的概念,所以我們的導游和領隊都會組織破冰環節,也鼓勵年輕人選擇喜歡的隊友一起結伴用餐,會穿插一些互動設計來增進社交體驗。”

  “生態旅行”、“美拉德”之旅:見證旅行方式轉變

  開海季去青島吹海風品海鮮、潛入滿隴桂雨親手製作桂花糖、去江浙鄉村看向日葵……“走入郊野、深入古村”之外,年輕人倡導的秋日新玩法不一而足。

  近日馬蜂窩“中國生態旅行推薦榜”發布的秋季指南指出,探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又富新奇有趣的目的地,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旅行風尚。

  據悉,“秋日旅游”“金秋最佳游玩地”的相關搜索量近期分別增長86%和70%,其中,胡楊林以絕對的熱度優勢被旅游愛好者推崇為“最美秋色”。除胡楊林外,森林、梯田、湖泊、牧場等也成為今秋旅游的熱門選擇——在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體驗最美喀斯特森林,到洋湖溝深處看層林盡染,去稻城亞丁欣賞雪山湖泊珠璧交輝,在加榜梯田看雲霧從河邊緩緩升起,都成為年輕人品味秋季魅力的熱門之選。

  “秋季氣候宜人,是戶外運動的黃金時期,登山、騎行、徒步、漂流、探洞……不僅可以滿足年輕人愛玩、愛社交、愛挑戰的心理,還能觀賞到當季獨有的美景,”據&&負責人介紹,憑藉由自然山水構成的“天然運動場”,武功山、萬峰林風景區、雨崩景區成為秋季“山地運動推薦榜”的領跑景區,不少年輕人還熱衷於秋日探洞,貴州織金洞近期的熱度漲幅高達78%,“當前生態旅行已經成長為一種主流旅行方式,帶動生態目的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人們旅行方式的轉變。”

  些許涼意的秋風,在吹走盛夏狂歡與火熱的國慶假期的同時,也在旅游圈掀起了一股從夏日“多巴胺”轉向秋季“美拉德”之旅的新潮流。和多巴胺一樣,“美拉德”起初也是在時尚穿搭圈流行起來的概念。和代表着強烈色彩反差的多巴胺不同,“美拉德”以棕色為主色調,風格也從熱烈、活潑轉向成熟、醇厚,這種色調以及風格與大地色的秋天非常契合,在一些旅行博主、達人的分享帶動下,旅游圈掀起秋季“美拉德”之旅的新潮流。

  浸醉在秋日“美拉德”的世界,以金秋為畫,以山川為卷,對於更愛用拍照記錄旅行的女性用戶來説,這份獨屬秋日的美好尤其難以抗拒。

  據途牛旅游網國內産品負責人張傑介紹,新疆是美拉德之旅最受歡迎的目的地之一。“新疆一直是攝影者的天堂,秋天紅黃棕褐相映成趣的‘美拉德’畫卷在這裡打開,焦糖色的‘秋裝’隨處可見,甚至牛羊也自帶‘美拉德’濾鏡。”

  在張傑看來,年輕人之所以熱衷“美拉德”之旅,與其熱衷拍視頻、拍照記錄和分享旅行有着極大關係——人少、景美、容易“出大片”,是年輕人鍾情“美拉德”之旅最直接的原因。據了解,進入10月以來,西南、西部目的地率先進入“美拉德”風潮出游季,“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雙飛8日游”“新疆烏魯木齊-喀納斯-禾木-賽裏木湖-五彩灘8日游”“青海湖-茶卡鹽湖-祁連卓爾山-門源5日游”等跟團游産品保持着較高的出游熱度,吸引了各地游客前往見證美輪美奐的“美拉德”之秋。在出游方式上,年輕游客主要選擇自由行、自駕游、小包團及私家團等方式。“輕鬆、自由甚至些許隨意的行程,往往更能帶來驚喜和意外之美。年輕人的‘美拉德’之旅不在乎距離、目的地,哪怕只是在家門口Park walk或City walk,總能用眼睛和鏡頭髮現這些美好,”張傑補充道。

  業界  

  “創新式賞秋”有助豐富旅游産品結構

  當代年輕人的創新式賞秋釋放了怎樣的消費潛力?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武文霞認為,秋天旅游不局限於賞秋,很多是體驗性、參與式的活動,這反映了旅游發展的休閒特質。“當下,旅游發展更注重人的需求和感受,需要不斷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發展需求,這要求旅游企業要緊跟市場動態,不斷優化産品體系,豐富産品結構,增加休閒體驗內容,打造適應市場需求的産品路線。”

  據廣之旅董事長、總裁趙文志介紹,黃金周後,年輕人開始錯峰“清年假”,民俗、秋色、美食、休閒成為出游的關鍵詞,“在游玩中,年輕人更關注在旅途中獲得多維度的豐富體驗。”

  針對年輕人的出行需求,旅行社在秋季線路設計中將賞秋與當地景觀、風俗充分結合,開發了“賞秋、攝秋、品秋、玩秋”等多樣化主題。以包列線路為例,融入了安徽陽産土樓攝影大賽、世界級非遺文化盛宴——廣西壯族霜降節、泰寧 “大源儺”民俗文化節、文昌火箭觀禮、赤水河谷九月九遵義醬酒節等多種對年輕人頗具吸引力的活動。包括一些省心的溫泉“直通車”産品以及周邊休閒游、“美食+”等主題産品,也成為上班族周末秋游的青睞之選,“這類産品有助於讓年輕游客從視覺、味覺、觸覺、聽覺等多方面深度感受‘秋味’,”趙文志説。(記者 劉星彤)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