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又增利 泡泡瑪特中期業績超預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8/30 09:27:16
來源:中國商報

增收又增利 泡泡瑪特中期業績超預期

字體:

  今年上半年,SKULLPANDA是泡泡瑪特新的銷冠IP。

  泡泡瑪特近日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交出了一份超出預期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泡泡瑪特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8.14億元,同比增長19.3%;經調整凈利潤5.35億元,同比增長42.3%,凈利潤4.77億元,已超去年全年。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瑪特自主IP在上半年表現亮眼。在標誌性IP MOLLY誕生迎來18周年之際,泡泡瑪特培育的自主IP們誰能扛起銷量的大旗?

  IP構造實現多樣化

  在上半年的業績中,泡泡瑪特自主IP的貢獻成為財報中的一大亮點。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自主IP SKULLPANDA、MOLLY和DIMOO分別實現收入5.26億元、4.11億元、3.62億元,合計佔總營收的46%。而在泡泡瑪特2022年年報中,這三大IP同樣佔據自主IP收入前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這三大IP的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1.8%和21.3%。其中,泡泡瑪特最為經典的IP MOLLY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銷量依然較為穩定。如今,MOLLY即將度過18歲“成人禮”。作為泡泡瑪特最有標誌意義的IP,MOLLY一度成為泡泡瑪特旗下的“搖錢樹”。2017年,基於MOLLY形象的品牌産品銷售額佔當年總收益的89.4%。2020年—2021年,MOLLY以3.57億元和7.05億元的收入居泡泡瑪特自有IP的首位。

  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對單一IP過於依賴並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泡泡瑪特一直在加大對自有IP的開發力度,這一點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也有所體現:由於自主産品佔比增多以及聯名産品增加,需要支付更多的IP授權費以及産品設計費等原因,泡泡瑪特設計及授權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3294.3萬元增加到2023年上半年的7745.9萬元。

  如今,SKULLPANDA被視為最有可能接下MOLLY的“接力棒”。SKULLPANDA作為2020年泡泡瑪特推出的自主IP,銷量逐年走高,在2022年就已經成功以8.5億元的收入順利成為銷冠。

  多樣化的IP構造,讓上市三年的泡泡瑪特已經打破了IP單一的困局。除了三大經典IP持續增長外,泡泡瑪特旗下的新銳自主IP今年上半年也表現亮眼,成為MOLLY“繼承人”的有力競爭者。泡泡瑪特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的全新IP HACIPUPU,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6900萬元。此外,PINO JELLY、Zsiga等新銳IP也受到市場的歡迎。

  海外市場驚喜不斷

  泡泡瑪特的IP矩陣,不光在中國內地銷售業績穩定增長,也在其他地區帶來了驚喜表現。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中國港澳&地區及海外收入為3.76億元,同比增速達139.8%。在財報中,泡泡瑪特還首次披露了海外利潤情況:上半年實現經營利潤7889萬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泡泡瑪特中國港澳&地區及海外門店達到55家(含合營及加盟),機器人商店達到143家(含合營及加盟),跨境電商&&站點數達到28個。

  “海外門店預估今年年底會達到90家左右,目前已開門店100%都處於盈利狀態。”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在業績會上説。

  良好的業績源於泡泡瑪特在海外對藝術IP進行本地化精細化的運營。“因地制宜”是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對公司海外發展策略的總結。

  出海五年,泡泡瑪特並不是沒有遇到過挫折。在“一盤貨打全球”的出海前期,泡泡瑪特發現歐美客戶退貨特別多——他們會購買一整套産品,然後留下看中的手辦,把其他産品全部退貨。吸取教訓後,泡泡瑪特嘗試打造了一系列本地限量款,比如,在日本推出招財貓手辦,在加拿大則推出楓葉款手辦。

  “我們針對部分重點地區組建了本地化運營團隊,圍繞産品端、營銷端等方面將國內標準化潮玩産品進行本地化輸出。”該負責人&&,不同國家對IP的喜好並不相同,泡泡瑪特在推廣上也會有不同的側重點,針對一些自有IP也會做本地化改良。比如,歐美用戶對於太擬人的MOLLY不太喜歡,但對於宇航員版MOLLY的接受度卻很高,因為他們喜愛職業版手辦。“未來,我們可能會在IP産品本地化方面做出更多的嘗試,以進一步貼合當地消費者的喜好。”

  不過,對於泡泡瑪特而言,比起不斷增長的銷售數據,更重要的是背後IP的價值發掘。“在法國和英國的門店,我很高興地看到店裏的消費者有80%以上都是當地人,這就意味着我們確實獲得了當地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泡泡瑪特董事長兼CEO王寧認為,泡泡瑪特出海並不是做一家只以海外華人為目標客群的“中餐廳”,而是要將中國的潮流文化藝術輸出到海外,真正讓海外市場認識到中國潮玩是什麼樣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已經得到了很多海外用戶的支持和喜愛。”

  “今年我們預計海外營收能達到10億元。”王寧&&,明年海外業務有信心超過整個集團IPO前2019年的收入,等於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泡泡瑪特。

  讓IP不止放在桌面上

  除加大自有IP開發力度外,泡泡瑪特還試圖進一步挖掘IP們的深層次價值,樂園、游戲、影視都不再是設想,而是正在一步步落實中。

  在業績會上,泡泡瑪特集團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司德&&,位於北京市朝陽公園內的第一家泡泡瑪特城市樂園將於9月下旬開業,游戲則預計在12月開放封閉內測,可能在明年上線。“泡泡瑪特的核心是做IP,而這離不開對IP的表達形式,因此泡泡瑪特一直在孵化新的東西”。

  首家泡泡瑪特城市樂園實際上體量並不大,面積約4萬平方米。對於其收入規模,泡泡瑪特方面也坦言,至少第一個樂園項目不會在整個集團的收入規模中有特別明顯的佔比,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布局,以及內部培養對業務的認知。

  但對於泡泡瑪特來説,樂園項目,甚至是未來的游戲、影視等項目意義都十分重大。

  “這些業務的核心邏輯是搭建一個綜合的商業框架。”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他們不是單獨的游戲公司或者影視公司,但可以把很多不一樣的生意模型串聯起來,“當這些以前看起來只是玩具或者只是平面的作品沉浸式地包圍你的時候,就像在講一個關於IP的故事,你對整個IP的感受和IP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會有飛躍式的提升。”

  除了這些未來項目外,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還在通過各種方式來加深IP的影響力。如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舉辦了8場藝術家簽售活動。此外,將自有IP進行跨界聯名也成為拓展泡泡瑪特IP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僅今年上半年,圍繞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泡泡瑪特就與優衣庫、華為、夢龍、巴黎水等行業頭部品牌展開闔作,授權區域也從過去的主要集中在中國內地,逐漸開始向海外輸出。

  “圍繞着IP業務的集團化,我們也在積極布局。可能在IPO之前,大家認為我們圍繞IP規劃的游戲、樂園以及其他衍生的業務只是一個規劃而已,但實際上隨着這幾年的穩步落實,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大家會陸續看到當年種下的種子開花結果。”王寧説。(記者 冉隆楠)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