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牙膏套路揭秘-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25 08:55:53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美白牙膏套路揭秘

字體:

  “美白牙膏逆轉15年牙漬”“鵪鶉蛋的灰斑一刷就變白”“就像涂了粉底液一樣白了”……“6·18”期間,網絡&&出現多款“神奇”的美白牙膏,網絡&&視頻中女主播邊宣傳邊露出白得發光的牙齒。這些牙膏真的有美白效果嗎?使用美白牙膏後牙齒真的會白得發光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美白是個筐 什麼都能裝

  誰不想擁有一口潔白似玉的牙齒?美白牙膏正是利用這一點大肆渲染“美白”效果。“6·18”期間,電商&&上宣稱具有美白功效的牙膏令人眼花繚亂。有宣稱時效的:“60秒強效美白”“1天顯著美白”“5天起煥白”“7天牙齒顯著變白”“2周美白牙齒”;有宣稱技術的:“含非摩擦美白技術溫和有效美白”“能在牙齒表面形成色素隔離盾”;有宣稱效果的:“無效售後退”“去黃牙除結石刷就掉”“牙齒1次白不白全額退”;有宣稱高科技概念的:“納米”“高活性美白能量深度擊退內外層牙漬”;有玩因子粒子概念的:“1億拋光粒子高效去漬”“3億萬美白因子”“億萬級美白因子強效5倍去漬力”“含億元微米級小蘇打溫和拋光自然美白”“球形DCPA因子可以清潔93%的牙面黃垢”“美白配方專研美白拋光因子”……有了這些噱頭,美白牙膏的售價也直往上漲,有的單支標價68元。

  6月15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點擊一家電商&&,輸入“美白牙膏”關鍵詞,跳出來一大堆宣稱有美白效果的牙膏産品。記者看到,一家名為時夢個人護理的專營店宣稱正在進行“6·18”促銷,一款標稱“范博士益生菌美白牙膏口臭去黃去牙漬去煙漬益生菌清新口氣亮白”的産品,店舖內對比圖十分顯眼,上圖是佈滿黑褐色煙漬茶漬的牙齒,下圖是白得發亮的牙齒。廣告聲稱“耀白牙齒黃牙煙漬茶漬”“安全植萃配方”“享受SPA級體驗細密潔凈因子,溫和摩擦去漬”“為亮齒而生”。記者注意到,該款産品執行標準是GB/T8372—2017(普通牙膏標準)。

  據了解,牙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普通牙膏,執行GB/T8372—2017國家標準《牙膏》,其中標明牙膏的基本功能為清潔口腔、減輕牙漬、減少軟垢、潔白牙齒、減少牙菌斑、清新口氣、清爽口感、維護牙齒和牙周組織(含牙齦)健康、保持口腔健康;另一類是功效牙膏,執行輕工業行業標準QB/T 2966—2014《功效型牙膏標準》,即在牙膏製作中加入相關的化學物質或活性功效成分。功效型牙膏的功效主要包括防齲、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有關問題,除漬增白、抗牙結石、減輕口臭以及完成針對改善口腔問題功效作用驗證的其他功效。市場上銷售的各類標稱“除漬美白牙膏”“全效牙膏”“抗敏牙膏”等均屬於功效型牙膏。

  福建一名牙膏行業從業人員林先生告訴記者,潔白牙齒其實是普通牙膏的眾多基本功能之一,就像大米的基本功能是給人體提供能量,把基本功能“吹”上天就有點過了。現在市場上一些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稱過度渲染牙膏的美白功效,把牙膏美白功能當成筐,什麼都往裏裝,各種美白套路紛紛上線,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美白定義,對基本功能進行升級包裝,對牙膏美白功效進行誇大宣傳,讓消費者如墜雲裏霧裏,並因此被誘導入“坑”。

  缺乏臨床評價 驗證似是而非

  既然“潔白牙齒”是所有牙膏的基本功能,那麼擁有“除漬增白”功效的牙膏才是真正的美白功效牙膏。我國對功效型牙膏有着嚴格的要求。根據2010年9月實施的QB/T2966—2014《功效型牙膏標準》,功效型牙膏的管理需遵循普通牙膏的所有法規要求,包括原料、産品要求、檢測方法、標籤、宣稱等,同時還應符合“功效型牙膏”和“牙膏功效評價”標準的管理要求。其中有一點尤其重要:功效作用應有功效評價報告支持,功效評價報告(包括臨床評價報告和實驗室評價報告)應由具有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質的三級甲等口腔醫療機構或獲衞生部重點臨床專科(口腔)的口腔醫學院/專科醫院或省級口腔專科醫院出具。實驗室評價報告也可由資質認定合格的國家或省級第三方實驗室機構出具。

  記者查看電商&&美白牙膏銷售商家店內有關産品報告,發現大多沒有權威報告,能看到的多是似是而非的實驗或第三方評測報告、測試報告,報告以疊加形式展示,難以看清內容。店舖內基本沒有明示美白牙膏的“功效臨床評價報告”等信息,有的僅以“已經過科學驗證”等語句強調其可靠性,消費者根本無從知曉其真實與否。

  在一家電商&&的醫後口腔旗艦店,記者查看醫後小蘇打美白牙膏的産品説明發現,該款産品標稱執行QB/T2966標準,屬功效型牙膏。但記者在其官網未找到由口腔醫學機構出具的“功效臨床評價報告”,只見到一份標稱“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評測報告”,該評測報告稱該款産品“具有除漬增白功效”。該店還在店內展示3種潔牙實驗比對圖,實驗對象分別是有斑點的鵪鶉蛋、灰褐色的水煮蛋、又黑又臟的貝殼,實驗結果是鵪鶉蛋灰斑經牙膏刷洗刷沒了,灰褐色的水煮蛋變白了,貝殼變白了。隨後,記者做了一個實驗,用牙刷和醋,不用牙膏,照樣也能將鵪鶉蛋、水煮蛋刷白。

  在參半旗艦店,記者看到一款名為oralshark參半口腔鯊魚的美白牙膏,也是標稱執行QB/T2966標準的功效型牙膏,宣稱能深度去漬。但記者找遍參半旗艦店,也沒看到一份權威的臨床評價報告和實驗室評價報告。記者諮詢客服,客服傳來一份廣州質量監督研究院評測報告,報告稱“樣品具有去除外源性色斑的效果”。記者問有無口腔醫院臨床評價報告,客服回復“沒有”。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看不到牙膏去漬增白功效的臨床評價報告,是因為絕大部分美白牙膏生産企業未進行功效臨床驗證,原因一是臨床驗證屬火煉真金,測的是真效果,二是費用高昂。2010年12月,原衞生部發布的推薦性衞生行業標準WS/ T326.1—2010《牙膏功效評價》,只對防齲、抑制牙菌斑和(或)減輕牙齦炎症、抗牙本質敏感等功效進行評價。《牙膏功效評價》未提及的,但已被列入功效型牙膏的功效包括消除和減輕口臭、美白(包括去除外源性色素和漂白)、抗牙石等。據悉,目前美白功效中“去除外源性色斑效果”“漂白及光學美白效果”已有團體標準。

  新規將實施 莫信隨意吹

  6月15日,福建省特殊食品與化粧品協會秘書長杜建寧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目前網絡&&上一部分牙膏美白廣告宣傳圖,是經電腦處理的圖片,突出牙齒的美白效果,並非實際可以達到的效果。消費者在選擇美白牙膏時要謹慎,要正確認識功效型牙膏。

  杜建寧稱,當前正處牙膏相關監管法規新舊更替階段,有關牙膏功效的規定有所變化。前不久,市場監管總局令第71號公布的《牙膏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施行,由國家藥監局負責全國牙膏監管工作。根據《辦法》,牙膏實行備案管理,牙膏備案人對牙膏的質量安全和功效宣稱負責。牙膏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牙膏備案人應當在備案信息服務&&公布功效宣稱所依據的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産品功效評價資料的摘要,接受社會監督。

  杜建寧透露,根據《牙膏備案資料規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範》),將來牙膏功效可能分為9類,分別是基礎清潔類、防齲類、抑制牙菌斑類、抗牙本質敏感類、減輕牙齦問題類、美白類、抗牙石類、減輕口臭類、其他功效(滋潤口腔,改善口乾狀況)。其中美白類是指增白牙齒、美白牙齒,通過氧化反應增白牙齒,減少外源性着色,機械性減少外源性着色,化學性減少外源性着色,通過光學效應達到美白/增白效果。根據《規範》,宣稱防齲、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有關問題功效的産品,仍要採用臨床評價方法進行功效評價;宣稱美白類、抗牙石類、減輕口臭類以及針對改善口腔問題等功效的産品,可選用國內外相關法規、技術標準、技術規範規定的方法,以及權威組織或技術機構及行業協會指南、專業學術雜誌公開發表方法等進行功效評價。因《規範》尚在徵求意見中,牙膏功效分類、評價方式都可能存在變數,但總體方向不會變。

  記者從福建省藥監局化粧品監管處獲悉,目前牙膏參照《化粧品監督管理條例》有關普通化粧品的規定進行管理。《辦法》實施後,牙膏備案人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後,可以宣稱牙膏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有關問題等功效,但不能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不能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功效宣稱,未經評價不能亂稱功效。

  牙科醫生許必聰提醒消費者,美白牙膏主要針對牙齒外源性着色,可帶來輕微潔白的效果;內源性色素一般用牙膏中含有的過氧化氫或過氧化、酵素等化學成分漂白牙齒,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平時刷牙,牙膏在牙齒上停留的時間非常短,即便是功效型美白牙膏,也難以在短時間之內發揮作用。因此,消費者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宣稱能快速美白的牙膏,而要養成常規保健牙齒的習慣,避免一些錯誤的飲食習慣和牙齒清潔方式。(記者 張文章)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