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REAL重返京城 明星潮牌開打“遊擊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21 09:09:30
來源:北京商報

STAYREAL重返京城 明星潮牌開打“遊擊戰”

字體:

  五月天演唱會的火爆再次讓STAYREAL備受關注。6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西單更新場發現,離退京城一年的STAYREAL以“STAYREAL PARK主題限定店”的名義回歸,並引入限定服飾及互動體驗裝置。在歷經一系列調整之後,明星潮牌似乎不再熱衷購物中心的固定門店,更傾向於快閃、展覽等非固定形式。相較於傳統零售形式,消費者在哪門店就在哪成為了品牌布局的新邏輯,這樣不僅能夠讓消費者了解品牌,更能夠快速實現銷售提升。

  快閃店替代固定門店

  退出北京市場後的STAYREAL以快閃公園的形式“捲土重來”。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在西單更新場地下一層,STAYREAL開設了限時快閃店。不僅有品牌的零售服裝配件,還有各式可以拍照打卡的互動裝置,在現場可以看到,前來購買的大多為年輕消費者,杯子、盲盒等單品成為門店的熱銷産品。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門店為STAYREAL PARK主題限定店的全球首店,持續營業至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區別於STAYREAL的傳統零售店舖,該店舖推出了北京城市限定服飾,購買至一定金額還會贈送不同類型禮品,如限定造型氣球、紀念徽章、品牌編織袋等,不過隨着五月天在京演唱會的熱度攀升,上述工作人員&&,部分限定禮品在6月1日前後就已售罄,但該負責人&&,後續會有新的活動推出。

  據STAYREAL相關負責人介紹,STAYREAL PARK産品線是籌備兩年後的新産品線,STAYREAL PARK主題限定店接下來還將以游牧店的形式陸續在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城市舉辦。

  2022年STAYREAL在西單大悅城關閉北京最後一家門店,STAYREAL PARK主題限定店是STAYREAL時隔一年後的首次回歸,有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選擇從西單大悅城撤店,再以快閃店的形式回歸的原因主要是受制於店舖租金,相較於大宗購物中心的長租店舖,快閃店的租金則要更低。

  據了解,STAYREAL是由五月天阿信和不二良共同創造的品牌,不僅於限時快閃公園STAYREAL PARK,據其官網介紹,STAYREAL旗下還擁有多個子品牌,分別為服飾品牌STAYREAL、ROCKCOCO、CROXXBONES以及餐飲品牌STAYREAL Cafe和藝術展演STAYREAL GALLERY。

  品牌布局轉向消費者導向

  STAYREAL去而又返,是因為北京市場的消費力不捨放棄。五月天北京演唱會近30萬人前來觀看,造成了五月天限量周邊的火爆,尤其是演唱會期間門店排隊人數二三十人,限定步步徽章“一章難求”。

  現如今,以創意營銷為立意的快閃店,正成為購物中心與品牌破局同質化和流量瓶頸的新型營銷手段。STAYREAL PARK所處商業項目西單更新場相關負責人&&,品牌雖以快閃形式在商場開店,除了租金差異外,快閃店舖和傳統零售店舖在管理上並無不同。Bottega Veneta、CHANEL、寶格麗等多個高奢品牌也在用快閃店的形式滿足消費者線下的多元購物需求。

  新消費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品牌布局正逐漸從購物中心導向轉向消費者導向,呈現類型也從單一的零售形態轉向快閃店與策展多棲發展的體驗零售形態。不再追求入駐商業項目的名氣與布局位置,反而是通過滿足消費者獵奇心理的“限定”吸引客流到訪。品牌戴森就用“門店+快閃店”的形式成功打開中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戴森每年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辦近400場的快閃店活動,國貨品牌INTO YOU也通過快閃店的形式展示上新品牌,僅在社交軟體上搜索“快閃”關鍵詞就有超70萬的相關筆記。

  在優他國際品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楊大筠看來,當時尚品牌以策展、快閃的形式布局,向消費者導向轉變時,相較於傳統的零售門店布局的形式,此類形式更能縮小與品牌受眾的距離。當消費者來此類店舖購物時,不僅能購買心儀産品,也能更直觀地感受品牌文化,品牌也能借此了解消費者的內在需求,強化服務關係,增強品牌向心力。

  “旗艦+體驗”布店

  當消費者不再單純地滿足於簡單的購物,高頻次更換、推廣形式多樣、坪效高且引流快的消費者導向門店成為了各大品牌的最愛業態,也成為他們吸引客流的一把利刃。以快閃店形式為例,《中國快閃店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快閃店為購物中心日均人流貢獻5000-11000人次不等。同時,預計2025年,快閃店場地交易額將達到2000億元,快閃店行業整體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

  對於品牌傾向於消費者導向布局的發展現狀,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秘書長楊青松認為,零售商業的發展已經歷了以商品為中心、以渠道為中心、以顧客為中心三個大的階段,目前優秀的品牌或零售商都在以顧客為中心,從圈層定位、場景服務、顧客檢驗等多個方面滿足消費者需求正成為整個行業的大趨勢。此類發展模式可以使産品及服務更有針對性,消費者的黏性也能更強。

  楊大筠也表達了相同看法,他指出,在雲消費時代,通過在購物中心持續開店吸引消費者的方式已不可取,大規模的線下拓店不僅在運營及維護方面成本很高,相同的産品價格在線下實體還要面臨租金壓力,但僅靠消費者導向的策展和快閃店等形式對於品牌發展來説還遠遠不夠。

  “在核心城市開設旗艦店及形象店舖,對效益不好的二、三級店舖進行合理縮減”,楊大筠指出,利用策展及快閃的形式進行品牌理念傳播,搭配線上電商&&的合理運用,才有助於品牌更好地控製成本,在增加消費者購買體驗感的同時凝聚品牌認同感。(記者 劉卓瀾 王思琦/文並攝)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