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經濟”閃亮消博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4/13 08:54:30
來源:中國婦女報

“她經濟”閃亮消博會

字體:

    站在江西館“青花故事”展&前,景德鎮姑娘蔡文娟一遍又一遍向客商、參觀者講述她與青花瓷的故事。輕柔的聲調繪聲繪色,與指尖上那一隻只明凈素雅的青花杯盞渾然天成,吸引了一撥又一撥聽眾駐足觀賞。

    “三屆消博會都參加了,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傳播千年瓷都景德鎮青花故事的&&。”蔡文娟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4月10日—1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2萬平方米的展館,匯聚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3100多個品牌。

    漫步展館,在參加多場分論壇的採訪中,一張張女性面孔、一個個與女性相關的話題,吸引了記者注意。她們中有女性創業者,通過講述創業故事、傳統技藝的傳承故事,在這樣國際化的&&上展示中國品牌、傳播中國故事。還有眾多業內專家、品牌,聚焦“她力量”“她經濟”“她時尚”等話題,探討新時代女性經濟為行業發展帶來的新變化、新趨勢和新機遇。

    “這是一個對女性友好的時代,女性在個人素養、專業素養和社會活動能力等方面都在不斷提高,通過智能化、互聯網、跨境交易等技術、&&,為女性創新創業創造價值奠定了更好的基礎,提高了女性在整個經濟發展當中的貢獻率,也讓‘她創業’‘她力量’成為風尚。”在4月11日上午的“新時代女性+”系列高峰論壇上,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萬喆欣喜地&&。

    “她創業”見證女性自信成長

    蔡文娟是在瓷器的陪伴中長大的。

    “我的家族都是做青花瓷的。從曾外祖父來到景德鎮學畫青花開始,到我的外公進入十大瓷廠工作,外婆在瓷廠做描金、鏤雕,再到後來我的母親也進入瓷廠工作,父親負責吹釉和燒窯,從小耳濡目染,我一直對畫畫特別感興趣。”蔡文娟娓娓道來。

    進入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蔡文娟第一次嘗試在瓷器上作畫就入了迷。“宋青白、元青花、明色釉、清粉彩”,多樣的瓷器釉彩凝聚着匠人們的智慧巧思,也彰顯着不同時代的個性與美學追求。“我覺得它有無窮的魅力等待着我去發掘、探索與想象。”

    “正像陶瓷歷經時代發展依然不斷以新的姿態問鼎世界一樣,傳統技藝也應該在創新中傳承。”作為江西省元青花非遺傳承人,蔡文娟希望讓傳統之美在更多日常裏煥發光彩,讓更多人了解青花瓷的故事。

    以她最喜愛的元青花開啟創業之路後,蔡文娟和團隊在陶瓷的材料、造型、釉彩融合上做了新嘗試,還將服飾、飾品等與青花結合,讓更多“90後”“00後”也愛上了青花國潮。

    “傳承青花技藝,講好新時代的青花故事,也是我將公司改名為‘青花故事’的原因。”蔡文娟在探路和思考中,“突破”傳統,贏得市場,也將青花故事傳播得更廣。

    在距離江西館不遠的雲南館,彝繡展&因其獨具民族特色的手工繡品展示,也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

    細聊之後才知道,企業執行董事樊志勇也是一位“80後”女性返鄉創業者。

    16年前,樊志勇大學畢業。“無論我有多少種選擇,但最後一定要從事和少數民族進步發展相關的工作。”滿懷對家鄉彝族文化的熱愛,她選擇回到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開始創業。

    2008年,大姚縣婦聯牽頭成立縣彝族刺繡協會,引導婦女走專業化彝族刺繡推廣道路,樊志勇當選會長。多年來,通過挖掘豐富多彩的彝族刺繡,以“民族刺繡品開發項目”帶動當地彝族婦女參與生産加工,通過進行統一研究、開發、營銷和推廣的商業運營,對彝繡文化進行生産性保護傳承。

    截至目前,樊志勇已帶動全州各縣市126名刺繡婦女直接參與生産,輻射帶動千名彝族繡娘,人均年收入增加1萬多元。

    “引導彝繡手工刺繡走向技術品質化,繡娘意識市場化,彝繡市場國際化是我的願望。”從一個純樸的夢想到大膽創新、勇敢前行,彝族姑娘樊志勇讓彝繡成為楚雄的名片,也讓深山繡娘在創造價值中活出自信自立自強。

    “女性以其更細膩的視角,特有的同理心、包容心,兼具柔性與堅韌的力量,在文化創新、提升産品品質、完善産業鏈條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記者注意到,展館內眾多女性創業者的故事,與北京華彬文化基金會秘書長盧戰女士在“新時代女性+”系列高峰論壇上的分享相互印證。

    “她力量”構建女性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位於國貨精品館的科大訊飛展&,訊飛翻譯機、智能錄音筆、智能辦公本、會議耳機、智能助聽器等以AI辦公為核心的消費級智能産品,以及首次在消博會上引入的能握手、會作揖的機器狗,會寫“金榜題名”“志在蒼穹”等高情商祝福語的書法機器人,讓來自全球的觀眾和媒體近距離體驗到了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

    過去7年裏,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曾將這些AI智能産品帶到博鰲亞洲論壇的國際舞&上、雲南傈僳族老鄉家裏、全國上百個中小學課堂……她帶領團隊深入布局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諸多領域,不斷推動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品牌戰略建設、人工智能+産業的深度布局和人工智能創新方向孵化的大發展;她還鼓勵更多女性放下心底的怯懦、恐懼與不自信,敢於在科技的賽道上“往桌前坐”。

    作為科技創新領域的女性創業者,杜蘭堅信心懷夢想、自信堅韌的力量。她常常和同事分享:“創業就像在黑暗的泥土中撒下一批種子,你必須每天不斷地給它澆水、施肥,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種子會突破壓在上面的泥土和石礫破土而出,但是,你必須堅信,不斷注入信心和希望。”

    杜蘭在科技“賽道”上嶄露頭角的經歷,與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萬喆所分享的觀點不謀而合:“隨着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包括人工智能等興起,讓通過體能比拼來進行産業産出和效率提升的標準越來越被弱化,女性創造市場價值的機會和可能迅速增加,在創新創業的舞&上越來越如魚得水。”

    不只女性創業,記者在展館走訪中發現,“她經濟”在消費市場上早已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巨大力量,把握女性消費的新趨勢、新變化、新機遇,成為眾多消費品牌關注的焦點。

    “如今,‘她經濟’的消費市場已經高達萬億。消費強勁復蘇的勢頭下,國內消費市場尤其是女性消費在旅游、餐飲、教育、美粧、家居、服飾、汽車等領域的消費主導地位愈發凸顯,‘她經濟’正深刻影響者消費市場的變革和發展趨勢。”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總經理張志兵&&。

    “新時代下,女性消費者的心理更邁向自我和自主的新階段,她們主打悅己的體驗感,也更加看重這個品牌是否能夠為她帶來正向的情感價值和心理認同感。”採訪中,Tapestry&Coach亞太區副總裁鐘秋娟結合品牌特色和女性消費變化,點讚“她經濟”的崛起,布局品牌發展和服務方向:“近年來,我們也跟很多年輕女性、藝術家、設計人才展開闔作,支持更多女性設計師的發展,通過她們的作品體現對身邊當代女性的觀察和思考,鼓勵更多女性自信、勇敢、相信愛的力量。”

    記者在觀察和採訪中發現,在這場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消費博覽會上,一張張自信、生動的女性創業者面孔,與女性相關的話題討論,既見證新時代女性的成長,亦見證“她經濟”“她力量”的崛起正在打破女性在性別文化中的刻板印象,構建並引導新時代女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記者 王蓓 劉旭 劉世康)

【糾錯】 【責任編輯:楊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