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7/ 12 08:34:55
來源:羊城晚報

“節後魚生” 帶火二手電商

字體:

制圖/郭子君

  迴圈經濟有望迎來大發展。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印發“十四五”迴圈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 其中提出,要鼓勵“互聯網+二手”模式發展, 強化互聯網交易平臺管理責任,加強交易行為監管,為二手商品交易提供標準化、規范化服務。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相關數據發現,近年來人們“買二手、用二手”的接受程度上漲,在資本的助推下,國內的二手交易平臺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但在用戶逐年上漲、市場越來越火爆的同時,二手交易也暴露出交易過程問題頻發的弊病,亟待監管。

  “互聯網+二手”潛力待挖掘 用戶規模已達1.8億人

  二手交易平臺究竟有多火,這從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流行詞“節後魚生”就可窺一斑。“節後魚生”形容過完節後余額不足,靠在閒魚賣東西維生。

  近年來,傳統電商的火爆也帶火了二手電商市場。以剛剛過去的618為例,來自閒魚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14時,共有來自各地20萬個魚塘的“塘民”(閒魚用戶)參與了“618閒置狂歡節”,當天有閒置商品在售的用戶數達到1142萬,會場每件商品平均引發用戶96.3次互動。

  而來自轉轉的數據顯示,6月17日20時至6月18日24時的28小時內,轉轉集團手機3C業務的B2C交易額超1.92億元,同比增長44.36%;支付成交超過119400單,同比增長74%。

  實際上,隨著“閒置經濟”“共用經濟”“迴圈利用”等綠色消費理念逐漸流行,“買二手、用二手”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接受,甚至成為一種綠色環保的生活習慣,這是二手電商興起的大背景。

  據艾媒咨詢數據,2019年我國二手電商行業交易規模為2596.9億元,同比增長53.2%,2020年達3745.5億元;用戶規模也逐年增長,2018年中國二手電商行業用戶規模成功突破1億人,到2019年達到1.44億人,同比增長34.6%,2020年更是增長至1.82億人。

  家居日用品、3C産品為主 二手電商成“品質生活”捷徑

  二手電商市場這麼大,大家究竟在這些平臺上買賣些什麼呢?數據顯示,在閒魚的會場裏,手機、耳機、電腦、家電等品類的優質物品被搶得不亦樂乎;而轉轉的轉售“回血”方面,手機、3C數位、服裝鞋帽、圖書、潮玩等都是轉售的熱門品類。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70.4%網民在二手電商平臺購物是因為價格便宜。同時,方便快捷(50.7%)、實體店難以買到同樣的商品(35.4%)、品種齊全(35.0%)也是原因之一,還有25.7%網民認為,這代表時尚的消費方式。

  對于不少人來説,出售或者購買二手閒置已成享受“品質生活”的捷徑。在二手電商平臺中,那些原本價格不菲的産品,幾乎全新的品相價格卻很低,甚至還會虧本大甩賣。而消費者的選擇,也讓二手閒置的市場規模持續攀升。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預測顯示:2021年,二手電商市場規模將達4111.7億元,同比增長9.77%;用戶規模將達2.1億人,同比增長15.38%。

  資本持續加碼 二手電商“一強獨大”加劇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髮現,早在2013年,二手電商這個賽道就受到資本關注。據艾媒咨詢數據,2013年至2015年,我國二手電商行業融資事件數量不斷上升,2015年達到峰值,為48起。在2016年-2019年,數量下滑,2020年僅為7起。

  不過,這一現象在2021年似乎得到了扭轉。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電數寶”統計,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17日,國內二手電商領域共發生了15起投融資事件。

  近期,二手電商企業在投融資領域表現活躍:5月29日,京東係“獨角獸”萬物新生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請文件。該集團旗下業務線包括愛回收、拍機堂、拍拍及AHS Device等二手電商平臺;6月17日,轉轉集團宣布完成1億美元D1輪融資。此外,閃回收、只二、妃魚、採貨俠、胖虎科技也獲得融資。

  資本持續加碼,也讓頭部平臺優勢凸顯。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當下國內二手電商初步形成了“兩大寡頭、四大梯隊”市場格局。兩大寡頭分別為閒魚、轉轉,估值超過200億元;第二梯隊為愛回收,估值超100億元人民幣;第三梯隊估值在10億-50億元,有享物説、5miles、鐵甲二手機、回收寶、紅布林;第四梯隊估值在10億元,分別為找靚機、花粉兒、只二、心上、胖虎、孔夫子舊書網、閱鄰等。

  一些第三方報告也佐證了這些觀點:在二手3C交易和服務領域,2020年萬物新生集團交易臺數和GMV均位列中國市場第一名(均為支付成交數據),並且高于行業內第二至第五名的總和 ,已形成“一強獨大”格局;券商機構申萬宏源發布的研報提到,轉轉集團和閒魚已佔據了90.9%的二手市場份額。

  記者觀察

  消費不透明 二手電商仍缺乏監管

  在二手電商發展迅猛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弊病。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46.1%網民在二手電商平臺購物遭遇過商品資訊不透明問題。此外,無法退貨(佔比43.3%)、實物與圖片不符(41.1%)、平臺申訴無門問題(佔比21.9%)、曾遭遇賣方虛構第三方檢測鑒定(20.5%)等問題也十分突出。

  因此,自行尋找鑒定機構對二手電商市場所購商品進行鑒定也成了家常便飯。數據顯示,2021年,有49%的中國網民選擇多家鑒定機構對比所購二手電商平臺商品,51%網民則選擇一家鑒定機構進行商品對比。

  另據國內某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的數據,2020年二手電商被投訴問題主要聚焦在:退款問題、霸王條款、網絡售假、商品品質、虛假促銷、發貨問題等,涉及投訴較多的二手電商平臺有:閒魚、轉轉、紅布林、獵趣、找靚機、愛回收、孔夫子舊書網、利淘網、Get當客等9家。

  不難看出,二手電商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分布于交易過程的各個環節,即便是頭部平臺也難以“免俗”,因此,相關方面對二手電商的監管也亟待完善。文/記者 沈釗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1200000000000000111042011276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