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對三國演義的喜愛,我對於江夏這個地方一直有着自己的想象。來江夏之前,腦子裏對它的印象總是停留在諸葛亮給劉琦出主意,讓他避禍江夏以及關羽遠赴江夏求援,才挽救了扶老攜幼逃跑的劉備。滿心以為自己到了江夏之後,會詩意大發,或者會撫今追昔。但不知為何,一下高鐵,那些”酸秀才“的想法早就拋諸腦後了,腦子裏蹦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裡是湖北,這裡的小龍蝦肯定很好吃,找個地方去吃它個痛快。
於是在江夏的三、四天時間裏,我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吃一頓小龍蝦,去路邊攤吃過,也去連鎖品牌店吃過,在享受美味的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何同樣重量的小龍蝦,在有的連鎖品牌店裏的價格要比路邊攤貴得多,卻依然有諸多消費者排隊前往?問到我在武漢工作生活的同學對於小龍蝦有何推薦時,他們竟然會異口同聲地推薦同一個連鎖品牌——肥肥蝦莊?
27號晚上,我與數年未見的大學同學約到了肥肥蝦莊位於石牌嶺的總店,看到果然是摩肩接踵,人擠人,甚至凌晨2點的時候,仍然有不少客戶光臨。
一個小時的等待,我終於品嘗到了這家店的鎮店之寶——金牌油燜大蝦。但吃到嘴裏的小龍蝦,雖然也味道鮮美,卻並沒有讓我産生十分驚艷的感覺。我不禁思考,為啥消費者願意花費更貴的價錢、排着隊也要來品嘗這家店的小龍蝦?這家店的生意為啥那麼好?難道僅僅是因為它的口味與眾不同?亦或者只是因為人云亦云?
6月28日舉行的企業家江夏行·2024國民消費品牌創新生態交流會上各個專家、企業家的發言,似乎解答了我的困惑。
28日的一場傾盆大雨,卻讓大家對於這一生態交流會的熱情更加高漲了。專家學者、政府部門負責人、行業協會、企業家,所有人都在圍繞同一個話題進行討論,而且大家在發言和討論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徵,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
武漢市江夏區政協副主席余建平在致辭中上來就給這場活動定了個調,他認為品牌是重要的無形資産,是體現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有力名片,國民消費品牌發展潛能巨大;成功的品牌無一不是通過持續品牌創新,精準把握市場脈搏,提升企業的識別度與知名度的。這是中國綠化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蓬的論斷。張永建,我們的老朋友,社科院食品藥品産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這個可愛的老頭兒寧願多次被催“時間到了”,也要把加強對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認識與判斷對於“國民食品消費品牌的創新與發展”的重要性説清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彭建真、廣東省藥品監管科學學會會長謝志潔、中國社區發展協會會長陳越良、釣魚&&高梅酒店集團執行副總裁劉亞寧等等等等,所有參加這一交流會的嘉賓,無一不對品牌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知。
坐在台下,聽着&上專家們的論述,似乎突然解開了困擾我多日的“小龍蝦價格”問題。這家連鎖品牌憑什麼賣得貴,因為它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價值。品牌,是食品企業的靈魂,是小龍蝦餐飲行業的獨特印記。如同每一滴露珠都承載着太陽的光輝,每一個品牌都承載着企業的夢想與追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是食品企業的“身份證”,是消費者辨識的“金鑰匙”。有了品牌,小龍蝦不僅是一道美味的佳肴,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情感的寄託。
由小及大,當我們跳出小龍蝦的微觀世界,放眼整個餐飲産業,乃至整個國民産業,我們會發現品牌的力量更加顯著。品牌不僅是企業的身份標識,更是産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三天的企業家江夏行活動很快到了尾聲,這次活動於我而言,如果非要説有何收穫的話,那就是我切身感受到了品牌的作用,有了品牌,即使你的産品賣的相對較貴,但仍然有消費者願意買單。品牌意味着品質保證、意味着口味創新、意味着更好的服務體驗。三天的收穫,歸結為一句話:品牌、品牌還是品牌。
想明白了這一點,29日中午,即使仍然下着大雨,我也毅然決然前往附近的肥肥蝦莊,再來飽餐一頓。(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