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8

2015年5月15日

明星當老闆成土豪 做生意比演戲厲害
明星當老闆,不僅僅是一個頭銜而已,有些人把它當成了自己演藝生涯外的另一事業,全身心地投入經營。明星營銷投資在賺足大眾眼球的同時,更是賺足了鈔票。明星投資的成功首先有賴於目前現階段的大環境所驅使和明星自身強大影響力,但是最關鍵的因素更是在於獨特的投資眼光和視角。業內似乎已經達成一個共識:不是股東的明星不是好明星,沒有明星股東的影視公司不是好公司。
“不差錢”的明星群體,如何變身“投資高手”?

顏值高還有錢!明星投資段位大比拼

現代的很多明星不僅是靠片酬、代言、演唱會等傳統形式賺錢,還逐步開始進行跨界經營、管理並做一些投資項目。明星相對普通人來説做企業與投資有着很多天然優勢,並且擁有強大的人氣影響力。跨界投資,緊跟資本市場潮流成為每個明星的必修之課,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盤點下2014年華人明星成功的十大營銷投資事件。[點擊詳細]

哪些明星熱衷投資房地産 變身“投資達人”

眾所周知,從創立樂蜂網的李靜,到創建潮牌CLOT、STAGE的陳冠希與羅志祥,再到進軍淘寶的謝娜,娛樂圈裏並不缺經商的案列,而這些也僅僅是冰山的一角而已。不過,由於明星們需要拍戲、趕通告、參加娛樂活動等,能夠自己支配的時間便十分有限。因此,與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的經商相比,相對較為靈活的投資,則吸引了更多明星的注意。而其中最受歡迎的,便非房地産莫屬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明星,正在一步步的變身“投資達人”。[點擊詳細]

“投資有道” 哪些明星是人生大贏家

明星炒股:趙薇被稱巴菲特 馮小剛導演首富

新一輪牛市來襲,趙薇無疑是明星炒股團中的大贏家,她甚至已經被媒體稱為“娛樂圈的巴菲特”,5月4日港交所披露數據顯示,趙薇夫婦減持阿里影業,套現約8億元,凈賺4.71億元。而85.6萬元入股唐德影視的范冰冰,目前持股市值也已經超過6億元。相比之下,也有明星“錯失牛市”,比如孫儷“説好的”2億元説沒就沒了,楊冪的資本市場之旅也告吹,陳魯豫、周立波的股市“掘金計劃”也最終擱淺……幾家歡喜幾家愁,看明星如何經歷股市“過山車”。[點擊詳細]

裴勇俊:做生意比演戲還厲害 與金秀賢如兄弟

2002年的一部《冬季戀歌》讓裴勇俊紅遍全亞洲,憑藉高知名度和人氣,裴勇俊賺了不少錢,也轉而進行了多項投資,其中包括自己當時所屬的經紀公司BOF,他擁有公司82.44%股份。2006年7月,keyeast公司宣布收購BOF經紀公司,當時BOF價值350億韓元,裴勇俊是BOF的大股東,擁有82.44%股份。《星你》讓金秀賢爆紅,早前他的生日,老闆裴勇俊特意送了150份豪華套餐到劇組為金秀賢慶生,其中還專門在金秀賢的套餐裏增加了韓國人生日當天必喝的海帶湯。[點擊詳細]

娛樂明星跨界投資科技業:多慘敗成前車之鑒

9月25日,由黃曉明、李冰冰、任泉發起的“Star VC”首個投資項目最終花落電商服裝品牌韓都衣舍。明星做PE似乎已成為時髦,但什麼領域明星們最鍾愛,什麼樣的企業明星最願投資?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互聯網領域最受明星青睞,那些能改變消費者生活方式、有趣的公司容易得到明星投資。不過,娛樂明星跨界進軍互聯網,雖然還有許多較為成功的例子,但收穫痛苦經驗的也不在少數。是否具備專業的投資能力是考驗明星投資團隊的主要因素。若不具備專業能力,明星的“眼球效應”並不能提高投資的成功率。[點擊詳細]

炒股失敗教訓:六六和謝娜總踏不準節奏

“熊”了多年的A股終於又開始“牛”了,股民們終於可以挺直腰桿重新振作了,但不能忘記的是,股市的風險無處不在。小編相信,每一個耐得住熊市、穩得住牛市的股民,才是真正的股民。今天蒐羅了一些明星炒股失敗的故事,從他們身上能看到許多人炒股失敗的教訓,希望借此提醒大家: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知名女作家、編劇六六曾經在其微博中稱要清倉並下定決心不再進股市。不幸的是,在六六清倉後的三個交易日裏,股指卻小幅反彈,指數很快高於她清盤時的點位。[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策劃、製作:王靜雅、趙碧清
010030101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