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7

2015年5月4日

解讀湖南衛視的“互聯網+”模式
2015年伊始,各大電視台開始全面實施“一劇兩星”新政策。三個月以來,全國電視收視呈整體下滑趨勢,二三線衛視的首播劇減少,甚至為零。而一線衛視的首播收視率陣腳未亂,湖南衛視作為國內一線衛視的龍頭,在電視劇首播的收視率上頻頻出現逆勢上揚的姿態。 能夠在新政環境下取得如此成績,與湖南衛視自2014年開始頻繁調整自身策略有關;與全新興起的芒果網絡生態圈有關。而究竟湖南衛視的“互聯網+”體系是如何轉向的?其中有何值得思考和借鑒的地方?
開啟周播模式 帶動改革第一步

芒果應對“一劇兩星” 引導受眾養成收視習慣

相較於各大衛視因“一劇兩星”的新政實施而感到無所適從,不停的為各種輪次的播出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湖南衛視在政策解讀上,探尋出全新的方向:以向市場機構“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定制劇為主;以湖南廣電依託自身能力的“自製”內容為輔。不再將“兩星”作為影視劇播出的既定規則,而以“獨播”的形式開拓市場和消化影視劇資源。運用先進的“周播”、“邊拍邊播”的影視劇製作模式,將資源集中到尚且無人問津的周日、周一晚間檔,開始修煉“內功”。[點擊詳細]

湖南衛視編排大調整 推出730原創節目帶

從周播欄目到鑽石獨播劇場再到周五、周六兩個大型季播活動帶來周末雙子星,湖南衛視從2015年2月開始推出全新編排:每週日到周四晚7點半是湖南衛視全新推出的730原創節目帶,品牌節目《變形計》將和觀眾在每週日到周二繼續和觀眾相約“成長變形”,而周三周四730節目帶則播出由張丹丹團隊傾力打造的原創節目《噗通噗通的良心》。觀眾和媒體最關注的金鷹獨播劇場則在周日到周四從原來的7點半移至晚8點播出,周五周六金鷹獨播劇場依然在晚7點半播出,隨後則是“品牌欄目+大型活動”周末雙子星編排帶來的黃金8小時精彩內容。[點擊詳細]

網絡轉型新思路 &網互動數據互通

湖南衛視不再分銷網絡版權 芒果TV發力

如果説,互聯網與醫療、金融、製造等更多傳統産業的結合才剛剛開始,那麼互聯網與電視等傳統媒體的結合已有多年的歷程。回顧“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史,這當中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正所謂“相愛相殺”。現在,被稱為芒果&的湖南衛視,正走在這條“相愛相殺”的路上。[點擊詳細]

打造芒果網絡生態圈 體現核心價值攤薄轉型風險

芒果網絡生態圈的建成,已經在湖南衛視在轉型期的各種調整上,體現了自身價值。其一,湖南衛視憑藉互聯網及時有效的市場反饋和大數據支撐,強化了自身資源的利用,攤薄了轉型風險;其二,互聯網內容製作的自身發展,為湖南衛視本身已趨於停滯的自製項目打開了新的思路,提供了在內容、演員、團隊上新的選擇;而芒果網絡生態圈的核心價值體現在——雙&&的數據互通——這一具有排他性質的深層次“&網互動”上。[點擊詳細]

自製練“內功” 互聯網化催生市場強IP

自製:&網聯動的“橋頭堡” 芒果TV主打“小精尖”

在大力推進“周播”模式、大力發展網絡傳媒的同時,湖南廣電旗下的內容生産資源,正在逐步向芒果TV傾斜。自2014年初啟動的芒果TV自製內容,已經在2015年初,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同時運作多個項目;搭建自己的製作班底和拍攝團隊;在內容和角色的選擇上有專業網絡解讀……依託於湖南廣電深厚的製作背景,芒果TV在短短一年內,就達到了國內一流網絡劇製作&&的水準。不同於湖南衛視電視製作的“高、大、上”,芒果TV網絡自製內容正往“小、精、尖”的方向努力。[點擊詳細]

互聯網化催生市場強IP “&網一體”任重道遠

湖南衛視和芒果TV正在探索和建立一種電視台和互聯網視頻&&的良性互動模式。在這種新模式中,電視劇産業鏈中的各個環節和功能如何分配,面向上游的內容生産和面向下游的用戶反饋該如何分工,如何擁有高效的信息傳遞機制、同步協調的作戰能力、靈活的市場應對策略,是兩者正在不斷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而不只是電視劇這一個門類,湖南衛視其他優質資源門類也開始逐步走向互聯網化。[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策劃、製作:段敬芳
010030101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