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4

2015年3月27日

2015年是國産科幻電影元年,此言不虛:韓寒、郭敬明、寧浩、郭帆等新銳導演都不約而同將科幻列入自己的新片計劃,而張藝謀正在籌備的《長城》與周星馳正在籌拍的《美人魚》也引人關注;但最為人矚目的當屬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去年11月20日中影推介會上公布的《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新星紀元》項目都改編自他的短篇小説,而《鄉村教師》和《三體》的投拍也早已引發熱議。
“羊年”國産電影展望

國産科幻電影投拍需理性

2015年是國産科幻電影元年,此言不虛:韓寒、郭敬明、寧浩、郭帆等新銳導演都不約而同將科幻列入自己的新片計劃,而張藝謀正在籌備的《長城》與周星馳正在籌拍的《美人魚》也引人關注;但最為人矚目的當屬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去年11月20日中影推介會上公布的《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新星紀元》項目都改編自他的短篇小説,而《鄉村教師》和《三體》的投拍也早已引發熱議。雖然勢頭令人欣喜,但這終究只是國産科幻片的起手式,這些影片的市場表現還需時間檢驗。[點擊詳細]

國産科幻片産量少

科幻電影,就像通體發光的天外來客,在銀幕上一揮衣袖,便灑向人間珠玉無數。從《變形金剛4》到《超體》,從《X戰警》到《星際穿越》,火箭與機器人齊飛,魔法共能量場一色,瑰麗的想象散發出奇光異彩,令人悠然神往。與此同時,一種若隱若現的遺憾也在心底升起。為何少了國産科幻片的影子?“寫科幻小説寫得好,一個人就可以成功,但科幻電影一個人是成功不了的”,科幻作家劉慈欣的話耐人尋味。[點擊詳細]

國産電影的未來,不在於大片模式

國産電影需對好萊塢“破壞性創新”

眾所周知,2015年、2016年是連續兩年的好萊塢超級大片年。而2017年又是中國政府對引進大片與好萊塢重新談判的一年,中國會更加開放大片引進的數量和和合作模式。所以,未來幾年中國電影市場將是好萊塢大片當道,那麼國産電影有什麼突圍之策嗎?[點擊詳細]

電視劇、歌曲、話劇、漫畫都將孵化成電影

今年的國産片,除了陳凱歌的《道士下山》、烏爾善的《鬼吹燈-尋龍訣》、張嘉佳的《擺渡人》、徐浩峰的《師父》,還有什麼值得關注?優酷土豆集團旗下電影公司合一影業發布今年的電影計劃,光線、萬達、盛典動力文化基金也於近日發布了重頭影片計劃,由這些片單可以看出,一些知名的電視劇、歌曲、網劇、話劇、漫畫、小説等將再度被電影挖掘搬上銀幕,而《匆匆那年》和《智取威虎山3D》的票房大賣,也讓今年將有更多的青春片和翻拍作品。[點擊詳細]

“羊年”國産電影展望

各路“代表作”火並拼創意

類型片的多元與繁榮往往是衡量一個電影市場成熟的標誌。用電影業界的話來説,2014年是電影的小年,拿得出手的國産片數量並不多,類型也不夠豐富;而2015年則是電影的大年,今年上映的國産片類型化十分明顯,幾乎每個類型都有一兩部無論從題材還是陣容上都足夠吸引人的“代表作”。[點擊詳細]

青春題材電影勢頭不減反增

2013年,趙薇的電影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上映之後,在大銀幕上掀起了青春懷舊的風潮。僅2014年,就有《小時代3》、《後會無期》、《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多部青春片輪番登場。儘管口碑未必盡如人意,但毫無例外都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時間來到2015年,電影業界對青春片的熱情不僅沒有消退,反而表現得更加積極。今年裏,將有多部青春小説被搬上大銀幕。[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策劃、製作:張淳 蘇姍
010030101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