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人藝有我的根 做公益與名利無關

日前,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在北京接受新華娛樂記者專訪。濮存昕坦言,國內的公益慈善事業存在一些體制不完善的問題,各地的一些“空殼”希望小學需要被關注。濮存昕還透露,自己即將退休,退休之後會繼續在人藝的舞&上為喜愛自己的觀眾演出,因為“人藝有我的根”。

閱讀全文
作者: 段敬芳
做公益與名利無關

新華娛樂:您在2001年就成立了“濮基金”,您如何看待這些年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在中國?
  濮存昕:我覺得做公益就是要做實際的事情,要把社會效益真正地放到受助群體上,這就跟我們演戲一樣。舞&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與觀眾共同創造,觀眾的心靈和精神生活是不是能夠受到戲劇的影響,這才是終極目標。在我看來,做慈善事業的目標是改善社會落後的狀態,幫助在命運上受到挫折的人共同前進。
  但是,我不否認國內的公益慈善事業存在一些偏頗問題,做公益不能好大喜功,要腳踏實地。像習主席講精準扶貧也是這個概念,就是要把扶貧和救助落到實處去。現在的公益項目,有很多存在配套體系不完善的問題。比如我去貧困地區特別是山區做公益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空殼”希望小學,有的只能荒廢在那裏。
  我們堅持從小事情開始一點點做,哪怕就是捐助幾十個孩子,但是我們堅持長期地做,把它當做一個系統去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結經驗,慢慢擴充受捐助的群體,我們一直在強調,要把這些孩子一直救助到他們可以自覺成長的年齡階段,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命運。比如我們幫助過玉樹的一個孩子植鼻,他現在已經是一個正常的小夥子了。再比如,我們去救助一個嚴重燒傷的孩子,讓他能夠上大學,今天又有一個朋友願意去資助他再做一次細緻的整容調整,給他更好的生活質量和前途。所謂我個人的小小的基金會也好,或是公益團隊也好,我們力所能及地幹事情,公益精神中的自覺、自願和力所能及是我們團隊很重要的理念。
  新華娛樂:您剛才提到“空殼”希望小學,是什麼意思?
  濮存昕:以前有太多太多的人捐建學校,很多村子裏都建起了希望小學。但是很多地方的教育體系不完善,沒有老師,或者老師水平很差,學校不能維持正常運轉,孩子必須到鄉里上學,孩子們仍舊得背着書包遠行十里、二十里,最近的也得走幾裏路。我到貧困地區去過,尤其是山區,這樣的“空殼”學校還是挺多的。同時也還有好多學校建立起來了,但是缺少其他設施。
  新華娛樂:很多名人,包括演藝界的明星,都&&過,以名人的標籤投身到公益慈善事業的時候,尤其不容易,您怎麼看?
  濮存昕:名人做公益慈善,不要把它當做負擔,甚至不要把它當做“責任”去做,把它當做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一,會更輕鬆自如,身體力行,力所能及地從身邊做起就好。但是,有些明星們做公益、做慈善,開始的時候還是會有名利的思想,這是要不得的。我們的團隊,他們工作都特別認真,我只是利用我公眾人物的身份來到場支持,大量的組織工作全都是團隊還有志願者們在做。我不要求我們的團隊一定要做得非常好,沒做好下次做得再好一點就可以了。

做公益與名利無關
//vod.xinhuanet.com/v/vod.html?
商業化的影視市場沒有我的“活兒”

新華娛樂:曾經您一年演出是一百多場,現在還是那麼多嗎?
  濮存昕:今年減了一些了,因為我已經過60歲了,這個記錄應該是從2003以後開始的,10年期間真的是每年百場以上,最多的能到130場以上。現在我演不了這麼多了,今年大概在70-80場左右。
  新華娛樂:您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獻給了戲劇的舞&,卻較少涉及電影電視劇,為什麼?
  濮存昕:我演了大半生的戲劇,現在影視劇市場上的主流電影、電視劇中適合我的角色已經不多了。很多人評論我説,濮老師是演員中具備“行而上”能力的人,就是能把戲的內涵思想化、並“形象”起來的一種演員。我在我的作品中,不只是松馳自然地演好一個角色,還要建立起精神上的能量,盡可能地滿足觀眾的審美。現在的電影、電視劇很商業化,坦白説,已經沒有我們的“活兒”了。現在的商業電影的票房空間動輒都是幾億、幾十億,而真正的藝術電影受眾很有限,有相當一部分電影只會追求娛樂性,追求簡單的感官滿足,而缺少靜下來的一種自悟,缺少對客觀世界的思考。我認為,在這方面,中國電影缺少和世界高層次作品的對話。
  新華娛樂:您如何看待資本進入影視市場、文化産業的現象?
  濮存昕:我認為,資本進入文化産業還是有“泡沫”的。資本都是逐利的,有錢就能有藝術嗎?真正的文化,利是一個手段而不是終極目標,終極目標還是文化的多元化,提升大眾的藝術追求和精神追求。純藝術也好,純文化也好,思想層面才是真正高級的“文化”,“娛樂”不是不能要,但是“娛樂”應該有度。隨着中國的進步,文化的進步,思想的進步,高文化素質人群的增加,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是我們的追求,不能夠停留在簡單的“娛樂”。我覺得,作為演員,應該對自己有高要求:觀眾看了我演的戲,最起碼值得在他走齣劇場的時候回味,我演的不只是一個滿足情節轉化的角色,或者是一個驚世駭俗的情節,而是要用我的理解和感悟,塑造起角色的“生命品質”,進而去影響觀眾的思想。

商業化的影視市場沒有我的“活兒”
人藝有我的根 我在嘗試推開藝術最高端的那扇門

新華娛樂:您馬上要退休了,退休以後還會回到人藝的舞&上嗎?
  濮存昕:在我看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是一個文學劇院,就像俄羅斯劇院是俄羅斯的“心靈劇院”一樣,民族自豪感中應該有強大的文化意義。我們提倡一種文化生態上的,自主自由的生長。我和人藝的關係就像長在原始森林裏的一棵樹和濕地中的一棵草,我不能離開人藝,我這一輩子生在人藝、長在人藝,人藝有我的根!
  我馬上退休了,退休之後我也會繼續在人藝演戲,因為我知道有很多觀眾是因為在乎我才去買票的。而對於我來説,有戲演就會忘記所有不開心的事,我能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感。我正在嘗試推開藝術最高端的那扇“門”,我這輩子能把一件事幹好就可以了。

“濮基金”成立15年 從困難救助擴展到心靈教育

新華娛樂:您成立濮基金的初衷是什麼?
  濮存昕:一開始是我和青基會一起開會,他們的一個公益項目需要一個&&來接受捐款,因為我平常工作都很忙,有這份心,但是有心無力,一聽到有這樣的機會,就答應了。
  所有的公益組織、慈善機構,其實就是給社會提供一個方式、項目或者渠道,通過這個&&可以快捷方便而又公開地實現捐助或受捐。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正好能夠給我提供這樣一個機會,建立一個基金。濮基金成立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非常快,濮基金自身的快速發展也得益於此。
  新華娛樂:濮基金主要的捐贈對像是哪些?
  濮存昕:濮基金一開始是為了對艾滋病方面的救助。我是預防艾滋病宣傳員,除了在宣傳方面,我還想要做點實事來救助、關愛艾滋病感染者人群。另外,貧困大學生也是社會熱門話題,僅幾千塊錢,就能夠幫助一個孩子改變他的命運,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後來,我們又開始關注一些像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們,讓這些孩子們能夠到北京來開展夏令營活動,開眼界,濮基金的公益項目也慢慢從困難救助擴展到心靈教育。還有就是很多希望小學的“軟體”設施不夠,很多學校沒有圖書館,沒有遠程電腦教育,我發現我們能做的事情太多了。特別是我女兒回國以後,她成立了文化公司,幫助大的公益組織和基金會,參與到我們的公益項目中來,就像我們每年都在做的“心靈藝術夏令營”,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通過我們多年的努力,身邊也聚集了很多志願者,比如沈培藝、周筆暢等等。
  但是我們堅持一條,我們的公益項目不是向社會集資的,而是通過公開的公益基金賬戶接受捐助。很多企業在和我進行商業廣告合作的同時,也會參與到公益系統中來。我覺得,做公益就應該是這樣,大家一起努力,集全社會的力量,從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日積月累,慢慢地,可以幫助越來越多的人。
  新華娛樂:您的“心靈藝術”和“溫馨禮物”公益計劃分別是怎樣的?
  濮存昕:“心靈藝術”計劃,目前的形式是夏令營,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去發現自己的藝術天分,寓教於樂。讓孩子發現自己喜歡什麼,特別特別重要,尤其是閱讀,12、13歲的年齡是開發閱讀習慣最適宜的年紀,此外還有體育、舞蹈、音樂等等,孩子對興趣的自我發現來源於給他們提供的條件。這就是我們的“心靈藝術”計劃。“溫馨禮物”計劃是給孩子們送去他們迫切需要的資助,比如説“小小圖書館”,其中包括電視、電腦的遠程教育。

  • 濮存昕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主演過數十部優秀的話劇、電影、電視劇作品。並於2002年當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05年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2011年獲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1]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中國表演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副會長,重慶大學客座教授,重慶大學電影學院碩士生導師,臨汾紅絲帶學校名譽校長。
  • 話劇作品
    1986年《秦皇父子》
    1989年《雷雨》
    1990年《哈姆萊特》
    1991年《海鷗》、《李白》
    1997年《古玩》、《阮玲玉》
    1999年《茶館》
    2000年《風月無邊》
    2009年《窩頭會館》
    2010年《茶館》
  • 影視作品
    1991年電影《清涼寺的鐘聲》
    1996年電影《與往事乾杯》
    1997年電影《伴你到黎明》
    2000年電影《洗澡》
    2001年電視劇《三國演義》
    2009年電視劇《闖關東2》
    2010年電視劇《為愛而生》、電影《最愛》
    2011年《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2012年電視劇《推拿》
    2013年電視劇《男人底線》、《遠山的土樓》
  • 獲獎經歷
    2012年5月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配角獎(《最愛》)
    2006年5月 第1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一輪明月》)
    2005年8月 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一輪明月》)
    2001年8月 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光榮之旅》)
    2000年5月 第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洗澡》)
菜單

往期回顧

  • 關於票房 我的判斷不重要2016-07-13
  • 個體面對“1”和“10”沒有區別2016-07-13
  • 外界的期望意味着做的事是真的2016-07-13
  • 40分鐘的長鏡頭到底拍了什麼2016-07-13
  • 音樂孔子學院搭橋 世界分享中國音樂2016-10-17
  • “一心一琴”行走中西 “和而不同”邁向世界2016-10-17
  • 保護方言任重道遠 甘坐冷板凳不懼付出2016-07-22
  • 做網綜玩心大發 方言魔性勾連美好回憶2016-07-22
  • 變身總策劃推出方言歌唱真人秀《十三億分貝》2016-07-22
010030101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