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系列可謂近年來重大主題電影比較引人矚目的作品之一。圖為影片《志願軍:存亡之戰》海報。
人性化、國際化成為近年來重大主題電影的主要特點。在影片《北京2022》中這些特點有鮮明的體現。圖為該片海報。
近年來,重大主題電影創作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新景觀。從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到日新月異的當代發展,從平凡而偉大的人物事跡到震撼心靈的國家大事,這些電影以多元的題材為基石,為觀眾展開一幅幅生動的畫卷。
在北京市文聯日前舉辦的“重大主題電影創作的新景觀與新經驗”學術對談活動上,文藝評論家與電影創作者圍繞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本報獲得獨家授權,將對話精華內容進行整理、摘編與刊發,期待中國電影人能夠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境地,創作出更多重大主題佳作。
——編者
嘉賓:
張衛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研究員
皇甫宜川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社長、主編
趙寧宇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著名編劇(代表作包括電影《1921》、電視劇《光榮與夢想》等)
主持:
胡智鋒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胡智鋒
近年來的重大主題電影,技術革新讓影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力,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運用,使觀眾仿佛置身於歷史場景或重大事件之中;而敘事方式也不斷創新,多線敘事、倒敘插敘等手法靈活交織,為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新景觀的背後,是無數寶貴的新經驗。創作者們精心打磨劇本,深入挖掘主題內涵,將宏大主題與個體命運緊密相連,讓觀眾産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今天,我們希望通過分析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構建方式、視覺表現手法以及它們如何觸動觀眾心靈深處等方面的新經驗,深入挖掘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影像語言講述中國故事,促進文化交流互鑒。
首先,請三位來簡單談一談這幾年給你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重大主題電影有哪幾部?簡單説一下為什麼你們要推薦它。
張衛
近年來重大主題電影比較引人矚目的有志願軍題材,從《長津湖》到《志願軍》系列;黨史題材,如《1921》;冬奧題材,如《北京2022》;以及《中國醫生》《中國機長》等被稱為新主流大片的作品。而《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這一系列,其實涉及到的也是重大主題。
這些作品首先具有很強的審美吸引力,採用類型片的方法,把宏大敘事和個人情感結合起來,人物性格鮮明,故事峰迴路轉,呈現出了重大主題電影的新面貌。在視聽表現上,則採用了新技術、新手段,從而在視覺呈現上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皇甫宜川
這幾年中國電影特別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在重大主題創作上的突破,尤其是在多樣化主題的開掘上,比如剛剛張衛老師列舉的這些影片。以前我們更多地立足於宏大敘事,講重大的歷史進程當中宏觀的一面,現在開始關注到重大歷史事件和個人之間的關係,就是以個人的角度或者個人與重大關鍵歷史節點的&&,來看個人和歷史進程的關係。這樣一種敘述方式,很容易引發共情,代入感很強。比如《我和我的祖國》裏面幾個小故事都有這樣的呈現。
其實還包括《奪冠》這樣的作品,也是重大主題,但是從個體切入。通過表現運動員個體的奮鬥和努力,呈現中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另外一個就是人物形象,電影最終要落到角色、落到人物身上,你會發現張衛老師前面列舉的所有影片,它們之所以感人、之所以在口碑和市場上取得雙豐收,很大原因是人物形象很豐滿。為什麼這些人物形象豐滿?第一是盡可能地還原人物的真實性,以前我們的一些作品中,正面人物幾乎是沒有缺點的,今天你會發現我們所有的英雄人物,當然他有他的激情,同時也有他的困惑,甚至在戰爭的時候他可能也有他的一些膽怯,最後迎接這種挑戰,走出來,這樣的人物會更加真實感人。
當然,在寫普通人的同時,仍然有大量表現偉人的作品和段落。我們會看到這些作品更多地關注了偉人身上普通人的那一面,就是情感的那一面,從而讓這個人物變得特別豐滿。
這種多元、立體地塑造人物的方式,也是這些年重大主題電影特別重要的一方面。
此外,剛剛張衛老師其實也談到了,就是敘事。胡老師在前面開場的時候也講到了,就是這種多線敘事、非線性的敘事,是我們這些年來重大主題影片裏面特別亮眼的一部分。觀眾欣賞水平很高,非線性的、多線的敘事他們是很能接受的。而這樣一些敘事的方式能夠增加影片的複雜度,同時也增加了影片的吸引力。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年中國電影技術的進步,給我們重大主題電影提供了非常好的視聽支撐。如果沒有這些技術、這些進步,很多東西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剛剛我們談到的《志願軍》系列、《長津湖》系列,包括《流浪地球》系列其實也是一個很重大的題材,這些都有賴於技術的進步,而技術的進步涉及到美學的進步,新的美學的呈現。中國電影這樣一種新的面貌的呈現,都是有賴於這些,所以它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讓我們特別值得去總結,以及在未來的創作裏面,再去進行探索的這樣一種方向,這就是今天我們重大主題電影裏面這樣一些新的景觀。
趙寧宇
感觸非常多。我既是創作的參與者,其實也是一個特殊的觀察者,因為在創作的過程中看到了全産業鏈。如同各位老師所説的,真的不是某一個環節、某一個專業領域取得了進步,而是整個中國電影産業發展壯大到了一個國際的水平,缺一環都不行。
在創作中有幾個突出感受。
首先因為每次創作都會在黨史軍史方面做數千萬字的研讀,強烈感受到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的百年奮鬥史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可戰勝的力量,它是非常具體的。以前是了解得比較多,但不像現在這麼深研,之後越研究越感受到力量的偉大。
第二就是前輩的電影創作十分優秀,給了我們巨大的鼓勵和鞭策。比如《四渡赤水》《大渡河》《南昌起義》《巍巍崑崙》等等,這些經典作品,從敘事、拍攝、演員等多個維度,有些方面今天我們這麼高的手段也沒有達到,我們只是在接力的一環上發揮自己的作用。認識到這些,使得自己更加謙虛、更加謹慎、更加仔細認真地在各方面的要求之下努力在今天把作品做好。
第三要談的是我特別意識到學術對於創作的重要性。因為我是常年跟各位老師學習做學術工作,用學術方法來分析史料,用學術的方法來梳理人物、事件、場景、道具、武器、環境、氣候、溫度、被服、妝容、戰役進程、戰鬥過程、戰後總結等方方面面,甚至於是幾百封、上千封地查閱原始電報,到這個程度,發現了好多跟我們慣常思維認知裏不一樣的事實。再後面就是到美國、到日本、到中國台灣去尋找印證……這些學術的方法反過來又成為了推動電影敘事和電影製作前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
胡智鋒
寧宇教授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重大主題創作不是現在有的,這是中國特色電影創作的一個非常悠久的歷史。儘管我們今天技術發達了,我們的藝術表達的手法也豐富了,但是前輩在探索重大主題電影創作過程中取得的那些重要的經驗,依然在今天閃爍着它的光芒,還值得我們不斷地去吸收、吸納、學習。
他還講到了一個特別關鍵的,只有寧宇教授才能説出來的這樣一個表達,叫做用學術的方式去進行創作,用嚴謹的學者和學術的方式去探究真相,探究重大主題背後的、帶有真理性的那個存在。
所以為什麼我們的重大主題電影能夠取得這樣令人欣喜的新景觀,這個景觀背後是一批創作者們付出的巨大的學術勞動,這是一個特別值得我們珍視的重大經驗。
接下來,我想進一步再往下探討,新時代的重大主題電影創作,跟以往相比,最突出的亮點在哪?
張衛
這幾年重大題材最主要的特點,我總結為四化:平民化、人性化、年輕化和國際化。
比如我們原先很多作品,偏重於展現領袖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都是一種特別宏偉的狀態,那個歷史是偉人的歷史。而這十年來的重大主題電影創作進入了一個平民化的階段,“我和我的”系列就是這樣,無論是奧運還是扶貧,都是通過普通人的人間煙火來表現。而這樣一種創作上的變化,折射出的是所有重大的國家行為,最後都深入到了每一個草根百姓的生活裏,真正做到了惠及萬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人民觀改造了重大主題影片的內容和樣貌。
人性化的體現是,無論是《志願軍》系列這樣的戰爭題材,還是《北京2022》《奪冠》這樣的奧運題材,無論是解放軍戰士還是為國爭光的運動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有恐懼、有迷茫、有擔心,看到所有人性中被認為是負面的那些情緒,最後才能看到他們經過歷練之後的堅強,這樣反而更真實地完成了重大主題的宏大敘事。
第三是年輕化。現在電影院的主流觀眾都年輕化了;一線青年演員有數百萬數千萬的粉絲量,他們參與到重大主題電影的創作中來,會在年輕人當中産生廣泛的影響力。
其實中國共産黨的歷史就是年輕人創造的,一大時我們黨的代表都很年輕,所以有一個“青春黨史”的説法。用年輕人來演年輕人,本身就是對歷史的還原。
最後是國際化。以《北京2022》為例,以前我們奧運題材的電影,只表現中國運動員,但是在這部作品中,中國運動員佔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表現的就是各國運動員。當我們站在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上,就有跟國際交流的自信,以及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對世界各國運動員的包容和胸懷。
皇甫宜川
用一句話來説的話,其實就是以人民為中心。這句話看著好像是一個概念,但是如果創作人員真的很認真地去理解它,最後表現出來的,其實就是這幾年重大主題電影的變化——而且不僅僅是重大題材,整個中國電影這幾年如果説出現了一種新的面貌的話,就是以人民為中心這個藝術創作的導向所産生的影響。
首先是對歷史題材的處理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就像張衛老師説的,普通人不是主要的被表現對象,但是今天我們再去表現歷史、特別是重大歷史轉折點的時候,你必然會去挖掘普通人的意義和價值。於是我們在《長津湖》中看到,具體表現的一定是前線的像伍千里、伍萬里這樣的戰士和基層指揮員。而拍攝像《無名》這樣的影片,意味着你一定要找到那些無名的英雄,剛剛寧宇教授講的,如果你不理解這種觀點的話,你就不會用一種學術的態度,在浩如煙海的歷史當中去尋找新的閃光點。
有一句話:如果把一個攝像機架在屋頂,蕓蕓眾生從街頭走過,你覺得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用鏡頭跟蹤其中的某一個人,看似普通的一個人,他背後一定有非常豐富的精彩的生活,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困惑,如果這樣的東西被你捕捉到、表現出來,它就是很精彩的。
這就是我想説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動着我們,從浩如煙海般的歷史當中如何去尋找到黨員、普通民眾、基層幹部等等,表現他們每一個個體對歷史所作的貢獻。你會發現我們今天所有成功的、涉及到重大歷史的電影,它一定是從歷史裏面去發掘了一些新的人物出來。
現實題材也一樣,創作者要去尋找普通民眾在中國當代社會的歷史進程中那些個體的奮鬥、個體的困惑、個體的努力,在當代生活裏面去尋找到一些個體推動歷史發展的故事。
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必然也會投射到銀幕對面,就是你的創作必然要關注到觀眾。不考慮當代觀眾的創作,同樣不是“以人民為中心”這種導向下的創作。剛才張衛老師講到的年輕化,其實就是在這種導向影響下的一種必然結果。你要去研究觀眾,我們今天其實有個別的創作者會覺得自己的作品拍得很好,人物很鮮明,故事積極向上,但是為什麼大家不看呢?他就沒想到自己講的那個故事,在敘事方法上可能是十幾年前、二十年前的,它不適合我們今天這樣一種講述的方式,不符合我們今天的這樣一種審美,你沒有進步。
“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加上各方面的創新,就是近幾年來重大主題電影呈現新面貌、取得好成績特別重要的原因。
創新,在有藝術觀念的前提下,是一個特別特別重要的事情,所有好的電影,它一定是在很多方面都有創新的,尤其是在敘事上、人物塑造上和對主題的開掘上,都做得非常好,是今天的電影觀眾能夠接受的、符合他們審美的。如此,電影和觀眾之間才能形成一種良性互動。
胡智鋒
皇甫老師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貫徹到了重大題材電影創作的全過程來進行分析。我歸納一下其中幾個關鍵點:
第一要去尋找。到哪尋找?不是眼睛向上看,是要向下看,到蕓蕓眾生中去尋找那些最有特點的人民形象。
第二是發現,發現那些既是普通人,但是又特別典型地體現了所有人的特點的,有典型意義的那個人,那個角色,那個人民形象。
第三是挖掘。你要沿着這個既有個性又有普遍典型意義的這個角色和形象深挖,挖出他的人性和人的更豐富更飽滿的內涵。
第四是回應。當然這裡頭還有個表現,就是怎麼樣把它表現出來。最重要的是表現之後要回應,在影院裏,是在網絡上,看這樣一個呈現,是不是讓更多的觀眾共鳴與共情。
總體説來,就是重大主題電影要有活力、有魅力、有吸引力,得像皇甫老師所説的,把“以人民為中心”這個導向扎紮實實地落在尋找、發現、挖掘、呈現和回應的全過程中。
趙寧宇
皇甫兄説的“以人民為中心”,也是這些年我認識得越來越深刻的創作的出發點。因為我們都是人民的一分子,不管我們的年齡、我們的學歷、我們的認知有多大的差異,我們構成了人民。
同樣,中國共産黨在特別早期的鬥爭史上的那些代表人物,後來成為偉人的人物,他們一開始也是人民中非常普通的一分子。
回到前面幾位老師對我的總結,就是把學術方法帶入創作,包括史料的蒐集研究,也包括實地的走訪考察,把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電影的生産力。因為多次寫一大以及相關的內容,上海一大會址我去了八次,館長親自將兩摞原始史料交給我,我是拎着這兩兜子書回的北京,仔細研讀;武漢、長沙、北京、濟南,乃至於旅歐支部,從馬賽到里昂、到巴黎、到柏林,我都去過。
我們研究細到什麼程度?一大代表中,誰沒住在博文女校?有四個沒住的。又是誰跟誰住的一屋?對床是誰?兩個人住一個屋還是三個人住一個屋?還有沒有調屋的過程?代表們當時是睡的床板還是地板?有明確的記載沒有上下床,有明確的記載睡的是板床。這些都是編劇的事。
方方面面的研究,從史料到踏勘到分析,甚至一些復原的操作,整個合起來才能夠成為重大主題電影創作的一些起點。但之後也有遺憾,有的地方還是思路沒打通,或者在拍攝中證明此路不通。所以創作是沒有止境的,我們仍舊要上下求索。
胡智鋒
謝謝寧宇教授,又給我們分享了他創作過程中的若干深刻的體會。其中的核心觀點是,重大主題電影創作,還是要以學術研究的方式去探究、去挖掘、去呈現最接近歷史真相的真實。所以他們有很多都是對黨史、軍史來講具有重大發現意義的,是在重大主題電影當中首次呈現的,所以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第一是事實和真相的發掘。
第二是對每一個個體、每一個人群的獨特的心理、情感、行為甚至言語、生活狀態的考據、探索和呈現。包括他們説什麼話,喜歡吃什麼,穿什麼,他們有什麼樣的內心特點,甚至他們的舉手投足的行為特點都要在這個當中去探究捕捉和最逼真的呈現。
第三是對所有這些人深層次的精神追求、價值追求深度的剖析和挖掘和再呈現。
所有這些基於真相的挖掘、每個人的性格心理的挖掘,以及這個群體的共性的精神價值的挖掘,最終給我們帶來的是重大主題電影的公信力、説服力、感染力,這是我認為寧宇教授剛才的生動闡釋給我們一個非常大的啟示。
今天我們聆聽和分享了三位嘉賓關於重大主題電影的精彩觀點,相信大家也都會在中國重大主題電影創作的生産、創作、傳播各個方面有自己全新的感知和體會。期待在業界的共同努力之下,為我們廣大觀眾不斷地奉獻重大主題電影新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