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檔電影市場再度迎來火爆場面,票房數據創下歷史新高。國家電影局2月5日發布數據,我國2025年春節檔電影票房為95.10億元,觀影人次為1.87億,創造了新的春節檔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自2013年以來,春節檔票房從7億到90億,逐漸成為電影市場第一大檔期,影史22部票房30億以上的影片,春節檔貢獻一半,2024全年電影票房前五名中有4部春節檔影片,足見春節檔的重要性。
為了助推春節檔電影市場的復蘇發展,各地政府及電影行業紛紛推出了電影消費券政策,這一舉措無疑為電影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從湖南的1200萬元電影促消費計劃,到廣東的3800萬元電影消費券盛宴,再到湖北省啟動的“惠影湖北 樂享生活”惠民觀影活動(活動期間將陸續發放共計2600萬元電影消費券),各地政府及電影行業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對電影市場的堅定支持與深切關懷。這些消費券不僅數量可觀,而且領取方式便捷多樣,使用範圍廣泛覆蓋全省乃至全國各大影院,貫穿了包括賀歲檔、春節檔在內的多個電影消費黃金時段。
春節期間,多部影片登上大銀幕,電影票房再創新高。不少觀眾走進影院,在光影魅力中品味喜慶團圓的節日氛圍。
新華社記者 吳青昊 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蛇年新春期間,電影消費券的發放力度更是達到了新的高度。四川省為動畫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提供了專片消費券支持,省內200余家電影院推出了電影免費券、大額減免券、影廳升倉券等超400萬元的團購促銷活動,“金蛇迎春·悅享光影”2025四川新春電影生活季更為在川人民送上超5000萬元的電影消費大禮包,拉開了2025年促電影消費市場活動的帷幕。江蘇同步增量發放電影消費券6000萬元,為觀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觀影優惠。甘肅省則推出了“春影雅韻惠民賞——甘肅省跨年賀歲電影惠民消費季”活動,進一步推動了電影市場的繁榮。
這些電影消費券的發放,不僅為觀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觀影優惠,更在全社會範圍內營造了一種濃厚的觀影氛圍。觀眾可以通過線上&&如APP、小程序等輕鬆領取消費券,部分地區還提供了線下領取渠道。消費券的使用範圍廣泛,涵蓋了全省或全市的影院,以及所有影片場次,讓觀眾在享受優惠的同時,有了更多的觀影選擇。
與此同時,各大&&在新春期間也推出了豐富多樣的觀影促銷活動。淘票票APP、微信淘票票小程序、支付寶淘票票小程序、淘寶淘票票小程序等渠道發放了大量紅包、買一贈一優惠券、淘麥VIP積分禮包、88VIP全年觀影優惠券等。貓眼娛樂除了參與全國電影惠民消費季活動外,還通過貓眼APP、貓眼微信小程序、美團APP、大眾點評APP等渠道推出了購票立減、抽獎觀影、買一贈一等多種優惠活動。這些活動不僅為觀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惠,也進一步提升了觀眾的觀影體驗。
2月4日,在瀋陽一家影院,觀眾從海報前經過。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觀眾對電影消費券的接受度和使用熱情也持續高漲。他們紛紛&&,電影消費券的發放讓他們有了更多的觀影機會,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在消費券的刺激下,許多觀眾選擇了多次觀影,甚至帶動了家庭、朋友一起走進影院,共同享受電影帶來的樂趣。市民高女士&&,春節期間和家人一起看電影,既享受了視聽盛宴,又增進了感情,感覺年味兒更濃了。業內人士認為,電影消費券的發放,是政府促進文化消費、提振市場信心的有力舉措,電影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電影票房的增長同時還帶動了電影周邊産品的銷售。觀眾在觀影后,可能會購買與影片相關的衍生品,如海報、玩具、服裝等,從而增加了電影産業的附加值。《哪吒之魔童鬧海》的衍生品在很多門店都出現了電影上映第二日便售空的情況。
餐飲、零售等行業也紛紛受益,觀影消費還可以帶動影院周邊的餐飲、零售等行業的發展。觀眾在觀影前後,可能會選擇在影院周邊的餐廳用餐或購物,從而促進了相關行業的消費增長。
2月3日,在北京西單大悅城的首都電影院,觀眾絡繹不絕。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電影消費券的發放也促進了電影市場的競爭。為了吸引更多觀眾,影院和電影製作方會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創新影片內容,從而提升了整個電影市場的競爭力。觀眾在享受到優惠的同時,也會更加關注電影本身的質量和口碑,從而促進了電影市場的良性發展。
2025年春節檔的火爆不僅反映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復蘇,也體現了觀眾對高質量文化産品的強烈需求。與往年相比,今年春節檔在票房、觀影人次、影片質量和市場覆蓋等方面均實現了顯著提升,為中國電影産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各地政府可以根據本地電影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靈活多樣的消費券發放政策,以滿足觀眾的多元化需求。同時,電影製片方和相關企業也應該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推出更多高質量的電影作品,以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影院。通過政府、企業和觀眾的共同努力,相信電影市場將迎來更加蓬勃的發展。(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