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視和互聯網&&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短視頻內容,它們憑藉碎片化的內容和很短的時長吸引了越來越多觀眾的視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相比傳統的劇集和綜藝節目,不少觀眾不再願意為了“耐心”買單,而是希望在短時間內了解到更有價值的話題和看點。在這種趨勢下,一批“適短化”微綜藝節目也應運而生。
通過及時捕捉互聯網觀眾試聽新變化,騰訊視頻在近兩年推出了《毛雪汪》《歡迎來到蘑菇屋》等微綜藝,取得不俗反響。今年,該&&啟動“微綜藝計劃”,布局微綜藝賽道,並於近日發布5部微綜藝片單。已經開播的聚焦新生代演員的新型演綜《超甜搭檔》,讓年輕演員體驗、共創和演繹劇情,為&&選拔和培養新人演員;《海、漁村和三個笨蛋》集結三名説唱歌手重返漁村,用240小時重啟人生,爭奪村莊代言人的故事。待播節目《導演請留步》定位於搞笑吐槽劇情演繹式綜藝,以多元化呈現來演繹時下社會痛點;《面對疾風吧》主打無限反轉的劇式綜藝,提供“爽”“笑”“疑”“思”多元看點;《開始捉迷藏》側重展現高超的手工技能以及非凡的腦力。
與此同時,愛奇藝也在迎合綜藝節目“適短化”趨勢。今年,該&&推出專門針對微短劇的“短劇場”和“微劇場”,並將大部分收益分享給創作者,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創作。其中,由該&&與創作者共同創作的文化旅游探索體驗類微綜藝節目《出發!趣玩吧》一經推出就獲得觀眾好評。節目由創作者擔任城市體驗官,以城市特色、影視變裝、任務對抗為核心,在全國各城市進行環游體驗,展示城市獨特的精神內核和文化溫度,呈現城市文旅發展新風貌。此外,芒果TV、優酷等視頻&&也開始與短視頻&&展開闔作,共同探索長、短視頻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在地方衛視方面,文化類微綜藝《中國好傳承》於11月10日在河南衛視開播。該節目以文化輸出和對談訪問為核心,通過治愈係的“輕旅行”體驗,創造一個舒適的聊天局。張曉龍、斕曦等嘉賓來到安陽、洛陽、大同三座城市,共同探索古代建築、甲骨文、唐三彩等文化瑰寶。他們還和當地的傳承人、普通人展開對談,將“中國好傳承”以年輕化的方式呈現給觀眾。節目組&&,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中,節目通過三場文化盛宴,讓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煥發出新的光彩。此外,東方衛視播出的《開播!短劇季》既為微短劇提供了展示舞&,也是綜藝節目類型“適短化”拓展的積極嘗試。
在剛剛舉行的2024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式上,湖南廣電負責人龔政文&&:“十年來,新媒體的強勢崛起、短視頻的老少通吃,給傳統廣電帶來巨大挑戰。出路何在?唯有變革。”因此,地方衛視及互聯網&&在持續深耕長視頻領域之外,迎合受眾的“適短化”節目需求也同樣值得關注。業內人士&&,近兩年,在短視頻爆火的同時,以輕體量、輕製作為特點的“小而美”微綜藝正逐漸走入大眾視野。與傳統綜藝節目相比,微綜藝的體量通常在半小時左右,節目憑藉輕體量、快節奏的敘事方式、精細化垂直內容的特點受到觀眾青睞。未來,如何更好地滿足觀眾對碎片化信息的需求,挖掘更有價值的文化娛樂內容,培育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的“綜藝新物種”,是微綜藝蓬勃發展的方向所在。記者 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