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李宗盛“有歌之年”巡迴演唱會重慶站現場,與他共唱經典老歌的不只是中年人,更多的是會聚在體育館內的年輕人。
在互聯網時代,流行音樂不斷更迭,但總有一些聲音能夠跨越時間的界限,觸動不同年代聽眾的心弦。李宗盛,這位在華語樂壇被譽為“音樂教父”的傳奇人物,便是這樣一個跨時代的存在。自2023年李宗盛“有歌之年”巡迴演唱會重啟之後,越來越多的年輕聽眾,尤其是95後、00後,紛紛&&對其音樂作品的喜愛。
經典作品打動聽眾心靈
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中,不乏引起不同年代聽眾情感共鳴的歌曲,李宗盛的音樂創作,正是這樣的經典之作。從《凡人歌》中對生活的淡然與坦然,到《山丘》裏對歲月的深沉思索,每一首歌都如同一幅幅細膩的人生畫卷,緩緩展開在聽眾面前。資深樂評人南雷雷認為,李宗盛的歌曲之所以能夠跨越年齡界限,贏得年輕聽眾的喜愛,正是因為其所蘊含的情感與哲思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經典之所以永恒,是因為觸及了人性中最柔軟、最真實的部分。李宗盛的歌曲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和複雜的編曲,卻總能在不經意間觸動人心。”南雷雷説,“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承載着時代的記憶和人們的情感。李宗盛的歌以其獨特的旋律、歌詞和演唱風格,打動聽眾的心靈。這些歌曲之所以能夠跨越時間的長河,正是因為它們捕捉到了人性中共通的情感體驗。”
此外,經典作品的魅力還在於它們具有時代的印記。“李宗盛的音樂作品大多創作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人們的生活狀態。這些作品不僅是音樂的經典,更是時代的見證。”資深音樂製作人卡先生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説,通過音樂作品可以了解到不同時代的歷史和文化,感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
至今為止,李宗盛已創作、製作300多首歌曲,與近70位歌手、藝人合作過,經典作品的傳承也是其永不過時的重要原因——不少年輕人第一次聽到李宗盛的音樂作品,不是通過父母,而是通過短視頻&&及各大社交媒體、音樂軟體的推薦或翻唱演繹。“李宗盛的經典曲目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地被傳播和演繹,新一代歌手也紛紛翻唱他的經典作品,使得這些歌在新的時代裏煥發出新的活力。”卡先生説。
聆聽中感受成熟之美
社會生活的快節奏也影響到一代人對音樂的審美觀念。新一代年輕歌手的音樂往往充滿了活力與激情,相比之下,李宗盛的音樂則顯得更為成熟與內斂。這種成熟的音樂風格離不開他過往豐富的人生經歷,他的歌享譽上世紀80年代,傳唱於上世紀90年代,火遍本世紀00年代。1982年,憑藉一首由鄭怡演唱的《結束》,李宗盛從一個穿着夾腳拖鞋幫家裏送煤氣罐的草根音樂人,正式邁入唱片界,並迅速成為華語樂壇的中流砥柱,也是滾石唱片直擊內地聽眾耳朵的最具力量的聲音。
從2023年到今年10月,李宗盛在每一場演唱會上都保持着恬淡自然的狀態,這位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創作者依然保有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舞&上,他抱着吉他,用那飽經滄桑、充滿故事感的獨特嗓音,將生活中的無奈與苦澀、堅韌與不屈、希望與憧憬、失落與掙扎逐一吟唱。這種成熟的美感,讓年輕聽眾在聆聽中感受到了歲月的沉澱與生命的智慧。
在演唱會上,他時常自稱“小李”,跟台下的觀眾暢談自己的創作與人生經歷。不論是曾經的起伏變遷,還是創作上的瓶頸與情感上的波折,他都能在舞&上泰然地聊起,“正是這幾十年的起起落落,賦予了他音樂作品中那份獨特的成熟韻味,《生命中的精靈》《凡人歌》《當愛已成往事》《鬼迷心竅》等歌曲至今有着超高的傳唱度。”南雷雷説。
當李宗盛唱起《漂洋過海來看你》《領悟》《陰天》等他曾經寫給不同歌手的爆款歌曲時,他總&&自己只是寫歌的人,自嘆演唱技藝不如專業歌手,並開玩笑説自己是“坐享其成”,“他們唱紅了,我再來唱。”而實際上,萬千觀眾趕到現場想要聽的,正是六十多歲的“小李”那別有一番韻味的演唱。
音樂共鳴超越年齡界限
如今的音樂人和音樂作品,難免會被貼上標籤劃定類別。資深音樂總監小飛卻認為,在音樂欣賞這一領域,任何標籤都是蒼白無力的。“李宗盛的音樂之所以能夠跨越年齡界限,贏得年輕聽眾的喜愛,正是因為它超越了簡單的標籤與分類,觸及了音樂本質的內涵與情感。我們不應該絕對地給李宗盛打上‘00後愛聽’或‘00後不聽’的標籤。事實上,無論哪個年齡段的聽眾,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品位與欣賞標準。”
“我大概無法全然描繪這個年代所發生的事,因為每一代有每個年代的審美、語言、對話的方式,所以像我這一代的音樂人,已然完成我的任務。”這是李宗盛在演唱會上對自己音樂創作生涯的總結,但他的音樂受眾從未局限於某一個年代。
年輕聽眾之所以鍾情於李宗盛,正是因為他們在他的音樂中找到了共鳴,這種共鳴不僅僅來源於歌曲本身,更來源於他們對音樂內涵的追求與需要。“音樂是一種無國界、無年齡界限的藝術形式。不同年齡段的聽眾對於音樂的喜好可能不同,但並不意味着他們不能欣賞其他年齡段的音樂作品。李宗盛的歌讓年輕聽眾可以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愛情的悲歡離合、夢想的熾熱追求以及成長的刻骨銘心。這些深刻的情感體驗與人生智慧,正是他們所需要的音樂內涵。”小飛説。
卡先生認為,李宗盛的音樂正説明了好的藝術作品是能夠跨越年齡和時代的界限,觸動人們心靈的。“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的聽眾,都可以從他的音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和力量。”
文/記者 壽鵬寰 實習生 王佳懿
攝影/水滿則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