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草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登&莫斯科扎裏亞季耶音樂廳。牛小北攝
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馬林斯基劇院濱海分院裏,觀眾起立鼓掌,喝彩一浪高過一浪,向着&上的中國音樂家奔涌而去——當地時間10月7日晚,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俄羅斯巡演最後一站音樂會在這裡圓滿落幕。
莫斯科、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9天,3城,跨越7個時區的距離,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中俄建交75周年之際,這次橫穿俄羅斯大地的旅途不只是一次音樂訪問,更是兩國人民相知相親、世代友好的真實寫照。
巡演途中,執棒樂團的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常説:“音樂是世界的語言。”跨過文字的差異,音樂家用獨有的方式傾訴友情:呂其明的《紅旗頌》、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陳其鋼為小號與樂隊而作的《萬年歡》、斯克裏亞賓的《狂喜之詩》,4首巡演曲目,中俄作品各佔一半;鋼琴家羅維、小號演奏家謝苗·薩洛馬尼科夫,兩位助陣獨奏家一中一俄。所有人全力以赴,共同托舉起巡演的一路高光。
“樂團整體狀態非常好,弦樂尤其優秀,稱得上世界一流水平。”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教授亞歷山大·波利舒克把最真誠的讚譽送給遠道而來的中國同仁。3站巡演,不少當地觀眾都是第一次現場聽中國樂團演奏,中國音樂家理解俄羅斯作品之深刻、雕琢之精彩,讓他們信服讚嘆。與此同時,借助音樂的橋梁,“中國故事”不斷走向更加廣闊的舞&。俄羅斯觀眾安娜初聞《紅旗頌》,便對樂曲的恢弘氣勢印象深刻,透過緊促的節奏和激蕩的旋律,她對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有了更多了解。
正式演出之外,豐富的交流活動隨之展開。從莫斯科的“中國與俄羅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及中俄建交75周年文藝演出”,到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的李心草指揮大師課,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符拉迪沃斯托克總領事館的專場音樂會,音樂讓人們相聚相知。
“在打造國際文化交流&&時,國家大劇院始終秉承‘既要高水平請進來,也要高水平走出去’的理念,期待用持續均衡深層的發力方式,營造交流勝景。”此次帶團前往俄羅斯的國家大劇院黨組副書記劉嵐説。對胸懷世界的中國藝術家來説,俄羅斯巡演絕非終點,未來,更多文化交流的華章將掀開新的一頁。(北京日報記者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