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檔即將“收官”之際,愛奇藝《喜劇之王單口季》、騰訊視頻《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兩檔喜劇綜藝同期上線,為觀眾帶來歡樂。值得關注的是,“潛伏”一年之後回歸的喜劇綜藝再度“霸屏”熒幕,都有哪些創新?又是如何讓觀眾對喜綜重拾信心的?
新老喜劇人齊聚 為行業紓困
8月16日,原創單口喜劇競演節目《喜劇之王單口季》在愛奇藝播出。該節目定位原創單口喜劇競演節目,在40多個俱樂部和1000多名演員中精心選拔出40多位喜劇&柱,以幽默詼諧的段子展現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觀察。作為愛奇藝喜綜賽道的“壓寶”節目,《喜劇之王單口季》集結全&&之力,由《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知名選手和脫口秀達人們疊加出場。主持人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一季的冠軍蔣龍,而周奇墨、龐博、楊笠等脫口秀老將,小鹿、付航、小北等頭部喜劇演員也都登&表演,還有劉旸、鑫仔等喜劇人加盟。郭麒麟、吳鎮宇、羅永浩、楊天真等氣氛組成員和觀眾一起為喜劇新人們打氣、助威。
在昨日舉行的《喜劇之王單口季》發布會上,提及節目意義時,氣氛組成員羅永浩就有感而發:“很多新人在脫口秀行業默默耕耘很多年,在線下其實已經小有名氣。他們可能謙虛地認為是借助節目這個大舞&走進了公眾視野,但作為熱愛脫口秀的觀眾,我覺得是這些&&有幸請到他們,得以讓節目變得好看。希望每年都能看到更多‘老炮兒’走上大舞&,面對公眾,同時能有更多新人嶄露頭角。”
從目前節目播出的效果來看,《喜劇之王單口季》一經上線就獲得不俗反響。首期節目播出後不到兩天,內容熱度值已突破8500,還一舉拿下貓眼、雲合、藝恩等多個數據榜單第一。不過,一位喜綜行業內部人士&&,對於喜劇人才的挖掘和培養,才是節目真正意義所在。“不是&&給新人機會,是新人給&&機會,讓&&能夠在喜綜賽道上佔據一席之地。對於節目來説,無論是郭麒麟還是吳鎮宇,大眾熟悉的氣氛組嘉賓只是錦上添花,而有段子、有原創作品的選手才是‘雪中送炭’。”該人士説道。
喜劇綜藝的創新“事未竟”
8月20日在騰訊視頻上線的《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被視為騰訊視頻與愛奇藝在喜綜賽道上的較量。節目邀請海內外51組優秀的脫口秀演員同&競技,通過好笑好玩、自我調侃的段子,分享快樂,傳遞積極的生活態度與喜劇精神。首期節目中,徐志勝、何廣智、呼蘭等脫口秀老友帶來精彩表現。此外,哈哈曹、繼業、哈瑞等新鮮面孔為舞&增添活力與看點,給市場和行業帶來令人驚喜的新能量。張雨綺、魯豫、大張偉、竇文濤等笑友團成員之間的互動也為節目增加了更多的期待值。
值得一提的是,該節目憑藉其獨特的幽默內容和輕鬆氛圍,為觀眾帶來了愉悅體驗。觀眾對節目的互動性、觀賞性以及熟悉的喜劇演員回歸&&歡迎,並對節目的賽制、時長及新面孔&&讚賞。因節目剛剛開播,具體“笑果”還有待觀察。
除了上述兩檔同期上線的節目外,《單排喜劇大賽》、《HAHA MAKER百貨公司》《開播!情景喜劇3》《今晚開放麥2》等新一輪喜劇綜藝都將於年內和觀眾見面。一位喜綜賽道操盤手錶示,喜劇綜藝的“走紅”並非偶然,其折射出大眾對“笑”的需求逐漸攀升。然而,喜綜的創新“事未竟”。該人士&&,時下,喜劇競演類綜藝節目憑藉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觀眾的喜愛,成為電視熒屏上一股強勁的潮流。但是,這種繁榮的背後也隱藏着一些問題,比如對個人標籤的過度強調限制了演員的發展空間,段子內容的深度不足削弱了節目的內在價值,而節目模式的同質化現象進一步影響了觀眾對節目的持續關注。對此,演員應擺脫市場化運作下的浮躁心態,基於現實生活進行內容創作。同時,節目應在放鬆娛樂與文化審美之間保持平衡,以真正的喜劇精神來打造精品內容,引導節目創作向專業化、深度化的方向發展。(記者 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