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白蛇:浮生》熱映 重塑經典傳説 探尋生活真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16 08:59: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動畫電影《白蛇:浮生》熱映 重塑經典傳説 探尋生活真愛

字體:

《白蛇:浮生》劇照。出品方供圖

  取材中國民間傳説《白蛇傳》的動畫電影《白蛇:浮生》公映後,受到廣泛關注。本報記者約請影片主創、文化研究者和電影專家就該片對中國民間傳説的改編、新技術的運用和海內外傳播等方面展開討論,深入解讀影片的人物塑造、時代背景再現和愛情主題強化等問題,讓業內外從中窺見國産動畫電影的創作風向。

  ——編  者

  

  主持人:

  記者  苗  春

  嘉賓:

  李佳鍇(《白蛇:浮生》導演)

  羅靚(美國肯塔基大學教授、白蛇文化研究專家)

  盧冉(杭州文旅局宋韻文化智庫專家,宋代餐飲史、美學史研究者)

  饒曙光(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再講古老故事

  記者:根據中國民間傳説《白蛇傳》改編拍攝的影視作品已經有多部,1992年首播的台灣電視連續劇《新白娘子傳奇》、1993年上映的香港電影《青蛇》等産生了廣泛影響,追光動畫也分別於2019年、2021年推出《白蛇:緣起》和《白蛇2:青蛇劫起》,為什麼此次要再拍《白蛇:浮生》,再講這個故事?

  李佳鍇:《白蛇:浮生》屬於追光動畫的“新傳説”系列,這個系列的宗旨就是講述一些中國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傳説故事,提煉傳統文化的精髓,用現在的價值觀和技術手段進行新的呈現。每一代人都肩負着給下一代人講述故事的使命,我們的願望就是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更多人了解,讓孩子們通過影視作品接觸寶貴的文化遺産。《白蛇傳》的故事本身非常有張力,足夠精彩,可以一直被敘述。《白蛇:浮生》也是想把“白蛇”系列講述得更完整,因為《白蛇:緣起》講了故事的前傳,《白蛇2:青蛇劫起》講了故事的後傳,《白蛇:浮生》恰好可以承前啟後。

  記者:《白蛇傳》故事以及這部影片為什麼會吸引觀眾?

  羅靚:從晚清一直到當代,一些外交官、傳教士等曾向英文世界介紹《白蛇傳》的故事。英文世界以此為題材的舞&劇《白蛇夫人》《白蛇》等都曾在海外的劇場上演,甚至獲得重要獎項。以往中國、日本、韓國都拍攝過《白蛇傳》題材的影片,對人性的探討引發共鳴。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人與人坦誠相見,就能得到愛。在眾多藝術作品裏,白蛇都願意放棄長生不老和魔法而成為人,只因為她對人間的嚮往和對許仙的愛。

  李佳鍇:《白蛇:浮生》講述的是一對有情人在南宋的臨安生活的情景和受到的阻礙,片中的愛情真誠、樸實,傳達的家庭觀念、生活觀念也可以給當下年輕人一些啟示。“情”字始終貫穿其中,白蛇一直追尋阿宣也就是許仙轉世,始終深愛對方。

  饒曙光:《白蛇:浮生》的人情味很濃,很多劇情的轉折都是從人性邏輯出發,更容易得到普通觀眾的認同和共鳴。許仙與白蛇的愛情、白蛇與青蛇的姐妹情以及許仙的姐夫李公甫與許仙、白蛇、青蛇的情感都表達得非常充分。

  盧冉:影片把愛情表現得非常美好。電影中有一個情節很動人,許仙和白蛇結婚時,各剪一綹頭髮,用紅色絲線係起來,象徵永結同心,還共同發出愛的誓言。

  記者:影片在改編方面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饒曙光:許仙形象的變化是這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以往版本裏的許仙在這段愛情關係中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性格有些懦弱。這部影片中的許仙形象更加鮮明,勇敢且主動,突破了傳統定式和套路,成為在愛情裏與白蛇對等的存在,因此獲得了一些高光時刻和重點表現。

  羅靚:《白蛇:浮生》裏的許仙跟以前不一樣。作為凡人,他拼盡全力拯救他的蛇妻,奮力一擊、力挽狂瀾,不再是一個文弱的人。其實過去的電影作品和田漢改編的京劇《白蛇傳》裏都含有許仙深愛白蛇,願意為了愛有所付出的情節;在京劇中,白蛇早已對許仙坦白“為妻本是一蛇仙”。《白蛇:浮生》中,許仙對白蛇深切、長久的愛,終於轉化成他幫助白蛇、青蛇對抗法海的力量。這部動畫電影讓觀眾對這種愛感同身受,被深深打動。

  李佳鍇:這部影片講述的故事從白蛇、許仙斷橋初遇開始,經歷幸福和艱辛之後,又在斷橋暫時結束。我們用傳統佳節和農曆節氣串聯整個故事,佳節和節氣也是古時候人們一年農耕勞作、循環往復的時間標誌。影片中對夏至、冬至等節氣和元宵節、端午節等節日,還有節令美食和踏青、觀潮等民俗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表現。我們也為影片加入很多喜劇元素,呈現生活趣味和歡樂瞬間。如片中的錢塘縣捕頭李公甫,不僅討喜、可愛,還有市井感,把全片的喜劇戲份都串起來,讓本來有些棘手的對小白、許仙的喜劇性嘗試,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讓法海也參與到喜劇裏,我們給他設計了坐騎金毛犼,又萌又拽,頗有笑料。

  再現宋代風韻

  記者: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是南宋,影片如何再現臨安的宋代風韻?

  李佳鍇:臨安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我們去杭州實地采風,西湖、河坊街、九溪十八澗、錢塘江等都仔細觀覽、感受。我們參考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將裏面的細節加到影片裏,再用建築物以及很多參天古樹去豐富街道,讓整個城市“活起來”。為了突出江南水鄉多雨的特點,我們設計了多場雨景。此外,我們融合、更新了技術,對人物微表情進行調整,比如小白跟5年前《白蛇:緣起》時乍看一模一樣,細看更精緻、美麗,小青的造型氣質降低了戰鬥性,更生活化,是融入臨安百姓生活的姑娘。

  羅靚:電影裏的杭州很美,像水彩畫,西湖的湖面、柳蔭、小船、斷橋……都是富有表現力也很經典的畫面。白蛇“埋釵”的時候突然出現雪景,小青在樹上把雪都抖下來,場景就變成春天,非常美妙、靈動。還有影片中表現的針灸、節氣等,都是神來之筆。

  記者:影片對當時社會生活的再現,如何輔助故事的講述和人物性格發展?

  盧冉:《白蛇:浮生》給觀眾呈現了生動的宋代社會生活。比如影片中的酒樓用了一個藍色的琉璃小盤子,靈感源自宋代會進口一些西亞、南亞的玻璃原料,再運到杭州、廣州等地的作坊做成器皿,當時叫“藥玉”。飲食上,影片中有各種時令美食,比如元宵節吃糰子,端午吃粽子(那時叫角黍),清明或者寒食吃青糰,街上還售賣各種蒸糕、餅以及宋嫂魚羹、東坡肉、蟹釀橙等菜肴。白蛇喝雄黃酒是這個故事的重要節點。喝雄黃酒辟邪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大家因為很開心,一定要讓白蛇喝雄黃酒。白蛇明知危險還冒險,是因為這是當時生活裏最快樂的事情之一,影片中表現的情境很有説服力。多數情況下,《白蛇傳》的愛情主題、家庭主題會掩蓋這個故事的生活主題,實際上這個故事的核心是因為白蛇嚮往美好的人間生活,才會放棄千年修行到一個繁華城市去,過一種有煙火氣的生活。這部電影表現出這份美好,讓這個故事立住了。

  再創動畫佳作

  記者:如何評價追光動畫對中國民間故事和傳説的改編和創作?

  羅靚:追光動畫多年來堅持把中國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説拍成動畫電影,但風格又不是完全傳統的,具有一定的先鋒性、創造性,又適合現代人觀看,作品讓全年齡段觀眾都感興趣,叫好又叫座,很不容易。最難的是把家喻戶曉的內容做出新鮮感,而且打動人心。《長安三萬里》中《將進酒》的段落,和《白蛇:浮生》裏許仙吹笛的段落有點相似,影片營造的氛圍都令我非常感動。我一直對民間神話傳説的現代性轉化很感興趣。這部影片中有非常多嘗試,不生硬,有創造力,值得繼續探索下去。

  記者:追光動畫的作品帶給中國電影哪些啟示?

  饒曙光:追光動畫的“白蛇”三部曲從傳統文化當中吸取營養,注重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和創新性表達,注重與當下觀眾實現良性互動和共鳴。3部影片的畫風都立足於中國古典繪畫,呈現中華美學精神,美輪美奐,能夠有效地吸引和感染廣大觀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的題材庫,關鍵需要我們找到更好的路徑和方法。這3部作品在挖掘《白蛇傳》的奇幻元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同時也注重共情,從而持續地贏得觀眾的喜愛。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