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佩倫 痛並快樂着的創作會持續下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13 08:53:47
來源:北京晚報

閆佩倫 痛並快樂着的創作會持續下去

字體:

  在今年的喜劇競演類節目《喜人奇妙夜》中,演員閆佩倫終於沒有像前兩次一樣“一輪游”。他與隊友張祐維組成的“又一輪”組合,堅持到了賽程過半,在團體賽中險勝過關。重新回到喜劇舞&,這一次的閆佩倫多了幾分松弛感,他沒有了那麼多的勝負欲,更在乎舞&上的那一刻,那個發光的自己。

 

  

  十年“北漂”,偶然成為喜劇人

  閆佩倫並不是專業的喜劇演員,2014年畢業於天津傳媒學院,他的本科專業是影視表演,走上喜劇道路完全是種偶然。閆佩倫回憶,大二時有老師來學校挑選演員去參加一檔喜劇綜藝節目,他被選中,從此就步入了喜劇的賽道。

  説來也巧,來選人的老師正是當時《愛笑會議室》的主創人員之一,大學畢業後閆佩倫沒有做過多的規劃,就一直跟隨着這位老師。“這件事説起來是很有緣的,我並沒有一開始奔着喜劇去,但是一接觸又挺喜歡,就這麼做下來了。”這種“隨波逐流”式的職業路線幾乎貫穿了閆佩倫的“北漂”十年,他自言是這種半推半就的性格將他推入了喜劇圈,但並沒有經過多少深思熟慮,很快就要面臨最根本的生存問題。

  “真的來了北京以後,就發現其實很多事情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閆佩倫直言當年的北漂生涯,其實也算不上“真的進了喜劇圈”,“誰也不認識,不知道怎麼開始,並不是會了點表演就什麼都可以。”他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弊端”,“我害怕未來,也害怕失去,我不會自己主動去面試和努力,直到《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出現。”這檔後來被稱為“一喜”的綜藝節目讓閆佩倫第一次有了走上全國喜劇舞&的機會,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只出演了一次就被淘汰了。

  閆佩倫後來回憶,這次淘汰成為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它讓我找到了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是什麼,我的夢想依然是做演員,而喜劇就是一塊很好的跳板。”第二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再次來臨,閆佩倫依然沒有走到最後,但這次的他找到了那個松弛的自己,“淘汰得甚至比‘一喜’還快,但這次的淘汰就沒有打擊到我,我也沒有懷疑過自己不行。”被淘汰的閆佩倫成了其他隊伍的助演,大大小小的角色他都演,反而在觀眾面前成功“刷臉”,成為這一年最有認知度的演員之一。

  成為演員,依然追求喜劇的突破

  在《喜人奇妙夜》播出前,閆佩倫驚喜地出現在熱門網絡劇《我的阿勒泰》中,他出演的護邊員朝戈,是劇中年輕遺孀托肯的心上人。閆佩倫在劇中沒有刻意搞笑,演出了護邊員對草原深沉的熱愛,對愛情純真的追逐,以一名合格的演員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

  從喜劇舞&轉戰熒屏,成為當時“一喜”“二喜”後不少演員的選擇,同閆佩倫同期的蔣龍、史策等人也都開始進入國産劇的舞&,並成為演藝界閃閃發光的新人力量。閆佩倫直言,這也是喜劇綜藝帶給他的職業機會,“儘管沒有在節目中拿到很好的結果,但這種全國性的舞&還是讓業內看到了我,知道我可以演戲。”有了公司後的閆佩倫不再那麼隨波逐流,“朝戈”一角的機會也是經過面試爭取而來。“這件事讓我明白,只要認真地去做你熱愛的事情,那它的結果一定會好。”《我的阿勒泰》帶給他某種確定性,這讓閆佩倫開始相信努力的回報和主動爭取的意義。

  作為喜劇競演節目的“三朝元老”,閆佩倫如今也有了一些“野心”。他在一次次的展演和節目中發現自己的弱點,並試圖在舞&上完善。他至今搞不清楚所謂的“觀眾緣”是什麼,面對觀眾的超高期待,他始終保持着對喜劇舞&的敬畏。經常參加節目的同行們調侃,在高壓的創排方式下,競演類節目就是一座“喜劇監獄”,閆佩倫同樣深感壓力巨大。

  在他看來,新一代喜劇人面臨的創作困境始終存在,從“一喜”時還需要向觀眾解釋什麼是“Sketch”(節目採用的一種喜劇方式),到如今觀眾在看節目時已經能夠清晰地分辨出演員在使用哪種喜劇技巧。可用的喜劇場景幾乎使用殆盡,“婚禮、葬禮、飯店、拳擊館、飛機場,幾乎所有場景都出現過了,連猩猩、恐龍、馬等各種動物也都用過了。我們是始終掙扎着做創新,但同時還是希望找到更多能夠引起共鳴的內容,找到‘左燈右行’的衝突感。”閆佩倫説,節目到了後半程已經非常緊張,他和隊友們還在努力“從枯竭的過程裏尋找一滴水,這是一場沒有敵人的戰爭”。對他而言,這種“痛並快樂着”的創作將會持續下去。記者 李夏至 文 李典超 攝

【糾錯】 【責任編輯: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