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28日,劉德華時隔11年再次來京開唱,帶動了華熙LIVE·五棵松的熱度。華熙LIVE的下沉廣場裏,演出前人頭攢動,有的歌迷戴着應援色的飄帶,有的粉絲貼好了偶像的臂貼,還有人帶來了此前觀看劉德華演唱會的門票,在場館前激動合影……每一次大型演唱會的上演,都是歌迷和歌手、觀眾與城市之間的“雙向奔赴”,今年以來,北京大型演唱會熱度持續走高,吸引全國各地觀眾來京,激活了城市消費新業態。作為“演藝之都”的北京,演藝産業潛力不斷釋放。
數萬觀眾在鳥巢觀看演唱會。
劉德華演唱會現場。
場地場次升級
北京成為歌迷觀演目的地
7月26日晚,從浙江來北京看劉德華演唱會的董女士在體育館裏喊啞了嗓子,一首首全場大合唱的歌是她的青春記憶,也是她期待已久的音樂之約。原本,她訂的是26日一早飛北京的機票,擔心受近日颱風影響,特意退票改買了前一天的高鐵,提前到達了北京。演唱會之行變成了兩天的北京短途旅行,她逛了琉璃廠,探訪北京小吃,還早早就“踩點”演出場館,等待和一萬名粉絲共赴“約會”。
今年北京大型演唱會的熱度高漲,成為不少歌迷的追星目的地。張學友、鳳凰傳奇、莫文蔚、五月天、李榮浩、張信哲、王心凌等歌手紛紛登&,進入7月份之後更是迎來暑期高峰,劉德華、梁靜茹、動力火車、薛之謙、好妹妹樂隊相繼開唱,即將到來的8月,還有汪峰、張傑、徐懷鈺等明星來京辦演唱會。無論近處的河北、天津,還是遠至廣州、黑龍江,都有歌迷“跨越山海”而來。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統計分析,2024年上半年全國大型演出市場呈持續上升態勢。由於2023年演唱會市場火爆,演出機構在今年擴大了演出規模,部分歌手轉而進入可容納觀眾人數更多的場地舉辦演唱會。這一現象在北京演唱會市場體現得非常明顯,去年在體育館舉辦演唱會的張信哲,今年升級前往鳥巢,多年前在劇場舉辦演唱會的辛曉琪,今年直接在國家體育館開唱。
演出市場上,北京演唱會的規模體量非常可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範圍內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票房收入146億元,全年演出2400余場,觀演人數達2000萬以上,單場票房超過1000萬的大型演唱會佔比達39%。今年6月,當劉德華北京演唱會開票時,總計3萬餘張門票吸引了超過120萬人同時在線搶票。半個月前,薛之謙在鳥巢舉辦6場演唱會,五六月之交,五月天在鳥巢更是破紀錄地唱了10場,以鳥巢三面&演唱會可容納4萬人做保守計算,6場演出可吸引24萬人次觀演,10場則共達40萬人,票房收入顯而易見。
打“飛的”看演出
吃住行玩促進文旅消費
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跨城觀演比例的提高,也體現了演唱會拉動文旅的經濟價值。
“我終於可以請我媽媽看演唱會了!”7月27日,觀眾迪迪在社交&&分享她帶媽媽來京看劉德華演唱會的喜悅。今年6月,在河南工作的她看到劉德華北京演唱會開票的信息,立刻決定搶票,“我媽媽是劉德華好多年的歌迷了,我小時候就聽她唱《忘情水》。”迪迪説,“居然那麼幸運搶到了票,我們一起來北京圓夢!”
“在過去,不少人覺得打着‘飛的’看演唱會興師動眾,旅游出行也會提前很久規劃。但現在,演唱會變成了游客策劃旅行的原動力,也是旅游出行的第一目的。”北京演出娛樂行業協會會長張海君説,觀演觀念的變化和演唱會市場的爆火相互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一觀念的轉變已從偶發性變成了常態化,讓演唱會成為帶動文旅的一大引擎。
燈塔專業版運營總經理王舒介紹,2023年全國大型演唱會跨城觀演比例達68%,創歷史新高。“與非跨城觀眾相比,跨城觀眾也傾向於觀看演出後在當地及周邊城市進行旅游,佔比達到26.8%。”王舒説,不少觀眾會選擇在觀演城市展開一次1到3天的短期旅行,吃、住、行、玩對城市的文娛消費貢獻不容小覷,“以兩千元消費作為分界點,跨城觀眾與非跨城的觀眾在演唱會的消費上存在明顯的差異,跨城的觀眾更願意為高品質的演出付費,追求更加極致的觀演體驗,也更願意為深度體驗和優質服務買單。”
變“流量”為“留量”
演唱會綜合效益日漸提升
跨城觀演比例逐漸提升,演藝行業對城市發展産生出越來越明顯的“杠桿效應”,大型演唱會也因此被稱為“行走的GDP”。當演出場次日漸增多,把觀眾的“流量”變為“city walk”的“留量”,體現的是北京這座城市的綜合吸引力。
“演出領域,大型演唱會對經濟的帶動最具特殊性,具有機動性、靈活性的特點。”張海君説,演唱會在已建成的大型場館上演,這意味着前期投入的成本很低,不斷容納歌手輪流登&,帶動更高的經濟效能。有數據顯示,2023年9月,周傑倫在天津的4場演唱會綜合帶動效益33億元,今年在天津舉辦的兩場林俊傑演唱會,綜合帶動效益為15億元。
看演唱會不再是一年一次的稀缺品。王舒透露,目前演唱會觀眾的觀演頻次都在提升,“在一年內觀看兩場及以上演唱會的購票觀眾,佔比超過20%,一年看4次演唱會以上的觀眾佔比也能達到4%。”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和“演藝之都”,來京舉辦演唱會的歌手數量龐大,總場次也在國內遙遙領先,有更多機會吸引各地觀眾反復來京。
目前,北京為觀演觀眾提供的配套服務越來越完備,鳥巢、國家體育館、華熙LIVE·五棵松附近的商圈非常活躍,隨時迎接着體育場館吞吐的大量人流,為他們帶來絕佳的夜生活體驗。張海君建議,文旅部門可以提早策劃,比如在演出獲得審批後順勢而為,把單一的演出項目變成綜合的文旅品牌活動,以整體策劃推動文旅發展,“這無論是對提升來京觀眾觀演意願、消費意願,還是對‘演藝之都’建設的整體規劃,都會起到長遠、有益的影響。”(北京日報記者 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