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雄鷹》帶來的藝術衝擊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3 09:16:20
來源:文匯報

《海天雄鷹》帶來的藝術衝擊力

字體:

       

《海天雄鷹》來了,精神飽滿,氣場磅礡,可看性強,衝擊力大,是難得的一部反映我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優秀作品。

在反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藝術作品中,不能沒有軍人的風貌。現實題材軍旅劇曾經在屏幕上相當亮眼,《潮起潮落》《DA師》《突出重圍》《士兵突擊》等等,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海天雄鷹》乘風破浪,可謂再譜新篇。

《海天雄鷹》帶領觀眾走進了廣闊的海天世界。

很顯然,航母題材比較特殊,這是中國電視劇第一次講述中國航母故事,自帶神秘性。對普通觀眾而言,很難近距離接觸到航母,劇情帶我們一步步走近航母,尤其是伴隨着艦載機的起飛,為人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海天世界。

不可否認,長時間生存于都市、職場、商場,人們的目光總是被高樓大廈所阻,人們的心情也難免被種種誘惑所絆。現在流行一個詞叫“治愈”,治愈什麼?實際上,《海天雄鷹》對於現代都市人的心情就有一種“治愈”功能,跟隨艦載機飛行員的足跡,跟隨他們追求的目標,就能看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更高遠的境界。

劇中人物夏醫生,本來是在試飛基地為飛行員做心理諮詢的,但通過與這些軍人接觸,了解到他們的精神世界之後,她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開啟了新的人生航道——申請上艦,成為航母上的一名女兵,與國防現代化建設同行,走進了自己精神上更開闊的空間。文藝作品,就要有這種開闊人心的力量。開闊人心,提高境界,就是一種“治愈”。《海天雄鷹》為觀眾打開的這個海天世界,引我們矚目於更遠、更強的目標,大格局油然而生。

《海天雄鷹》展現了“中國必須得贏”的軍人使命。

航母,曾經是中國人的夢想,因為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誌,是國防重器。因為沒有航母,我們的近海安全總是受到威脅。你看,劇中美國航母進入了中國領海,艦長卻説,“海洋和天空沒有界碑,誰有力量到達,那裏就是誰的。”列強將這個邏輯寫在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你不想被欺負,就必須具有與之抗衡的力量。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我們在劇中看到,上世紀60年代,中國空軍飛行員在南海上空擊落了一架美國的艦載機。到了80年代,正是這位英雄飛行員余兆年,對孫子余濤説,咱們國家沒有航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估計被欺負的狀態還難以改變。要改變這種被欺負的狀態,中國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航母。

逐夢航母,是幾代人的夢想,而這一夢想就要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實現了。

作為艦載機試飛員,肩負着神聖使命。艦載機起降是所有航空飛行中最尖端的科目,被譽為“刀尖上的舞蹈”。沒有教科書,沒有數據,中國的艦載機起步只能從0開始。以試驗飛行大隊秦大地、謝振宇、余濤、康延成等為代表的飛行員,為了取得可靠的飛行數據,每一次起飛,都是一次與未知的戰鬥、與死神的交手,但是,他們無不爭先,總是要第一個飛行最新的科目,把“第一次”的危險留給自己。一次次試驗,一次次曆險,變未知為已知,終於建立起中國艦載機起飛和着艦的可靠數據,建立起科學的飛行系統,實現了在海天之間的自由翱翔。這一切都是中國軍人在實踐中摸索和創造出來的。

《海天雄鷹》吸引人,不僅是每次起飛都充滿着懸念,更在於始終充滿着這樣一股英雄氣:強國有我,不辱使命,海天逐夢,舍我其誰?無論他們身後有多少困難,像秦大地那樣的家庭,父母年邁,兒子患疾,但作為軍人,他義無反顧,國家的需要就是他的使命。還有老英雄余兆年,兒子已經為航空獻出了生命,他得知唯一的孫子余濤也要進入試飛大隊時,説他不牽掛孫子的安全是不可能的,但他仍然義無反顧,鼓勵余濤迎接挑戰。他的一番話説出了自己的道理:“辛苦不算什麼,犧牲也不算什麼!個人,可以不贏!但是,中國必須得贏!”中國必須得贏!這就是老英雄的心聲,就是中國軍人的使命,更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夙願。

《海天雄鷹》拍出了人民軍隊特有的軍人作風與審美正氣,給人一種英姿颯爽、陽光健康之美,令人振奮。

不得不説,演員的表演自然真實,自如到位。“首長”衣振邦,作風硬朗,頭腦清醒,知人善任,舉重若輕,不怒而威,又不失親和力,將帥氣質就在舉手投足之間,自然而然。秦大地,忠誠勇敢,技術過硬,作為“大隊長”,責任心強,重壓之下時有暴躁,與上下級之間常有衝突,成為各種矛盾的交匯點,他是一個堅韌的承擔者,但從無怨言,充分體現了軍人的犧牲精神,是一位英雄的飛行員,可信可敬,用俗話説,是條漢子!同樣給人留下鮮明印象的人物還有餘兆年,他心地赤誠,性格開朗,退役多年,軍人作風依舊,老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這就是“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吧?年輕一代飛行員謝振宇、余濤等更是意氣風發,風鵬正舉。

《海天雄鷹》刻畫的這一組軍人形象,傳達了國防現代化征程上中國軍人的精神風貌。他們攻堅克難,一路走來,充分顯示了人民軍隊的優良作風。作風就是一種氣質和精神。作品是否優秀,就看能否貫注這樣一種敢於競勝的中國精神,形成中國氣派。

《海天雄鷹》通過當代軍人群像、軍人作風,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審美正氣和強大的藝術衝擊力,是2024年電視劇的重要收穫之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志在星辰大海,前面還有無數難關需要攻克,還會有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中國文藝,應當更多地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的創造性實踐,聚焦中國人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智慧,創作出更多增強中國人志氣骨氣的優秀作品,讓海天雄鷹飛得更高更遠,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張德祥 作者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