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第六屆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北京當代”)在全國農業展覽館的11號館正式啟幕。作為今年北京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今年的“北京當代”進一步提升了內容的豐富性和包容度,匯聚了來自14個國家36座城市的122家參展機構。
開放而豐富的“本土性”是“北京當代”自創辦以來一直堅持的理念,這並不只是一種文化戰略,更是對豐饒多樣的藝術世界本身的尊重。本屆藝博會不僅融匯着來自不同文化與地域的畫廊,更把不同的類型與層級的藝術生態聚合在一起,從經典到潮流,從水墨到數字,從架上繪畫到公共裝置,從藝術原作到創意衍生,充分體現藝術在當代生活中的多姿多彩,讓觀眾集中領略到開闊的藝術生態光譜。北京當代藝博會藝術總監鮑棟&&:“今年的現場充分體現出了凝聚的力量,希望各方持續地攜手努力,打造一年一度的屬於北京的藝術季。”
今年“北京當代”的現場凝聚了122家參展機構和近千位藝術家的作品。藝博會的十個單元:價值、未來、藝述、眾望、數置、活力、集時、聚像、會面、膾飲,分別對應着藝術生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層級和觀察視角。
在畫廊單元“價值”和“未來”中,23家畫廊首次亮相北京當代藝博會,展現出多元的美學主張與藝術價值,充分詮釋全球視野下的“本土”概念。
“聚像”是“北京當代”聚焦於特定藝術作品或議題的單元,通過深度且獨立的觀察,發掘藝術家、作品和議題的真實相貌。今年聚焦於陳俊江、林靜雲、汪曉芙和於洋四位青年藝術家所代表的創作趨勢。
“北京當代”成為新人新作最好的展示&&,觀眾熟知的演員黃渤帶來了自己的五件作品,分別是《Breaker.激浪》《They立》《Drop迸綻》《曾經青澀》《6-3-1》。談及自己的“跨界”,黃渤&&:“以往影視作品更多的是合作創作,多工種協同作戰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妥協,藝術創作更多是自我表達,創作期間我面對的只有自己,很享受這個過程。”
據悉,“北京當代”的策展單元“藝述”將攜手北京時代美術館於今年6月8日至9月1日舉辦。由北京當代藝博會的藝術總監鮑棟策展,以“返場時代”為主題,展覽聚焦於35歲以下最年輕藝術家和他們的創作,將展出32位/組藝術家的60余件/組作品,其中26件是為展覽特別創作的新作。文/記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