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杜拉拉升職記》開啟了觀眾對國産都市職場劇的想象。但14年過去,職場劇仍是國産劇的短板,無論是數量還是話題度都遜色於其他劇種,“懸浮”“言情化”仍是觀眾對該劇種的主要批評。
2023年,聚焦新聞主播的港劇《新聞女王》的出圈攪動一池春水。這部劇不僅凸顯了港劇在職場劇領域的天然優勢,也是港劇把握內地觀眾口味、主動求變的一次體現。事實上,在職場劇領域,內地和香港各有所長,如今也逐漸走上互相取長補短之路。
困境
內地都市職場劇易患“精英病”
不少觀眾對華語職場劇的啟蒙都來自港劇。香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便推出了《壹號皇庭》《妙手仁心》《衝上雲霄》等一批聚焦某一行業和崗位的職場劇。現在回看,這些港劇不乏對歐美和日韓劇集的模仿,比如《妙手仁心》與美劇《急診室的故事》多有相似,《壹號皇庭》參考了美劇《洛城法網》,《法證先鋒》《法網群英》等劇集則受到《CSI》的影響。不過,它們不僅對專業人士的塑造頗為到位,更是形塑了觀眾對都市精英生活方式的想象——無論是《壹號皇庭》的律師下班去酒吧“Happy Hour”,還是《衝上雲霄》裏的飛機師自由穿梭於世界各地,這種屬於成功人士的生活都令人心馳神往。
至於內地職場劇,2010年播出的話題劇集《杜拉拉升職記》承接了香港職場劇的氣質,在諜戰劇和家庭倫理劇佔據內地熒屏的當年,以其都市感和職業范讓人眼前一亮。劇集通過講述外企白領杜拉拉在事業、愛情、家庭中的種种經歷,塑造出一個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形象,成功地吸引了一批正在崛起的都市白領階層。該劇不僅成為該年度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劇場的全國雙料冠軍,更創下網播&&播放量的新紀錄——上線14天,其總播放量超過1億次。
但在《杜拉拉升職記》打了樣之後,內地職場劇卻一度跑偏,飽受觀眾吐槽。最明顯的癥結在於陷入精英怪圈:大部分劇集的主角都是律師、高級白領等精英階層,而編劇對精英的想象都存在錯位,劇情的懸浮感便由此而生。
以律師行業為例,2019年播出的《精英律師》一開場就極度渲染主人公羅檳(靳東飾)的精英感:西裝筆挺、時刻戴着墨鏡、獲獎無數,但劇集除了凸顯他作為精英的傲慢之外,卻沒能很好描述他的工作能力。近年,電競和游戲開發成為行業劇和職場劇的香餑餑,但對電競從業者的描繪依然充滿了精英迷思:比如今年播出的《別對我動心》,男主人公顧尋被設定為大四一畢業便就任游戲公司總監,負責從零開發3A游戲(高成本、高體量、高質量的大型游戲)的精英,對他的工作內容卻沒有深入展示。
職場劇易被愛情線喧賓奪主
不同於歐美、日韓甚至中國香港地區的職場劇,內地都市職場劇最顯眼的關鍵詞是“女性”。無論是《女不強大天不容》《女士的法則》《盛裝》《怪你過分美麗》等反映職場女性生存狀態的劇集,還是更多披着職場皮談戀愛的都市愛情劇,女性是這些劇集的主角,也是受眾。
愛情仍是這些都市職場劇的重要組成元素。這個現象的出現,其實是創作者和市場的雙向選擇。內地觀眾對愛情題材有着較強的偏好:根據艾媒諮詢的調查,2023年中國電視劇觀眾劇情類型偏好中,有45.91%的消費者偏好愛情和都市類型劇集,佔比最高;而在貓眼2023年度劇集熱度榜上,上榜的30部劇集裏有20部帶有愛情標籤。
愛情從“調料”變“主菜”,有時也能烹出不錯的料理。比如去年播出的劇集《驕陽似我》,講述新人設計師盛陽(肖戰飾)和知名廣告導演簡冰(白百何飾)發展出一段“充電式愛情”的故事。劇中涉及新人如何處理與上司的關係、如何平衡工作與感情的職場問題,讓這部愛情劇接上了地氣。
但也有一些時候,都市職場劇不僅讓愛情線喧賓奪主,而且為了推動劇情發展,更不惜出現或不合邏輯、或降智的劇情,讓衝着“職場劇”噱頭而去的觀眾大呼上當。2016年播出的《親愛的翻譯官》宣傳時主打“國內首部解密同聲傳譯領域的電視劇”,劇情主體卻是喬菲(楊冪飾)和上司程家陽(黃軒飾)、前男友高家明(高偉光飾)的三角戀。而劇中對同聲傳譯這一職業的呈現也錯漏百齣,出現了諸如女主角在瑞士的非法語區學習法語、同聲傳譯時口型對不上等硬傷。
去年播出的《以愛為營》講述了財經記者和霸道總裁之間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但劇中對記者職業的業餘刻畫遭到諸多吐槽,比如讓記者“色誘”霸道總裁、衝到採訪對象家改稿等情節,都被觀眾揶揄“編劇好像沒上過班”。
進步
《新聞女王》找準內地觀眾的情緒點
港劇《新聞女王》去年異軍突起,成為近年少見的熱門港劇。該劇成為優酷站內史上預約TOP1,站內熱度值高達8740,豆瓣評分更一度高達8.6;在社交媒體上的能見度也極高:收穫全網熱搜1464個,“找個男人嫁了吧”“正式被確診為徐曉薇”等熱梗出圈。
《新聞女王》的成功,離不開&&和主創團隊對內地觀眾口味的揣摩。這部劇回應了內地觀眾“苦批皮戀愛劇久矣”的情緒,打出“全員事業腦”的宣傳口號,成功引爆討論。在復盤《新聞女王》的出圈經驗時,優酷副總裁謝穎分析,此次優酷在項目前期便介入,幫助創作團隊找準內地觀眾的情緒點:“我們希望在保持港劇原有的反轉多、節奏快的基礎上,跟上內地新的審美。原來的創作者可能更關注香港地區用戶的觀劇習慣和情緒,但我們作為一個&&,能夠用‘科技+數據’為創作團隊提供建議。”
找準方向之後,香港創作團隊便能發揮出他們在職場劇創作上的寶貴經驗,為《新聞女王》塑造出一群鮮活的女性新聞從業者群像。總導演鐘澍佳説:“在香港,女性很早就在職場取得比較高的地位。香港很多大機構和大企業的高管都是女性,TVB的編劇團隊大部分也是女性。作為創作者,我們只需要把日常的觀察合理運用到電視劇裏就行。至於劇中那些被觀眾津津樂道的&詞,我們沒有刻意設置爆點,都是根據每個人物的性格來展開。為什麼很多觀眾會覺得我們的&詞好玩、很爽,是因為真實和合理,能講到觀眾心裏去。”
不懸浮的內地職場劇越來越多
事實上,內地近年也出現一批質量不俗的都市職場劇。隨着現實題材劇集蓬勃發展,作為其分支之一的都市職場劇,整體風格亦隨之更加落地。接地氣、引發共鳴,成為當下都市職場劇的最大特徵和優勢。
近年的都市職場劇選材不再局限於律政、醫療、金融等傳統的白領行業,眾多新行業、新話題進入創作者視野,當中不乏精品。《安家》聚焦房産中介、《理想之城》講述了建築造價師的故事、《怪你過分美麗》以娛樂業金牌經紀人為主角……讓觀眾從中看出新意。
其次,劇集的敘事視角從精英降落到平凡人,更關注職場小白的成長,引發年輕觀眾共鳴。2020年,翻拍自韓劇《未生》的《平凡的榮耀》就取得了不俗的反響。該劇講述了投行小白孫弈秋(白敬亭飾)在組長吳恪之(趙又廷飾)的幫助下,在職場逐步成長的故事,豆瓣評分7.5分。這類以老帶新的故事範式不斷重復變奏,成為內地都市職場劇中最為常見的類型之一。去年播出的《平凡之路》則在去精英化這件事上做得更到位,故事講述幾位律師事務所新人的職場成長記,把以往看似高高在上的律師工作拉下神壇,還原到最基礎的案頭工作和雞毛蒜皮的瑣事上。
展望
“女性”標籤依舊顯眼,港劇迅速殺入賽道
盤點待播和已經公布拍攝計劃的職場劇可見,“女性成長”和“都市愛情”標籤依舊顯眼:除了白宇、王志飛主演的《前途無量》為男主戲之外,大部分待播職場劇均以女性挑大梁。
薛曉路自編自導、馬伊琍主演的《在不安的世界安靜地活》、譚卓、高葉等人主演的《橙色光芒》均聚焦中年女性的職業危機;韓東君、彭小苒主演的《走起!我的天才街坊》,譚松韻、許凱主演的《你比星光美麗》均是以職場為背景的都市愛情劇。孫儷繼《安家》《理想之城》後再出演都市職場劇,在《三十九二十八》飾演保險從業員。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聞女王》的帶動下,港劇已迅速殺入都市職場劇賽道。優酷和騰訊兩大&&目前公布的港劇合作計劃都瞄準了都市職場題材。優酷繼續與TVB 77工作室合作,打造圍繞公關行業展開故事的《黑色月光》、醫療劇《巨塔之後》。這兩部劇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大女主”——前者由楊茜堯主演,後者則邀得張可頤回巢主演。此外,《新聞女王2》也已官宣,將於2025年開機;《法證先鋒6:倖存者的救贖》已經拍完。騰訊視頻則與TVB監製羅永賢合作《企業強人》,以快遞業為故事藍本。(記者 胡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