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讓國劇品質邁出四大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3 08:59:03
來源:新京報

《我的阿勒泰》讓國劇品質邁出四大步

字體:

李文秀在阿勒泰的大草原上開心奔跑。

  《我的阿勒泰》在CCTV1和愛奇藝播出,作為CCTV1首次播出網絡劇,足見該劇的獨特性和價值。

  這部8集迷你劇,講述漢族少女李文秀(周依然飾)回到家鄉阿勒泰之後,找到心靈歸屬的故事。劇集開播後,收視登頂,今年全網好評一片,豆瓣開分8.5,是今年的最高分劇集。“散文一樣的劇”“電影級別的鏡頭語言”等成為好評關鍵詞。

  《我的阿勒泰》邁出了國産劇進階的“四大步”,在散文影視化改編、人物塑造、國劇藝術審美、文旅融合等方面,都做出了更深維度的探索。

  散文集影視化改編的一個優秀範本

  《我的阿勒泰》原著是李娟的散文合集,她對生活的感知力以及價值觀都非常獨特。創作者也抓住了它的精氣神,扎根生活,將個體成長、自然風貌、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帶給觀眾新穎的敘事與視聽感受。

  《我的阿勒泰》延續了原著的輕喜風,再加上漢族與哈薩克族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碰撞,誕生出很多認知誤解的小幽默,為劇集增添了不少輕快亮色。

  愛奇藝燦然工作室負責人、該劇總製片人齊康&&,“改編難度很大,需要很多勇氣。愛奇藝為創作團隊提供了堅強的後盾和創新的空間。”

  人物感染力強,觀眾的一次心靈療愈

  《我的阿勒泰》傳遞出一種幽默、通透的生活態度,特別是馬伊琍飾演的張鳳俠。她身上具有天生的幽默感,極度豁達灑脫,有一套生存哲學。她可以在漢語和哈薩克語之間“胡亂”翻譯,準確無誤地從櫃&拿出哈薩克牧民想要的“小鳥”牌香煙。

  張鳳俠絕不精神內耗,即便床塌了都無所謂,“又不是天塌了”。劇中,李文秀説:“我還是個有用的人對不對?”張鳳俠反駁道:“啥叫有用,生你下來不是為了讓你服務別人的。這個草原上樹啊、草啊,有人吃,便叫有用。要是沒有人用,它就這麼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

  相比那些熱鬧的都市劇,《我的阿勒泰》呈現了一種慢生活,隨性自由,對觀眾來説,是一次難得的心靈療愈。

  製作精良,國産劇審美的一次飛躍提升

  《我的阿勒泰》有着很強的電影感,製作精良。劇中的審美細節隨處可見,諸如聲音指導張楠在此前的採訪中提到,劇中有一場割木耳的戲,做後期的時候,導演滕叢叢説好像缺了一點濕潤的感覺。於是,張楠疊加了七八種聲音,才做出木耳很Q彈的質感。

  在導演看來,在這些細節上花心思,是為了呈現出生活的肌理和質感。無論是攝影、聲音還是燈光,都試圖打造出一種審美上的高級感。

  還有一場於適飾演的巴太在河邊“水中倒影”的鏡頭,仰拍鏡頭從水中拍到巴太的臉,他用一根樹枝攪動水面,泛起漣漪。鏡頭由虛到實,象徵着平靜的生活有了波瀾。

  一部劇集,不僅靠&詞和戲劇衝突去講故事,用審美視聽征服觀眾,也是一次極致享受。

  真實呈現大美新疆,對文旅融合的一次助推

  戈壁灘、綠草地、雪山、湖泊……《我的阿勒泰》為觀眾呈現了原生態的、純粹的、未污染的生命力。為了在熒屏上真實呈現阿勒泰的自然風光和真實風貌,《我的阿勒泰》是業內首部打通“原生HDR(高動態範圍成像)”拍攝製作流程的迷你劇,通過採用4K超高清拍攝、杜比全景聲音效設計,讓觀眾身臨其境。

  反映新疆當代生活的影視作品不多,《我的阿勒泰》也為觀眾呈現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寫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愛奇藝“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系列,通過影視劇帶動旅游業。《我的阿勒泰》又發起了“讀一本好書,看一部好劇,去一個好地方”的文旅合作新生態。很多觀眾&&想去新疆旅游,勢必又會帶起一波旅游熱潮。

  《我的阿勒泰》不僅在國內受到追捧,今年3月還入圍了戛納電視劇節主競賽單元,在海外釋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讓阿勒泰從草原走向全世界。文/滕朝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