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檔4月19日 《抗戰中的文藝》 集結四十余位中青代演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10 09:02:1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定檔4月19日 《抗戰中的文藝》 集結四十余位中青代演員

字體: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央視網聯合出品,首部文獻戲劇電影《抗戰中的文藝》宣布定檔4月19日。在發布的定檔海報與預告中,多位演員激情登場,他們所扮演的文藝大家們為救亡圖存而奔走呼號。

  《抗戰中的文藝》的故事

  橫跨14年

  電影《抗戰中的文藝》是國話首部文獻戲劇電影、首部搬上大銀幕的電影,也是戲劇第一次嘗試融合光影藝術,結合電影展現形式登上大銀幕。影片以歷史文獻為依據,戲劇舞&為核,電影藝術為軸,打破舞&邊界,首次展現、抒寫、梳理1931年到1945年共14年的中華文藝界波瀾壯闊的抗爭史,鋪陳出一幅文藝群星閃耀的民族歷史畫卷。作為電影的導演,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抗戰中的文藝》是話劇與電影兩種文化載體的夢幻聯動,其承載着技術賦能藝術的文藝探索精神,也彰顯着新時代文藝多元發展的蓬勃景象,是人民群眾對文藝創作多維創新的需求。”

  電影邀請了40余位

  中青代演員

  為了呈現“群星閃耀”的歷史脈絡,刻畫出生動鮮活的文藝大家,電影邀請到40余位中青代演員共同演繹片中幾十位文藝大家。在發布的定檔海報中,多位演員飾演的歷史人物逐一排開,仿佛打開了一本歷史的相冊,段奕宏、孫紅雷、陳建斌、廖凡、辛柏青、佟大為、萬茜、宋佳、田雨、李光潔、關曉彤、朱顏曼滋、王挺、趙陽、吳謹言、羅一舟、顧珂嘉等演員以角色形象出現,他們有的為國家未來、文藝出路而低頭思慮,有的以堅毅眼神自信地審視遠方,有的則面帶淳樸的微笑、鬥志昂揚。

  演員們都懷着敬畏之心

  對於飾演歷史上的文藝大家,演員們都懷着敬畏之心,提前收集歷史資料,鑽研人物特質,反復揣摩角色細節。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扮演者,段奕宏在接到角色時就非常忐忑,“我一直在想知識分子錶達態度給知識分子會是怎樣的?魯迅先生身上的精神力量、他的態度以及他的一生經歷,都不是外在的,而是從土壤里長出來的。”飾演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茅盾的田雨為了深入角色,找來茅盾的傳記和作品閱讀。“茅盾原名沈德鴻,沈先生説過,只有竹子那樣的虛心,牛皮筋那樣的堅韌,烈火那樣的熱情,才能産生出真正不朽的藝術。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們要努力向前輩學習,去踐行。”田雨説。

  而青年演員更是在文藝先輩的身上感受到了深沉的家國情懷,以及為文藝事業奉獻的精神。為了再現人民音樂家聶耳的青春活力的一面,羅一舟在塑造過程中反復琢磨,“尤其是了解聶耳先生的事跡,了解了他創作的動機和目的後,更能明確地在音樂中聽到他的思想,聽到他的感情。”關曉彤則在飾演“人民藝術家”秦怡時&&:“在演繹老一輩文藝楷模的過程中,我從前輩身上汲取到了非常多的能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統籌/劉江華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