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藝首部新排大戲以齊整陣容亮相 新人如何演好400歲的《慳吝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20 08:43: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4年人藝首部新排大戲以齊整陣容亮相 新人如何演好400歲的《慳吝人》

字體:

演員傅迦

  世界文學史上的四大吝嗇鬼之一阿巴貢即將第三次現身人藝舞&——北京人藝2024年首部新排大戲——莫裏哀喜劇名作《慳吝人》,昨日以齊整陣容亮相,導演林叢、楊佳音,演員傅迦、王佳駿、李珀、徐白曉、李紫瑞、張鑫名等主創一道解讀了這個有着400年歷史的“老”故事。

  “非正常”喜劇 還原莫裏哀時代演出形態

  作為法國喜劇巨匠莫裏哀的名作,《慳吝人》1668年在法國首次公演即收穫熱烈反響,劇中以喜劇的方式來揭示人性,塑造出“阿巴貢”這一喜劇史上經典的吝嗇鬼形象。據悉,這部法國古典喜劇與北京人藝有着深厚淵源,1959年,該劇作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劇目之一登上人藝舞&。上世紀80年代,該劇再次上演,楊立新還曾在劇中跑過龍套。此次重排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使得這部作品的上演不僅是一次經典作品的回歸和探索,同時也具有國際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

  此次由執導過《我可憐的馬拉特》《霸王別姬》等作品的導演林叢和“演而優則導”的青年演員、導演楊佳音共同執導。他們對這部作品的定義是一出“非正常喜劇”——主創們既對原作進行了重新的戲劇構作,增加了一層戲劇時空,也在呈現方式上進行了大膽探索。據林叢介紹,劇中以一家鄉村劇團在演一出戲為由頭,通過演出中亂象叢生的“事故”和讓人啼笑皆非的“失誤”來産生喜劇效果,再加上人物本身性格特點所具有的喜感,讓整部作品更具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採用了大篷車、流浪劇團等形式,既與作品內容有機結合,又還原了莫裏哀時代的演出形態。“莫裏哀曾經帶領流浪劇團在法國各地巡迴演出13年,於是我們也想到以旅行的形式呈現。如果400年前的莫裏哀穿越回現在,看到我們現在對金錢的態度,資本對大眾認知的控制,不知道老先生會作何感想,會不會有自己的解決方案。”

  劇中漏洞百齣的劇團 演員還不能真往次了演

  去年4月,人藝推齣劇本朗讀《慳吝人》,那一次,可笑又諷刺的劇本被青年演員演得火爆又自由,京味兒阿巴貢,忘詞兒也不怕,&上台下邊界被打破……400年前的劇本玩出了圈。此次正式搬上舞&,創作團隊可謂青春活力與實力擔當結合,全劇14位演員,既有熟悉的面孔,又有新鮮的血液。其中飾演阿巴貢的傅迦在劇本朗讀時就曾演得松弛自由,跳出了他在《白鹿原》《鳥人》等人藝話劇以及《楚喬傳》《慶餘年》等諸多影視作品中給人的印象。在傅迦看來,正是劇中這些啼笑皆非的失誤才是最難的,“因為我們演的是一個漏洞百齣的劇團,往次了演其實挺難的,關鍵是還不能讓觀眾看出來演員是在演那種蹩腳的狀態,這次或許觀眾可以在&上看到大量設計好的失誤。去年劇本朗讀的形式其實已經很接近我們現在的表演狀態,但這一次會更突破,我們每天在糾結的也是如何突破。”

  文本工作待完成 當年的搞笑得變成現在的包袱

  導演林叢也&&,“喜劇很難演,演員需要在積極放鬆的情況下,才能有在人物基礎上的表達,因此我們需要讓每一個演員都能夠在創作中充分釋放自己,找到喜劇的節奏。”

  此次使用的依然是人藝之前演出時用過的翻譯本,因此劇組還有大量文本工作等待戲劇構作王甦去完成。林叢説,“過去的翻譯劇本可能在文字上的表達和我們現在生活相距甚遠,因此我們現在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把我們能夠理解到的當時劇作家想傳達出來的諷刺和搞笑,轉換成當下觀眾能夠有通感的包袱。”

  4月19日,《慳吝人》將登陸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文/記者 郭佳 攝影/記者 柴程 劉暢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